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案及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关键: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的 运算顺序,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口算 25+7512×416+4+2325×4×2 35+2560-2418+22100-25-10 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案及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关键: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的 运算顺序,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口算 25+75 12×4 16+4+23 25×4×2 35+25 60-24 18+22 100-25-10 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通过复习,回忆以前学习的 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实行计算的规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情境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主题图,说说图中描绘的是哪儿?人们都在做什么?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设计意图:四则混合运算应该是用来记录情境问题的步骤或解题 计划的,是情境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是数字化的情 境问题,所以从情境图入手是再合适不过了。 学习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多媒体展示“滑冰场”情境图和例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 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每个条件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并交流的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已知条件及其意义) 师: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全班交流 方法1:分步列式 72-44=28(人) 28+85=113(人) 方法2:列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通过复习,回忆以前学习的 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实行计算的规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情境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主题图,说说图中描绘的是哪儿?人们都在做什么?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设计意图:四则混合运算应该是用来记录情境问题的步骤或解题 计划的,是情境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是数字化的情 境问题,所以从情境图入手是再合适不过了。 三、学习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多媒体展示“滑冰场”情境图和例 1:滑冰场上午有 72 人,中午 有 44 人离去,又有 85 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每个条件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并交流的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已知条件及其意义) 师: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全班交流 方法 1:分步列式 72-44=28(人) 28+85=113(人) 方法 2:列综合算式 72-44+85
师:谁能说说,在这个综合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交流,展示计算过程) 2.做一做: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00+30-16 38+65-45 120-80+72 师:上面各题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 减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 理解和应用,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 题的方法。 3.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多媒体展示“冰天雪地”情境图和例2:“冰天雪地”3天接待 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师:“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 师:想想,怎样列出算式?在小组中说说你的算式的解题思路?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 全班交流 987÷3×66÷3×987 (根据学生的交流展示两种解题思路的算式,并以多媒体展示的 形式协助学生理解两道算式的解题思路) 师:说说综合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谁能说说,在这个综合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交流,展示计算过程) 2.做一做: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00+30-16 38+65-45 120-80+72 师:上面各题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 减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 理解和应用,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 题的方法。 3.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多媒体展示“冰天雪地”情境图和例 2: “冰天雪地”3 天接待 987 人。照这样计算,6 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师:“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 师:想想,怎样列出算式?在小组中说说你的算式的解题思路?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 全班交流 987÷3×6 6÷3×987 (根据学生的交流展示两种解题思路的算式,并以多媒体展示的 形式协助学生理解两道算式的解题思路) 师:说说综合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 活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都有一定的促动作用。 4.做一做:一箱12瓶橙汁48元,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开始只能列出分步算式,就依据分步算式 列出综合算式,并引导学生今后尽量采用综合算式;如果有人列出综 合算式,就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注意递等式计算的格式。) 师: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法、 除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教学中选择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避免将四则混合运 算题视为单纯的计算问题,产生数学与日常生活无关的错觉,造成学 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使用四则混合运算协助解题的例子 四、巩固练习 根据下面的分步算式,把它们改写成综合算式 150+33=183183-75=108 274-52=222222+63=285 200÷4=5050×3=150 28×2=5656÷7=8 判断并改错。 155-34+46240÷40×3 =150-80=240÷120 =75=2
设计意图: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 活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都有一定的促动作用。 4.做一做:一箱 12 瓶橙汁 48 元,芳芳要买 3 瓶,需要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开始只能列出分步算式,就依据分步算式 列出综合算式, 并引导学生今后尽量采用综合算式;如果有人列出综 合算式,就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注意递等式计算的格式。) 师: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法、 除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教学中选择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避免将四则混合运 算题视为单纯的计算问题,产生数学与日常生活无关的错觉,造成学 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使用四则混合运算协助解题的例子。 四、巩固练习 根据下面的分步算式,把它们改写成综合算式。 150+33=183 183-75=108 274-52=222 222+63=285 200÷4=50 50×3=150 28×2=56 56÷7=8 判断并改错。 155-34+46 240÷40×3 =150-80 =240÷120 =75 =2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辨析,完成练习,增强分步算式和 综合算式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说明原因。培养学生综合使用知识的 水平,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 的良好习惯。 总结思维 师:归纳一下,今天所学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算顺序是 怎样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都要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对于今天的学习,你们感觉如何? <P style=" BORDEr-LEFT: #9 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 #FFEE; COLOR:#9F0000″><B>篇二B>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进一步掌握 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计算。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 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准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集智式备课 (一)基础训练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辨析,完成练习,增强分步算式和 综合算式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说明原因。培养学生综合使用知识的 水平,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 的良好习惯。 总结思维。 师:归纳一下,今天所学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算顺序是 怎样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都要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对于今天的学习,你们感觉如何? <P 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 #FFEEEE; COLOR: #9F0000"><B>篇二</B> 一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进一步掌握 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计算。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 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感受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准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集智式备课 (一 )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