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浮选》第讲次摘要第四章浮选工艺和实践第六节浮选流程授课题目(章、节)第五章矿石的浮选实践第一节矿物可浮性分类第二节非极性非金属矿物的浮选第三节硫化矿浮选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使同学们掌握浮选的原则流程及内部结构,泡沫对浮选的影响;掌握矿物可浮性分类,非极性非金属矿物、硫化矿的浮选。[重点】浮选流程、硫化矿浮选[难点】浮选流程、硫化矿浮选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根据矿石性质进行浮选,不同矿石浮选流程不同。【本讲课程的内容】第六节浮选流程浮选流程,也称浮选工艺流程。浮选流程是指矿石浮选时,矿浆流经各作业的总称。不同类型的矿石,应该制定不同的流程进行处理。浮选流程中包括浮选原则流程和浮选流程内部结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浮选原则流程浮选原则流程涉及到各种矿石处理的原则方案,例如,浮选流程的段数、浮选循环和矿物的选别顺序。1、浮选流程的段数浮选中磨矿与浮选相结合的次数。一般磨矿一次,浮选一次称一段磨选流程。通常,矿石中常有几种有用矿物,经一次磨矿,将不同矿物分别选出,要经过几次浮选,仍称为一段磨选流程。当矿物嵌布粒度比较细,要经过两次以上磨矿才能进行浮选,两次磨矿之间又没有浮选,还是称一段磨选流程。为了保证有用矿物充分解离又尽可能防止其过粉碎,可根据有用矿物的浸染特性,采用不同类型的浮选流程段数。有一段磨选流程和阶段磨选流程两类。(1)一段磨选流程。一段磨选流程也称一段磨浮流程。矿石中有用矿物嵌布比较均匀时可采用该流程。如嵌布粒度较粗,可以只经一次磨矿,如嵌布粒度较细,且均匀,则可经两次磨
课程名称:《浮选》 第 7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四章 浮选工艺和实践 第六节 浮 选 流 程 第五章 矿石的浮选实践 第一节 矿物可浮性分类 第二节 非极性非金属矿物的浮选 第三节 硫化矿浮选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第四节 有色金属氧化矿石和混合矿石的浮选 【目的要求】使同学们掌握浮选的原则流程及内部结构,泡沫对浮选的影响;掌握矿物可浮性分类,非极 性非金属矿物、硫化矿的浮选。 【重 点】浮选流程、硫化矿浮选 【难 点】浮选流程、硫化矿浮选 内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根据矿石性质进行浮选,不同矿石浮选流程不同。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六节 浮 选 流 程 浮选流程,也称浮选工艺流程。浮选流程是指矿石浮选时,矿浆流经各作业的总称。不同 类型的矿石,应该制定不同的流程进行处理。浮选流程中包括浮选原则流程和浮选流程内部 结构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 浮选原则流程 浮选原则流程涉及到各种矿石处理的原则方案,例如,浮选流程的段数、浮选循环和矿物 的选别顺序。 1、浮选流程的段数 浮选中磨矿与浮选相结合的次数。一般磨矿一次,浮选一次称一段磨选流程。通常,矿 石中常有几种有用矿物,经一次磨矿,将不同矿物分别选出,要经过几次浮选,仍称为一段 磨选流程。当矿物嵌布粒度比较细,要经过两次以上磨矿才能进行浮选,两次磨矿之间又没 有浮选,还是称一段磨选流程。为了保证有用矿物充分解离又尽可能防止其过粉碎,可根据 有用矿物的浸染特性,采用不同类型的浮选流程段数。有一段磨选流程和阶段磨选流程两类。 (1)一段磨选流程。一段磨选流程也称一段磨浮流程。矿石中有用矿物嵌布比较均匀时可 采用该流程。如嵌布粒度较粗,可以只经一次磨矿,如嵌布粒度较细,且均匀,则可经两次磨
矿,再进行分选;(2)阶段磨选流程。阶段磨选流程,又可以分两段磨选流程和多段磨选流程,其选择和应用,由矿物嵌布粒度特性和泥化趋势决定。常用的为两段磨选流程。根据矿物的浸染特性,两段磨选流程有三种类型:精矿再磨、尾矿再磨和中矿再磨,如图:一际S#产店二起0R2的E多段磨选流程实际仅对一些原矿品位很低,有用矿物可浮性较好,而精矿质量又要求比较高时采用。2、浮选循环浮选循环也称回路。凡经一次浮选,得到一种产品称一个循环,通常以所选矿物或金属名称命名,如下图中铅循环和锌循环,铜锌循环、硫循环和铜循环。福下#通S驿选2排地CuwZnmFES3u一段两循环流程两段三循环流程3、矿物的选别顺序矿物的选别顺序与矿石中矿物的可浮性、矿物之间共生关系等因素有关,常有优先浮选流程、混合浮选流程、部分混合优先浮选流程和等可浮流程。(1)优先浮选流程矿石品位较高,有用矿物浸染较粗,可首先考虑采用此流程。(2)混合浮选流程将当矿物呈集合嵌布,粒度较粗,不同有用矿物的可浮性又比较接近,在粗磨下能够废弃尾矿,可考虑采用混合浮选,再对混合精矿进行分离。服OCa种#服合得选流程妇一钟一就化快修全属扩石的优先荐选次程(3)部分混合优先浮选流程当矿物中有几种有用矿物其可浮性接近,有的可浮性又不同时,可采用此流程。3bnPbAcab邢分合优先浮选流器(4)等可浮流程
矿,再进行分选; (2)阶段磨选流程。阶段磨选流程,又可以分两段磨选流程和多段磨选流程,其选择和应用, 由矿物嵌布粒度特性和泥化趋势决定。常用的为两段磨选流程。 根据矿物的浸染特性,两段磨选流程有三种类型:精矿再磨、尾矿再磨和中矿再磨,如图: 多段磨选流程实际仅对一些原矿品位很低,有用矿物可浮性较好,而精矿质量又要求 比较高时采用。 2、浮选循环 浮选循环也称回路。凡经一次浮选,得到一种产品称一个循环,通常以所选矿物或金 属名称命名,如下图中铅循环和锌循环,铜锌循环、硫循环和铜循环。 3、矿物的选别顺序 矿物的选别顺序与矿石中矿物的可浮性、矿物之间共生关系等因素有关,常有优先浮 选流程、混合浮选流程、部分混合优先浮选流程和等可浮流程。 (1)优先浮选流程 矿石品位较高,有用矿物浸染较粗,可首先考虑采用此流程。 (2)混合浮选流程 将当矿物呈集合嵌布,粒度较粗,不同有用矿物的可浮性又比较接近,在粗磨下能够废 弃尾矿,可考虑采用混合浮选,再对混合精矿进行分离。 (3)部分混合优先浮选流程 当矿物中有几种有用矿物其可浮性接近,有的可浮性又不同时,可采用此流程。 (4)等可浮流程
可免除强抑制强活化带来的分离困难,分离次数较多,流程复杂。T铅一锌一碰化矿石的等可孕流君二、浮选流程内部结构浮选流程内部结构系指浮选循环内部粗选、精选、扫选的次数及中矿的处理方式。1、粗选、精选、扫选的次数浮选中有粗选、精选和扫选。粗选一般只有一次。精选和扫选次数变化较多,与矿石性质、精矿的质量要求、欲选成分的价值等有密切关系。若原矿品位较高,有用矿物可浮性又较差,对精矿质量要求不高时,则可在粗选的基础上直接得出精矿,不进行精选或精选作业应少,应加强扫选,保证足够高的回收率。另外,如有用矿物较难浮且易泥化或氧化的情况下,也应尽快分出精矿,不宜往精选方向发展,应加强扫选,其流程见下图。a1次原矿品位较低,对精矿质量又要求很高,有用矿物可浮性比较好,则流程结构应向精选发展,扫选次数可以相对少,而精选次数应多,可采用下图中流程结构。原矿十+尾有1一n次青石住精选方向发展的浮选流程结构原矿品位低,粗选精矿质量又不太高,需用精选提高精矿质量:矿物可浮性好,很容易进入精矿,不经扫选或只经1~2次扫选即可得到合格尾矿。例如钼矿精矿精选次数,常达10次以上。石墨矿浮选也有类似特点。多数情况下的流程结构是既包括精选又包括扫选作业的流程,如下图所示。T-02、中矿处理浮选流程中,除最终精矿、尾矿以外的产品,如精选作业的尾矿和扫选作业的泡沫产品统称为中矿。中矿均应继续处理,其处理方式与中矿中连生体含量、有用矿物的可浮性、中矿中药剂含量、中矿的组成及对精矿的要求等有关。中矿处理常有如下三种方法:
可免除强抑制强活化带来的分离困难,分离次数较多,流程复杂。 二、浮选流程内部结构 浮选流程内部结构系指浮选循环内部粗选、精选、扫选的次数及中矿的处理方式。 1、粗选、精选、扫选的次数 浮选中有粗选、精选和扫选。粗选一般只有一次。精选和扫选次数变化较多,与矿石性 质、精矿的质量要求、欲选成分的价值等有密切关系。 若原矿品位较高,有用矿物可浮性又较差,对精矿质量要求不高时,则可在粗选的基础上 直接得出精矿,不进行精选或精选作业应少,应加强扫选,保证足够高的回收率。另外, 如有用矿物较难浮且易泥化或氧化的情况下,也应尽快分出精矿,不宜往精选方向发展, 应加强扫选,其流程见下图。 原矿品位较低,对精矿质量又要求很高,有用矿物可浮性比较好,则流程结构应向精选 发展,扫选次数可以相对少,而精选次数应多,可采用下图中流程结构。 原矿品位低,粗选精矿质量又不太高,需用精选提高精矿质量;矿物可浮性好,很容 易进入精矿,不经扫选或只经 1~2 次扫选即可得到合格尾矿。例如钼矿精矿精选次数,常 达 10 次以上。石墨矿浮选也有类似特点。 多数情况下的流程结构是既包括精选又包括扫选作业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2、中矿处理 浮选流程中,除最终精矿、尾矿以外的产品,如精选作业的尾矿和扫选作业的泡沫产 品统称为中矿。中矿均应继续处理,其处理方式与中矿中连生体含量、有用矿物的可浮性、 中矿中药剂含量、中矿的组成及对精矿的要求等有关。中矿处理常有如下三种方法:
(1)中矿返回中矿返回又有两种型式,循环返回或合一返回。中矿循序返回:后一个作业的中矿返回到前一个作业进行处理。这是实际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流程,如下图。该流程适用于矿物已经单体解离,可浮性一般,又比较强调回收率的情况。②中矿合一返回:将全部中矿合并在一起,返回前面某一作业,一般是粗选作业,见下图。1七中矿合一返回,使中矿得到多次再选机会,有利于提高精矿质量。所以,对有用矿物可浮性较好,精矿质量又比较高时,常采用该流程。因中矿集中,量较大,浓度又低,有时需经浓缩,但可节省药剂用量。应返回到矿物组成和矿物可浮性等性质与中矿相似的作业。(2)中矿再磨当中矿含有较多连生体时,为使有用矿物从中矿中解离出来,应该进行再磨。再磨可以单独进行,也可返回到第一段磨矿。中矿再磨之前常常应该进行浓缩和分级,浓缩的溢流可作回水使用。(3)中矿单独处理根据中矿的性质采用浮选或其他方式处理。当中矿性质比较特殊,返回前面作业又不太合适,此时可考虑中矿单独浮选的方案。第5章矿石的浮选实践第一节矿物可浮性分类以矿物表面性质为基础,根据矿物的浮选行为和实践,将矿物分为六类:①自然金属和重金属硫化矿物:②非极性非金属矿物;③有色金属氧化矿物:极性盐类矿物:③氧化物、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③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可溶性盐第二节非极性非金属矿物的浮选一、非极性非金属矿物的浮选特点①可浮性好,药方简单;②浮选粒度较粗;③磨矿时,应避免过粉碎。二、石墨浮选天然石墨的可浮性相当好,可以从品位为5%~10%的原矿中选出品位为80%~90%的
(1)中矿返回 中矿返回又有两种型式,循环返回或合一返回。 ①中矿循序返回:后一个作业的中矿返回到前一个作业进行处理。这是实际生产中应 用最多的流程,如下图。 该流程适用于矿物已经单体解离,可浮性一般,又比较强调回收率的情况。 ②中矿合一返回:将全部中矿合并在一起,返回前面某一作业,一般是粗选作业,见 下图。 中矿合一返回,使中矿得到多次再选机会,有利于提高精矿质量。所以,对有用矿物可 浮性较好,精矿质量又比较高时,常采用该流程。因中矿集中,量较大,浓度又低,有时需 经浓缩,但可节省药剂用量。应返回到矿物组成和矿物可浮性等性质与中矿相似的作业。 (2)中矿再磨 当中矿含有较多连生体时,为使有用矿物从中矿中解离出来,应该进行再磨。再磨可以 单独进行,也可返回到第一段磨矿。中矿再磨之前常常应该进行浓缩和分级,浓缩的溢流可 作回水使用。 (3)中矿单独处理 根据中矿的性质采用浮选或其他方式处理。当中矿性质比较特殊,返回前面作业又不 太合适,此时可考虑中矿单独浮选的方案。 第 5 章矿石的浮选实践 第一节 矿物可浮性分类 以矿物表面性质为基础,根据矿物的浮选行为和实践,将矿物分为六类: ①自然金属和重金属硫化矿物;②非极性非金属矿物;③有色金属氧化矿物;④极性盐 类矿物: ⑤氧化物、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可溶性盐 第二节 非极性非金属矿物的浮选 一、非极性非金属矿物的浮选特点 ①可浮性好,药方简单;②浮选粒度较粗;③磨矿时,应避免过粉碎。 二、石墨浮选 天然石墨的可浮性相当好,可以从品位为 5%~10%的原矿中选出品位为 80%~90%的
精矿。1、浮选原则流程及流程内部结构①原则流程:为保护石墨鳞片不受破损,应采用多段磨选流程。多次再磨再选,使精矿质量满足要求。磨矿设备采用以磨剥作用为主的棒磨机、碾磨机。为了提高磨矿效果,磨矿之前应设浓缩作业,将磨矿浓度保持在40%---45%,浓缩设备可采用水力旋流器或沉淀式离心机。②流程的内部结构:多数石墨浮选采用向精选发展的流程结构。在石墨充分单体解离的条件下,精选的次数直接影响精矿质量。2、药剂制度:石墨浮选时,常用煤油或柴油进行捕收,松油为起泡剂,其用量分别为250~300g/(t原矿)和50~150g/(t原矿)。用水玻璃对脉石进行抑制,用量为1.5~2kg/(t原矿)。介质pH调整剂常采用石灰。三、滑石浮选滑石是一种含水的硅酸盐层状矿物,层内为离子键,对油类有强烈的吸附性。细磨是滑石浮选的重要作业。滑石的可浮性较好,流程结构简单,一般经1次粗选、3~4次精选和1次扫选即可。浮选可在pH=13至中性介质中进行。四、高岭土浮选高岭土呈白色致密块状,以高岭土族矿物为主要成分。随着低品位矿床的开采,其加工过程:破碎一磨矿一浮选(磁选)分级一漂白一浓缩一干燥。高岭土可作为陶瓷、耐火砖、美术印刷纸、铜版纸、合成橡胶电线等的原料。高岭土中铁的状态和数量是高岭土矿床开采和利用的突出问题。第三节硫化矿浮选一、硫化铜矿石的浮选浮选处理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辉铜矿、铜蓝、斑铜矿等。我国处理的铜矿石是含有硫化铁(黄铁矿)的黄铜矿矿石,硫化铜的浮选任务是与硫化铁和脉石矿物分离,得到铜精矿。1、硫化铜矿石的分类我国铜矿石的工业类型有:层状铜矿、细脉浸染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型铜矿和斑岩铜矿。铜矿石浮选的难易和矿石中硫化铁的含量有密切关系。①致密块状铜矿石:黄铁矿含量高,脉石含量很少,硫化铜和硫化铁矿物致密共生。②浸染状铜矿石:脉石矿物为主体,硫化铜和硫化铁含量均较低,并浸染状分布在脉石中。2、硫化铜矿石的可浮性黄铜矿(CuFeS2,含铜66.49%):最常见,分布最广的原生矿物,可浮性好,捕收剂是黄药类,氰化物作抑制剂。辉铜矿(CuzS,含铜79.83%)、铜蓝(CuS,含铜66.49%):最易浮选,都是次生铜矿,硬度很低,极易泥化。斑铜矿(CusFeS3,含铜55.5%):可浮性在辉铜矿与黄铜矿之间。硫化铜矿石可浮性的规律:
精矿。 1、浮选原则流程及流程内部结构 ①原则流程:为保护石墨鳞片不受破损,应采用多段磨选流程。多次再磨再选,使精 矿质量满足要求。磨矿设备采用以磨剥作用为主的棒磨机、碾磨机。为了提高磨矿效果,磨 矿之前应设浓缩作业,将磨矿浓度保持在 40%-45%,浓缩设备可采用水力旋流器或沉淀式 离心机。 ②流程的内部结构:多数石墨浮选采用向精选发展的流程结构。在石墨充分单体解离的 条件下,精选的次数直接影响精矿质量。 2、药剂制度:石墨浮选时,常用煤油或柴油进行捕收,松油为起泡剂,其用量分别为 250~300 g/(t 原矿)和 50~150 g/(t 原矿)。用水玻璃对脉石进行抑制,用量为 1.5~2 kg/(t 原矿)。介质 pH 调整剂常采用石灰。 三、滑石浮选 滑石是一种含水的硅酸盐层状矿物,层内为离子键,对油类有强烈的吸附性。细磨是滑 石浮选的重要作业。滑石的可浮性较好,流程结构简单,一般经 1 次粗选、3~4 次精选和 1 次扫选即可。浮选可在 pH=13 至中性介质中进行。 四、高岭土浮选 高岭土呈白色致密块状,以高岭土族矿物为主要成分。随着低品位矿床的开采,其加 工过程:破碎一磨矿一浮选(磁选)分级一漂白—浓缩一干燥。高岭土可作为陶瓷、耐火砖、 美术印刷纸、铜版纸、合成橡胶电线等的原料。高岭土中铁的状态和数量是高岭土矿床开采 和利用的突出问题。 第三节 硫化矿浮选 一、硫化铜矿石的浮选 浮选处理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辉铜矿、铜蓝、斑铜矿等。我国处理的铜矿石是含有 硫化铁(黄铁矿)的黄铜矿矿石,硫化铜的浮选任务是与硫化铁和脉石矿物分离,得到铜精矿。 1、硫化铜矿石的分类 我国铜矿石的工业类型有:层状铜矿、细脉浸染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型铜矿和斑 岩铜矿。 铜矿石浮选的难易和矿石中硫化铁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①致密块状铜矿石:黄铁矿含量高,脉石含量很少,硫化铜和硫化铁矿物致密共生。 ②浸染状铜矿石:脉石矿物为主体,硫化铜和硫化铁含量均较低,并浸染状分布在脉石 中。 2、硫化铜矿石的可浮性 黄铜矿(CuFeS2,含铜 66.49%):最常见,分布最广的原生矿物,可浮性好,捕收剂是 黄药类,氰化物作抑制剂。辉铜矿(Cu2S,含铜 79.83%)、铜蓝(CuS,含铜 66.49%):最 易浮选,都是次生铜矿,硬度很低,极易泥化。斑铜矿(Cu3FeS3,含铜 55.5%):可浮性在 辉铜矿与黄铜矿之间。 硫化铜矿石可浮性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