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厂址的位置选择 第一节满足用地要求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便 第三节节约建设用地 第四节地质良好稳定 第五节水源充足可靠 第六节供电安全落实 第七节有利防洪排涝 第八节搞好环境保护 第九节利于加快施工 第十节方便职工生活 第十一节注意特殊要求 第一节满足用地要求 足够的面积 工艺水平 建筑布置 运输结构、储运装备 址所需要面积大小 的主要影响因素 辅助设施 发展要求 自然条件 1.厂址用地的一般组成
第四章 厂址的位置选择 第一节 满足用地要求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便 第三节 节约建设用地 第四节 地质良好稳定 第五节 水源充足可靠 第六节 供电安全落实 第七节 有利防洪排涝 第八节 搞好环境保护 第九节 利于加快施工 第十节 方便职工生活 第十一节 注意特殊要求 第一节 满足用地要求 一、足够的面积 1. 厂址用地的一般组成
主要包括:厂区、居住区、废料场、外部交通运输及动力公用设施、防洪排涝、环境保护、综合利用及施工基地 用地。 皿排 爵位区是增 场是增 帙路及站增 路是增 2.满足既定用地规模 力求集中、紧凑布置;避免用地凌乱、破碎。 3.考虑发展用地 企业发展的原因:1)企业分期建设,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求达到远景发展规模;2)市场需求的增加,促使企业突破 有的规模。 近期扩建,预留厂内;远景发展,预留厂外。以期达到近期集中紧凑,远期灵活发展的目的。 在考虑预留发展的同时,也要避免盲日圈地、征而不用、早征迟用,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口圆 a)厂外预留(发展端为两个方向) b)厂内预留(分部门预留,适用于工艺流程各个环节均增容的情况 c)厂内预留(按整体预留,适用于工艺流程新增某个环节的情况) 4.厂址用地面积的计算
主要包括:厂区、居住区、废料场、外部交通运输及动力公用设施、防洪排涝、环境保护、综合利用及施工基地 用地。 2. 满足既定用地规模 力求集中、紧凑布置;避免用地凌乱、破碎。 3. 考虑发展用地 企业发展的原因:1)企业分期建设,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求达到远景发展规模;2)市场需求的增加,促使企业突破 原有的规模。 近期扩建,预留厂内;远景发展,预留厂外。以期达到近期集中紧凑,远期灵活发展的目的。 在考虑预留发展的同时,也要避免盲目圈地、征而不用、早征迟用,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a)厂外预留(发展端为两个方向); b)厂内预留(分部门预留,适用于工艺流程各个环节均增容的情况); c)厂内预留(按整体预留,适用于工艺流程新增某个环节的情况); 4. 厂址用地面积的计算
1)厂区用地面积 厂区用地面积=用地指标×设计规模 注:①当设计规模大时,取值应在低值范围;当设计规模小时,取值应在高值范围。 ②在根据设计规模确定的取值范围内,当主体车间少、设备大型化、生产连续性 强、铁路少,且外协条件好时,取低值或较低值,反之,取较高值或高值 钢铁厂厂区用地指标 设计规模(万ta) 用地指标(m钢) 30-60 4.0-3.0 >60-120 3.0-2.5 >120-300 2.5-2.0 >300-700 2.0-1.5 2)居住区用地面积 居住区用地面积=平均每居民用地指标×居住区总人口 居住区总人口=单身职工+(带眷职工-双职工/2)× 平均每户人口 或者居住区总人口=单身职工+带眷职工×带眷系数 带眷系数一般为33.6 居住区用地指标 项目 平均每居民用地(平方米) 小区用地 145-22 居住区级公共建筑用地 1.5-2 居住区公共绿地 居住区道路广场用地 15-2 其它用地 19.5-29 居住小区用地指标
1)厂区用地面积 厂区用地面积=用地指标×设计规模 注:①当设计规模大时,取值应在低值范围;当设计规模小时,取值应在高值范围。 ②在根据设计规模确定的取值范围内,当主体车间少、设备大型化、生产连续性 强、铁路少,且外协条件好时,取低值或较低值,反之,取较高值或高值。 2)居住区用地面积 居住区用地面积=平均每居民用地指标×居住区总人口 居住区总人口=单身职工+(带眷职工-双职工/2)× 平均每户人口 或者 居住区总人口=单身职工+带眷职工×带眷系数 带眷系数一般为3~3.6。 居住区用地指标 居住小区用地指标
平均每居民用地(平方米 居住用地(住宅层数按46层计) 8-11 小区级公共建筑用地 3.5-5 小区级公共绿地 小区级道路广场用地 1-3 其它用地 14.5-22 3)渣场面积的计算 渣场面积A=渣场的容积V÷渣场的平均堆高H 3)渣场面积的计算 渣场的容积V=(m×Q年÷r)×k松Xn 每吨产品的产渣量(t/t) 企业的年生产量(t/年) r—渣的容重(t/m3) k松——松散系数(k松〉1) n——渣场的有效堆置年限,视综合利用程度而定,一般为10~15年。 4)厂外运输线路用地面积计算 (1)厂外铁路专用线用地面积 专用线用地面积=铁路综合用地额定指标×铁路长度 (2)厂外道路用地面积计算 厂外道路用地面积=道路用地宽度×道路长度 新建铁路综合用地定额指标(亩/千米) 牵引种类 内燃电力 地形等级 IlIlⅣ VVIII V 单线85818690828177838778 双线1019310010189978996988 线11单线85818690828177838778 I单线81778387787874798475 单线76717782737469757970 企Il单线757076817273687478 Il单线74697580717267737768
3)渣场面积的计算 渣场面积 A = 渣场的容积 V ÷ 渣场的平均堆高 H 3)渣场面积的计算 渣场的容积 V = (m ×Q年÷r)× k松 × n m —— 每吨产品的产渣量(t/t); Q年 —— 企业的年生产量(t/年); r —— 渣的容重(t/m3); k松 —— 松散系数(k松 > 1); n —— 渣场的有效堆置年限,视综合利用程度而定,一般为10~15年。 4)厂外运输线路用地面积计算 (1)厂外铁路专用线用地面积 专用线用地面积 = 铁路综合用地额定指标×铁路长度 (2)厂外道路用地面积计算 厂外道路用地面积 = 道路用地宽度 × 道路长度 新建铁路综合用地定额指标(亩/千米)
主:①风沙地区每千米另增225-450亩。 ②雪害地区每千米另增54(60)-113亩。 ③林区每千米另增60亩(有林地带) ④冻土地区每千米另增60亩。 合理的外形 1.合理的厂区外形有利于总平面布置:有利于充分利用场地面积,减少三角地带:有利于节约交通运输线路长 度和管线长度:有利于厂容的美观和节约用地 2.长宽比是衡量厂区外形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应根据工艺流程、运输要求等因素确定,一般宜为正方形或长 方形 ②2009NFGS 108·45·08.24“東海拔高度402公尺 2008年二月14日視角海拔高度
注:①风沙地区每千米另增225-450亩 。 ②雪害地区每千米另增54(60)-113亩 。 ③林区每千米另增60亩(有林地带)。 ④冻土地区每千米另增60亩。 二、合理的外形 1. 合理的厂区外形有利于总平面布置;有利于充分利用场地面积,减少三角地带;有利于节约交通运输线路长 度和管线长度;有利于厂容的美观和节约用地。 2. 长宽比是衡量厂区外形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应根据工艺流程、运输要求等因素确定,一般宜为正方形或长 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