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微生物培养的目的各有不同,有些是以大 量增殖微生物菌体为目标(如单细胞蛋白 或胞内产物),有些则是希望在微生物生 长的同时,实现目标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 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在培养方法上也就 存在许多差别
微生物培养的目的各有不同,有些是以大 量增殖微生物菌体为目标(如单细胞蛋白 或胞内产物),有些则是希望在微生物生 长的同时,实现目标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 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在培养方法上也就 存在许多差别。 第三节、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发展主 要有以下特点 ①从少量培养发展到大规模培养; ②从浅盘培养发展到厚层固体或深层(液体)培养; ③从以固体培养为主发展到以液体培养为主; ④从静止式液体培养发展到通气搅拌式液体培养; ⑤从分批培养发展到连续培养以至多级连续培养; ⑥从游离的微生物细胞培养发展到利用固定化细胞 培养; ⑦从单一微生物培养发展到混合微生物培养; ⑧从利用野生菌种发展到利用变异菌株以及“工程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发展主 要有以下特点: ①从少量培养发展到大规模培养; ②从浅盘培养发展到厚层固体或深层(液体)培养; ③从以固体培养为主发展到以液体培养为主; ④从静止式液体培养发展到通气搅拌式液体培养; ⑤从分批培养发展到连续培养以至多级连续培养; ⑥从游离的微生物细胞培养发展到利用固定化细胞 培养; ⑦从单一微生物培养发展到混合微生物培养; ⑧从利用野生菌种发展到利用变异菌株以及“工程 菌
根据微生物种类、培养目的和要求、规模和资金投 入的不同可以有不同形式的培养装置。 投料方式 、氧气 1、分批培养 1、厌氧 2、连续培养 2、好氧 3、补料分批培养 培养状态 四、菌种的数量 1、固体培养 纯种培养 2、液体培养 2、混菌培养
一、投料方式 1、分批培养 2、连续培养 3、补料分批培养 二、培养状态 1、固体培养 2、液体培养 三、氧气 1、厌氧 2、好氧 四、菌种的数量 1、纯种培养 2、混菌培养 根据微生物种类、培养目的和要求、规模和资金投 入的不同可以有不同形式的培养装置
、投料方式 1、分批培养 细菌、酵母、霉菌的生长曲线 次性投料,一次性收获
一、投料方式 1、分批培养 细菌、酵母、霉菌的生长曲线 一次性投料,一次性收获
搬半出 ←翰墨累 --总菌数 活菌数 Ⅳ 培养时间/h 图6-1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延滞期,Ⅱ,指数期,Ⅲ,稳定期,N,衰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