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在病程早期即可出现,而于治愈后 很快消失。抗-HCV-IgM见于丙型肝炎急性期,治愈后可消失。高效价的抗-HCV-IgG常提 示HCY的现症感染,而低效价的抗-HCV-IgG可见于丙型肝炎恢复期,甚至治愈后仍可持 续存在。 ④丁型肝炎:血清或肝组织中的HDAg和(或)HDV RNA阳性有确诊意义。血清中抗 -D-Ig出现较早,急性期即可阳性,而抗-D-IgG效价高则见于慢性期, ⑤戊型肝炎:检测抗-EV-IgM及抗-EV-IgG。由于抗-EV-1gG持续时间不超过1年, 两者均可作为近期感染的指标。 代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病毒性肝炎目前仍无特效治疗。原则为综合性治疗,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 物治疗:避免使用损害肝脏药物等。 1.急性肝炎急性甲、戊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不需要抗病毒治疗。急性丙型肝炎 应早期应用干扰素。 2.慢性肝炎 对症支持治疗:适当休息和营养,补充B族维生素,予支链氨基酸等。对慢性肝炎重 度的患者,可输注新鲜血浆,必要时予人血清白蛋白。予促进解毒功能药物。促进能量代 谢药物。予促进黄疸消退药物。单纯转氨酶升高者给予降转氨酶的药物。部分病例可使用 免疫调控药物。 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见问答题答案。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HCV RNA阳性,无失代偿性肝硬化者可联合应用 干扰素和利巴韦林。 3.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见问答题答案。 化)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急性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慢性患者和携带者如病毒复制活 跃尽可能予抗病毒治疗。凡现症感染者不能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托幼保育等工作。 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选。 2.切断传播途径:①甲型和戊型肝炎: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②乙、丙、丁型肝炎:加强服务行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 射用具。加强血制品管理。采取主动和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①甲型肝炎:高危人群可通过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以获得主 23
23 ③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在病程早期即可出现,而于治愈后 很快消失。抗-HCV-IgM 见于丙型肝炎急性期,治愈后可消失。高效价的抗-HCV-IgG 常提 示 HCV 的现症感染,而低效价的抗-HCV-IgG 可见于丙型肝炎恢复期,甚至治愈后仍可持 续存在。 ④ 丁型肝炎:血清或肝组织中的 HDAg 和(或)HDV RNA 阳性有确诊意义。血清中抗 -HD-IgM 出现较早,急性期即可阳性,而抗-HD-IgG 效价高则见于慢性期。 ⑤ 戊型肝炎:检测抗-HEV-IgM 及抗-HEV-IgG。由于抗-HEV-IgG 持续时间不超过 1 年, 两者均可作为近期感染的指标。 ㈥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病毒性肝炎目前仍无特效治疗。原则为综合性治疗,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 物治疗;避免使用损害肝脏药物等。 1. 急性肝炎 急性甲、戊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不需要抗病毒治疗。急性丙型肝炎 应早期应用干扰素。 2. 慢性肝炎 对症支持治疗:适当休息和营养,补充B族维生素,予支链氨基酸等。对慢性肝炎重 度的患者,可输注新鲜血浆,必要时予人血清白蛋白。予促进解毒功能药物。促进能量代 谢药物。予促进黄疸消退药物。单纯转氨酶升高者给予降转氨酶的药物。部分病例可使用 免疫调控药物。 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见问答题答案。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 HCV RNA 阳性,无失代偿性肝硬化者可联合应用 干扰素和利巴韦林。 3. 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见问答题答案。 ㈦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1. 控制传染源:急性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慢性患者和携带者如病毒复制活 跃尽可能予抗病毒治疗。凡现症感染者不能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托幼保育等工作。 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选。 2. 切断传播途径:①甲型和戊型肝炎: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②乙、丙、丁型肝炎:加强服务行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 射用具。加强血制品管理。采取主动和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①甲型肝炎:高危人群可通过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以获得主
动免疫。对密切接触者可用人丙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②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 易感者均可接种,新生儿应进行普种,各种高危人群亦是主要的接种对象。现普遍采用0、 1、6月的接种程序。BV慢性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BIG及乙肝疫苗。b.乙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BIG):属于被动免疫。主要用于BV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及暴露于B 的易感者。 二、复习题 ()名词解释 L.同时感染(coinfection) 2.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3.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4.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5.血清转换(seroconversion) 日填空题 1.慢性肝炎可分为: 、 2.急性肝炎可分为2个类型: 和 3.重型肝炎可分为3个类型: 一和 4.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传染性的最直接、特异和敏感的指标是 5.在我国最常见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是 6.各型肝炎的基本病理改变表现为 一,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 浸润,间质增生和 白选择题 1.A1型题 (①)在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是: A.表面抗体(抗Bs) B.核心抗体(抗Bc) C.DNA多聚酶(DNAP) D.Dane颗粒 E.e抗体(抗HBe) (②)在血液中代表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者是: A.小球形颗粒 B.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C.丝状颗粒 D.管状颗粒 E。核状颗粒 (3)血清中能检出抗HAV IgM的时间是: 24
24 动免疫。对密切接触者可用人丙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②乙型肝炎:a.乙型肝炎疫苗: 易感者均可接种,新生儿应进行普种,各种高危人群亦是主要的接种对象。现普遍采用 0、 1、6 月的接种程序。HBV 慢性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 HBIG 及乙肝疫苗。b.乙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属于被动免疫。主要用于 HBV 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及暴露于 HBV 的易感者。 二、复习题 ㈠ 名词解释 1. 同时感染(coinfection) 2.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3.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4.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5. 血清转换(seroconversion) ㈡ 填空题 1. 慢性肝炎可分为: -、-、-。 2. 急性肝炎可分为 2 个类型:-和-。 3. 重型肝炎可分为 3 个类型:-、-和-。 4.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传染性的最直接、特异和敏感的指标是-。 5. 在我国最常见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是-。 6. 各型肝炎的基本病理改变表现为-,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 浸润,间质增生和-。 ㈢ 选择题 1. A1 型题 ⑴ 在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是: A. 表面抗体(抗 HBs) B. 核心抗体(抗 HBc) C. DNA 多聚酶(DNAP) D. Dane 颗粒 E. e 抗体(抗 HBe) ⑵ 在血液中代表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者是: A. 小球形颗粒 B. 大球形颗粒(Dane 颗粒) C. 丝状颗粒 D. 管状颗粒 E. 核状颗粒 ⑶ 血清中能检出抗 HAV IgM 的时间是:
A.起病后6周内 B.起病后12周内 C.起病后6月内 D.起病后4周内 E.起病后12月内 (④最常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⑤)Bv基因组前C区1896位发生突变,形成终止密码子,导致: A.不能产生HBsAg B.不能产生抗BeAg C.不能产生HBcAg D.不能产生HBV DNA E。乙肝病毒消失 (⑥)丙型肝炎较典型的病理改变是: A.滤泡样细胞聚集和较明显的脂肪变性B.显著间质增生 C.肝细胞嗜酸性病变 D.汇管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E.汇管区见较多的浆细胞 ()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多表现为: A。慢性重型肝炎 B.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C.急性黄疸型肝炎 D.隐性感染 E.慢性肝炎 (8)在肝炎患者中,最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血清学检查项目是: A.谷丙转氨酶 B.谷草转氨酶 C.凝血酶原活动度 D.血清胆碱脂醇 E.Y-谷酰转肽醇 (⑨)下列实验室指标中,哪项对重型肝炎的诊断意义最小: A.胆红素>171μmo1/L B.凝血酶原活动度<40% C.血清白蛋白<32g/L D.丙氨酸转氨酶>500u/L E.胆碱酯酶<2500u/L 关于肝性脑病,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可发生于慢性肝炎重度和肝硬化 B.肝性脑病程度越深,病死率越高 C.极少并发脑水肿 D.应积极利尿放腹水治疗,以减轻内毒血症 E.与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调,支链氨基酸增高有关 D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急性肝炎不需抗病毒治疗 B.甲、乙、丙型可通过狡苗接种进行预防 25
25 A. 起病后 6 周内 B. 起病后 12 周内 C. 起病后 6 月内 D. 起病后 4 周内 E. 起病后 12 月内 ⑷ 最常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 A. 甲型肝炎 B. 乙型肝炎 C. 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 戊型肝炎 ⑸ HBV 基因组前 C 区 1896 位发生突变,形成终止密码子,导致: A. 不能产生 HBsAg B. 不能产生抗 HBeAg C. 不能产生 HBcAg D. 不能产生 HBV DNA E. 乙肝病毒消失 ⑹ 丙型肝炎较典型的病理改变是: A. 滤泡样细胞聚集和较明显的脂肪变性 B. 显著间质增生 C. 肝细胞嗜酸性病变 D. 汇管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E. 汇管区见较多的浆细胞 ⑺ 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多表现为: A. 慢性重型肝炎 B.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C. 急性黄疸型肝炎 D. 隐性感染 E. 慢性肝炎 ⑻ 在肝炎患者中,最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血清学检查项目是: A. 谷丙转氨酶 B. 谷草转氨酶 C. 凝血酶原活动度 D. 血清胆碱脂酶 E. γ-谷酰转肽酶 ⑼ 下列实验室指标中,哪项对重型肝炎的诊断意义最小: A. 胆红素> 171μmol/L B. 凝血酶原活动度<40% C. 血清白蛋白<32g/L D. 丙氨酸转氨酶>500u/L E. 胆碱酯酶<2500u/L ⑽ 关于肝性脑病,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可发生于慢性肝炎重度和肝硬化 B.肝性脑病程度越深,病死率越高 C. 极少并发脑水肿 D.应积极利尿放腹水治疗,以减轻内毒血症 E.与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调,支链氨基酸增高有关 ⑾ 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急性肝炎不需抗病毒治疗 B.甲、乙、丙型可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