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煤的燃烧特性 boilers 三、焦炭的性质—焦结性 焦炭—煤在隔绝空气加热时,水分蒸发、挥发分析出后固体残 余物质。 焦结性——由于煤种不同,焦炭的物理性质、外观等各不相同焦 结性状 1.焦炭结构特征 1)粉状 2)粘结 3)弱粘结 4)不熔融粘结 5)不膨胀熔融粘结 6)微膨胀熔融粘结 7)膨胀熔融粘结 8)强膨胀熔融粘结 炉及锅炉房设备ppt05/2003Page26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ppt, 05/2003 Page 26 §2.2 煤的燃烧特性 三、焦炭的性质——焦结性 焦炭——煤在隔绝空气加热时,水分蒸发、挥发分析出后固体残 余物质。 焦结性——由于煤种不同,焦炭的物理性质、外观等各不相同焦 结性状 1.焦炭结构特征 1) 粉状 2) 粘结 3) 弱粘结 4) 不熔融粘结 5) 不膨胀熔融粘结 6) 微膨胀熔融粘结 7) 膨胀熔融粘结 8) 强膨胀熔融粘结 第二章
§2.2煤的燃烧特性 boilers 2.焦结性对层燃炉燃烧过程的影响 1)粉状焦炭堆积紧密,妨碍空气流动 ①烟气流速过大,易被气流携带,形成火床火口 烟气流速过小,燃烧通风不畅,易从通风孔隙中漏入灰坑 2)强焦结性煤挥发分逸出后,焦炭呈熔融状态,粘结成片 ①内部固定碳难于空气接触而燃尽; ②燃烧层通风不畅 四、灰分的熔融特性—灰熔点 灰分:焦炭燃烧后的残留物质。 灰分的组成:SO2、Al2O3、各种氧化铁、CaO、MgO、K2O、 Na2O等,不是单一物质,无固定熔点,采用角锥法测定特征温度 炉及锅炉房设备ppt05/2003Page27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ppt, 05/2003 Page 27 §2.2 煤的燃烧特性 2.焦结性对层燃炉燃烧过程的影响 1)粉状焦炭——堆积紧密,妨碍空气流动 ① 烟气流速过大,易被气流携带,形成火床火口; ② 烟气流速过小,燃烧通风不畅,易从通风孔隙中漏入灰坑 2)强焦结性煤——挥发分逸出后,焦炭呈熔融状态,粘结成片 ① 内部固定碳难于空气接触而燃尽; ② 燃烧层通风不畅 四、灰分的熔融特性——灰熔点 灰分:焦炭燃烧后的残留物质。 灰分的组成:SiO2、Al2O3、各种氧化铁、CaO、MgO、K2O、 Na2O等,不是单一物质,无固定熔点,采用角锥法测定特征温度 第二章
§2.2煤的燃烧特性 boilers t1变形温度:测试角锥开始变园或弯曲时的温度 L|2软化温度:灰锥顶弯曲道平盘上或呈半球形时的温度 3流动温度:灰锥熔融倒在平盘上,并开始流动时的温度 易熔性灰分 2<1200 2.可熔性灰分 t2=1200~1425 难熔性灰分——一 2>1425 3.为避免炉膛出口结渣,要求锅炉设计或运行时,9≤t2-100℃ 炉及锅炉房设备ppt05/2003Page28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ppt, 05/2003 Page 28 §2.2 煤的燃烧特性 t 1——变形温度:测试角锥开始变园或弯曲时的温度 1. t 2——软化温度:灰锥顶弯曲道平盘上或呈半球形时的温度 t 3——流动温度:灰锥熔融倒在平盘上,并开始流动时的温度 易熔性灰分—— 2. 可熔性灰分—— 难熔性灰分—— 3.为避免炉膛出口结渣,要求锅炉设计或运行时, ℃ t 2 1200 t 2 =1200 ~1425 t 2 1425 100 2 " l t − 第二章
§2.2煤的燃烧特性 boilers 五、煤的可磨性——衡量煤的机械强度的特性 可磨性系数:以风干状态下的硬质标准煤(一般以难磨的无烟煤 K=1为基准)与待磨煤在相同颗粒度的情况下,磨制成相同细度 的煤粉,各自电耗量之比。 E K E K如>1的易磨煤 Km≤12为难磨煤 六、发热量 1.燃料的发热量Q:单位质量的固体、液体燃料,在完全燃烧时 所放出的热量(kJ/kg);单位容积的气体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发出的 热量(kJ/Nm3) 2.髙位发热量ρs:每公斤燃料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热量,含所生 产水蒸汽汽化潜热,(kJ/kg) 炉及锅炉房设备ppt05/2003Page29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ppt, 05/2003 Page 29 §2.2 煤的燃烧特性 五、煤的可磨性——衡量煤的机械强度的特性 可磨性系数:以风干状态下的硬质标准煤(一般以难磨的无烟煤 Kkm=1为基准)与待磨煤在相同颗粒度的情况下,磨制成相同细度 的煤粉,各自电耗量之比。 为易磨煤 为难磨煤 六、发热量 1.燃料的发热量Q:单位质量的固体、液体燃料,在完全燃烧时 所放出的热量(kJ/kg);单位容积的气体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发出的 热量(kJ/Nm3) 2.高位发热量 :每公斤燃料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热量,含所生 产水蒸汽汽化潜热,(kJ/kg) x bz km E E K = Kkm 1.6 Kkm 1.2 Qgw 第二章
§2.2煤的燃烧特性 boilers 3.低位发热量Q:每公斤燃料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热量,扣除 随烟气带走的水蒸汽的汽化潜热的热量,(kJ/kg) 水分来自:①H与氧的反应;②燃料中的含水量W 各成分分析的高、低位发热量间的关系 9Hy W Q=Qm-2512 100100 )=9-226H-25)kkg Qh=Qm-226H-25W) 3) Qa=Q8-226H8) Q=Cm-226H) kJ/kg 5.发热量的测定 采用氧弹测热仪p16图2-2 6.发热量的计算 炉及锅炉房设备ppt05/2003Page30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ppt, 05/2003 Page 30 §2.2 煤的燃烧特性 3.低位发热量 :每公斤燃料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热量,扣除 随烟气带走的水蒸汽的汽化潜热的热量,(kJ/kg) 水分来自:①H与氧的反应;②燃料中的含水量Wy 4.各成分分析的高、低位发热量间的关系 1) 2) 3) 4) 5.发热量的测定 采用氧弹测热仪p16 图2-2 6.发热量的计算 Qdw ) 226 25 ) 100 100 9 2512( y y y q w y y y q w y d w Q H W H W Q = Q − + = − − kJ/kg 226 25 ) f f f qw f Qdw ==Q − H − W kJ/kg 226 ) g g qw g Qdw == Q − H kJ/kg 226 ) r r qw r Qdw == Q − H kJ/kg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