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科目:中国美术史 授课教师:王志炜、李钦曾、刘媛媛、胡学军 课程性质:必修 对象: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时间:第四学期 学时:32学时 本学科教学主要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熟悉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轨迹和基本规律,以及各 个时期美术创作的不同流派及其特点。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学生将来从事各 类艺术工作培养良好素质,打下知识基础。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提问法相结合 教辅手段:PowerPoint课件、多媒体教学平台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史前美术 第一节、中国美术的起源 第二节、石器 第三节、玉器 第四节、岩画、地画 第五节、彩陶与黑陶 一、仰韶文化彩陶 二、马家窑文化彩陶 三、龙山文化黑陶 第六节、雕塑 一、拟形器 二、原始雕塑 第二章夏商周春秋美术 第一节青铜器 一、青铜器种类 二、青铜器纹饰 三、青铜器发展演变 第二节、商周雕塑 第三节、玉器、漆器、陶瓷 第四节、甲骨文、金文书法 第五节、帛画 第三章战国秦汉美术 第一节、墓室壁画 第二节、画像石、画像砖 一、地域:河南、山东、陕西、四川 二、题材
1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科目:中国美术史 授课教师:王志炜、李钦曾、刘媛媛、胡学军 课程性质:必修 对象: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时间:第四学期 学时:32 学时 本学科教学主要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熟悉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轨迹和基本规律,以及各 个时期美术创作的不同流派及其特点。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学生将来从事各 类艺术工作培养良好素质,打下知识基础。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提问法相结合 教辅手段:PowerPoint 课件、多媒体教学平台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史前美术 第一节、中国美术的起源 第二节、石器 第三节、玉器 第四节、岩画、地画 第五节、彩陶与黑陶 一、仰韶文化彩陶 二、马家窑文化彩陶 三、龙山文化黑陶 第六节、雕塑 一、拟形器 二、原始雕塑 第二章 夏商周春秋美术 第一节青铜器 一、青铜器种类 二、青铜器纹饰 三、青铜器发展演变 第二节、商周雕塑 第三节、玉器、漆器、陶瓷 第四节、甲骨文、金文书法 第五节、帛画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第一节、墓室壁画 第二节、画像石、画像砖 一、地域:河南、山东、陕西、四川 二、题材
第三节、帛画 第四节、雕塑 一、秦兵马俑 二、霍去病墓石雕 三、汉代陶俑 第五节、铜器、玉器、漆器、青瓷、瓦当、丝绸 第六节、八分与草书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画家 一、 曹不兴、卫协 二、顾恺之 三、宗炳、王微 四、陆探微、张僧繇 五、谢赫《画品》 六、杨子华、曹仲达 第二节、新出土魏晋南北朝画迹 一、甘肃西晋墓壁画 二、南朝七贤砖画 三、北魏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 四、北齐娄睿墓壁画 第三节、佛教美术“圣地” 一、新疆克孜尔 二、甘肃敦煌莫高窟 三、甘肃永靖炳灵寺 四、甘肃天水麦积山 五、山西大同云冈 六、河南洛阳龙门 七、其它 第四节、佛教美术的类型与题材 第五节、南朝雕塑 第六节、南帖北碑 第五章 隋唐美术 第一节、人物、鞍马画家 一、阎立本 二、吴道子 三、张萱 四、周防 五、韩干 六、韦偃 第二节、山水、树石画家 一、展子虔 二、 李思训、李昭道 三、吴道子 四、王维
2 第三节、帛画 第四节、雕塑 一、秦兵马俑 二、霍去病墓石雕 三、汉代陶俑 第五节、铜器、玉器、漆器、青瓷、瓦当、丝绸 第六节、八分与草书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画家 一、曹不兴、卫协 二、顾恺之 三、宗炳、王微 四、陆探微、张僧繇 五、谢赫《画品》 六、杨子华、曹仲达 第二节、新出土魏晋南北朝画迹 一、甘肃西晋墓壁画 二、南朝七贤砖画 三、北魏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 四、北齐娄睿墓壁画 第三节、佛教美术“圣地” 一、新疆克孜尔 二、甘肃敦煌莫高窟 三、甘肃永靖炳灵寺 四、甘肃天水麦积山 五、山西大同云冈 六、河南洛阳龙门 七、其它 第四节、佛教美术的类型与题材 第五节、南朝雕塑 第六节、南帖北碑 第五章 隋唐美术 第一节、人物、鞍马画家 一、阎立本 二、吴道子 三、张萱 四、周昉 五、韩干 六、韦偃 第二节、山水、树石画家 一、展子虔 二、李思训、李昭道 三、吴道子 四、王维
五、张璪 第三节、花鸟杂画 第四节、墓室壁画和其它新出土唐代绘画 第五节、佛教美术 一、敦煌壁画及彩塑 二、龙门石窟 三、天龙山、炳灵寺 第六节、昭陵六骏 第七节、唐三彩 第八节、楷书与狂草 第六章五代两宋美术 第一节、五代、北宋人物画 一、周文矩、顾闳中、王齐翰、贯休 二、 武宗元 三、李公麟 四、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第二节、五代、北宋花鸟画 一、徐黄异体 二、赵昌、崔白、易元吉、赵佶 三、画院制度与北宋院体花鸟画 第三节、文人画的兴起 第四节、五代、北宋山水画 一、荆关董巨 二、赵干、卫贤、 郭忠恕 三、李成、范宽 四、郭熙、王诜 五、米氏云山 第五节、南宋山水画 一、李唐、萧照 二、马远、夏圭 第六节、南宋人物画 一、风俗 二、历史故事 三、减笔写意 第七节、南宋花鸟画 一、院体花鸟 二、“四君子”画 第八节、辽金绘画 一、人物画:卓歇图、文姬归汉图等 二、山水画:深山会棋图、赤壁图卷 三、文人画家:王庭筠 第九节、文人书法 第十节、宗教美术 第十一节、官窑瓷器
3 五、张璪 第三节、花鸟杂画 第四节、墓室壁画和其它新出土唐代绘画 第五节、佛教美术 一、敦煌壁画及彩塑 二、龙门石窟 三、天龙山、炳灵寺 第六节、昭陵六骏 第七节、唐三彩 第八节、楷书与狂草 第六章 五代两宋美术 第一节、五代、北宋人物画 一、周文矩、顾闳中、王齐翰、贯休 二、武宗元 三、李公麟 四、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第二节、五代、北宋花鸟画 一、徐黄异体 二、赵昌、崔白、易元吉、赵佶 三、画院制度与北宋院体花鸟画 第三节、文人画的兴起 第四节、五代、北宋山水画 一、荆关董巨 二、赵干、卫贤、郭忠恕 三、李成、范宽 四、郭熙、王诜 五、米氏云山 第五节、南宋山水画 一、李唐、萧照 二、马远、夏圭 第六节、南宋人物画 一、风俗 二、历史故事 三、减笔写意 第七节、南宋花鸟画 一、院体花鸟 二、“四君子”画 第八节、辽金绘画 一、人物画:卓歇图、文姬归汉图等 二、山水画:深山会棋图、赤壁图卷 三、文人画家:王庭筠 第九节、文人书法 第十节、宗教美术 第十一节、官窑瓷器
第七章元代美术 第一节、遗民画家 第二节、赵孟俯、高克恭 第三节、元四家及元代山水画家 一、黄公望 二、吴镇 三、倪瓒 四、王蒙 五、其他 第四节、李衎、王冕与元代花鸟画家 第五节、职业画家 一、宫庭画家 二、民间画家 第六节、阿尼哥和刘元 第八章明清美术 第一节、明清宫庭绘画 第二节、浙派 第三节、从吴门派到松江派 第四节、陈淳、徐渭、恽寿平 第五节、陈洪绶、曾鲸 第六节、四王 第七节、四僧 第八节、金陵画派 第九节、扬州画派 第十节、岭南画派 第十一节、海上画派 第十二节、帖学与碑学 第十三节、版画、年画 第十四节、近代画报 第十五节、中外交流与近代美术教育 第十六节、明清故宫 第十七节、园林艺术 第九章中国近现代美术 第一节、中国美术的近现代化(1911一1927) 第二节、中西美术的混流(1928一1937) 第三节、现实主义美术的鼎盛(1937一1949.9) 第十章西域美术 第一节西域古代石刻 一、原始岩刻 二、古代鹿石碑刻 三、草原石人 第二节西域的佛教美术 一、克孜尔石窟壁画
4 第七章 元代美术 第一节、遗民画家 第二节、赵孟俯、高克恭 第三节、元四家及元代山水画家 一、黄公望 二、吴镇 三、倪瓒 四、王蒙 五、其他 第四节、李衎、王冕与元代花鸟画家 第五节、职业画家 一、宫庭画家 二、民间画家 第六节、阿尼哥和刘元 第八章 明清美术 第一节、明清宫庭绘画 第二节、浙派 第三节、从吴门派到松江派 第四节、陈淳、徐渭、恽寿平 第五节、陈洪绶、曾鲸 第六节、四王 第七节、四僧 第八节、金陵画派 第九节、扬州画派 第十节、岭南画派 第十一节、海上画派 第十二节、帖学与碑学 第十三节、版画、年画 第十四节、近代画报 第十五节、中外交流与近代美术教育 第十六节、明清故宫 第十七节、园林艺术 第九章 中国近现代美术 第一节、中国美术的近现代化(1911—1927) 第二节、中西美术的混流(1928—1937) 第三节、现实主义美术的鼎盛(1937—1949.9) 第十章 西域美术 第一节 西域古代石刻 一、原始岩刻 二、古代鹿石碑刻 三、草原石人 第二节 西域的佛教美术 一、克孜尔石窟壁画
二、 吐峪沟石窟壁画 三、石窟造像 第三节西域建筑 一、 伊斯兰建筑 二、古代王城 三、古代民居 第十一章新疆屯垦美术 第一节、新疆屯垦美术的发生研究 一、 赞助人 二、 设计者 三、创作者 第二节、屯垦美术的思想性研究 一、墓葬风俗与形制 二、 宗教信仰与仪式 三、城建思想与风俗 第三节、新疆屯垦美术的传播学研究 一、 传播者研究 二、 传播方式研究 三、传播过程模式:墓仿与嫁接、交融与变异、往复与回授 四、传播过程模式对当下新疆美术发展的启示 第三节、移民创造的美术史: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兵团美术 一、兵团初创时期 二、十七年时期 三、文革时期 四、新疆农垦总局时期 五、兵团建制恢复初期 六、繁荣时期 第十二章新疆民族民间美术 第一节“艾德菜斯”与“拜合散姆” 第二节新疆地毯 第三节新疆模戳印花布与漏版防染印花布 第四节新疆哈萨克族服饰 第五节新疆柯尔克孜族服饰
5 二、吐峪沟石窟壁画 三、石窟造像 第三节 西域建筑 一、伊斯兰建筑 二、古代王城 三、古代民居 第十一章 新疆屯垦美术 第一节、新疆屯垦美术的发生研究 一、赞助人 二、设计者 三、创作者 第二节、屯垦美术的思想性研究 一、墓葬风俗与形制 二、宗教信仰与仪式 三、城建思想与风俗 第三节、新疆屯垦美术的传播学研究 一、传播者研究 二、传播方式研究 三、传播过程模式:摹仿与嫁接、交融与变异、往复与回授 四、传播过程模式对当下新疆美术发展的启示 第三节、移民创造的美术史: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兵团美术 一、兵团初创时期 二、十七年时期 三、文革时期 四、新疆农垦总局时期 五、兵团建制恢复初期 六、繁荣时期 第十二章 新疆民族民间美术 第一节 “艾德莱斯”与“拜合散姆” 第二节 新疆地毯 第三节 新疆模戳印花布与漏版防染印花布 第四节 新疆哈萨克族服饰 第五节 新疆柯尔克孜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