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外形比参考值 业名称 长宽比 钢铁企业1:1.5-1:2.0 铝加工厂1:1.5-1:3.0 合成橡胶厂1:1.5-1:2.0 玻璃厂 1:1.5-1:2.0 氮肥厂 1:1.5-1:2.0 化学纤维厂1:1.22-1:1.5 机械厂1:10-1:1.2 纺织厂 1:1.0-1:1.2 火电厂 1:1.0-1:1.5 三、适宜的坡度 1.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工艺要求和采用的运输方式不同,厂址对坡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坡度<5% 坡度5~10% 坡度>10% 铁路、道路运输 道路、带式运输 带式、管道运输 2.总的来说,厂址不宜位于自然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段 四、地形调整系数 1.当厂址所处的自然地形坡度较大时,场地四周应设置边坡、挡墙等防护设施 2.边坡、挡墙的设置増加了用地,按规定的建设用地指标计算的厂址面积就不够用了;为了保证厂址用地,就 必须把边坡、挡墙增加的用地考虑进去,因之规定了地形调整系数: 3.考虑地形调整系数后,则有 厂址用地面积=用地指标×设计规模×地形调整系数 A1—-按照额定规模指标计算得到面积 A2、A3--因设置场地支档工程增加而面积
三、适宜的坡度 1. 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工艺要求和采用的运输方式不同,厂址对坡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2. 总的来说,厂址不宜位于自然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段。 四、地形调整系数 1. 当厂址所处的自然地形坡度较大时,场地四周应设置边坡、挡墙等防护设施; 2. 边坡、挡墙的设置增加了用地,按规定的建设用地指标计算的厂址面积就不够用了;为了保证厂址用地,就 必须把边坡、挡墙增加的用地考虑进去,因之规定了地形调整系数; 3. 考虑地形调整系数后,则有: 厂址用地面积 = 用地指标×设计规模×地形调整系数
厂区适宜坡度 企业规模 地形坡度 大型 0.5-5% 中型 0.2-8% 形刂 0.2-10% 居住区 0.210% 注:当企业采用铁路运输方式时,自然地形坡度不宜大于3%。 地形调整系数 场地面积 场地地形坡度(%) (万m) <3001.030-1.0401.040-1.0501.050-1.060 300-600 1.035-1.045 1.045-1.055 1.055-1.065 >600 1.045-1.055 1.055-1.065 1.065-1.075 注:①场地地形坡度,系指该场地自然横向概率略平均的地形坡度 ②在同一档次场地积面中,场地地形坡度小,且场地面积亦小时,地形调整系数取低值或较低值,反之,取 较高值或高值。 第二节交通运输方便 、运输费用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 在企业产品成本中,运费占有较大的比重: 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主要有:运输方式、运输距离、运输工具载重量、运输货物的种类、运输时间、运输能耗 等。 在厂址选择时,应以最小运费为主要标准,选择合理的厂址地点及适宜的运输方式 原苏联工业部门运输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
厂区适宜坡度 注:当企业采用铁路运输方式时,自然地形坡度不宜大于3%。 地形调整系数 注:①场地地形坡度,系指该场地自然横向概率略平均的地形坡度。 ②在同一档次场地积面中,场地地形坡度小,且场地面积亦小时,地形调整系数取低值或较低值,反之,取 较高值或高值。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便 一、运输费用对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 在企业产品成本中,运费占有较大的比重; 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主要有:运输方式、运输距离、运输工具载重量、运输货物的种类、运输时间、运输能耗 等。 在厂址选择时,应以最小运费为主要标准,选择合理的厂址地点及适宜的运输方式。 原苏联工业部门运输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
水 解纸磷肥工业 水 其他建筑材料工业 浆 业泥筑铁酸碱业与低高肉械仪制纺 业料业业业未造效效类制表革织 工工 纸磷磷工造 业业业 水业生生 解 广 3020252520171515550.70.50.750.08 354030353020203010183.52.51.251.0 注:①表中运输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乃是整个部门的平均数字。 ②表中数据系指在产品原产地的生产成本中运费所占的比重,不包括产品运到其直接消费地区的运输费用。 运输方式及其选择 交通运输类型的划分 各种交通运输类型存在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且均由线路和运输工具等两部分设备组成 交通运输的类型 地理媒介 线路 运输工具(牵引力) 大车路、公路 人力和畜力车 公路,机耕路 拖拉机(柴油机 陆地交通公路,城市道路汽车(柴油机、内燃机〕 铁路,电车路机车(蒸汽、内燃、电力) 地下铁道 水上交通海上和内河航道 木帆船(人、水、风力 轮船(蒸汽、内燃机 空中交通 航至线 飞机(内燃、喷气、喷气涡轮 特种交通 铁索道 缆车(电力、内燃 管道 泵(电力、内燃〕 2.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厂址选择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载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快、受季节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小。 不同运输方式对上述要求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因而其适用范围也各异
注:①表中运输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乃是整个部门的平均数字。 ②表中数据系指在产品原产地的生产成本中运费所占的比重,不包括产品运到其直接消费地区的运输费用。 二、运输方式及其选择 1. 交通运输类型的划分 各种交通运输类型存在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且均由线路和运输工具等两部分设备组成。 交通运输的类型 2.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厂址选择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载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快、受季节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小。 不同运输方式对上述要求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因而其适用范围也各异
内容 运输方式 载运量大运价低速度快时间连续性强空间灵活性大 铁路 4 一般河运 江海运输 汽车公路 航空 31456 231465 354216 523 大车 内容 生产和生产 线路动变动线路连自动 距离 活性性的适接的可 时投 方式 应性能性 间资 汽车固体中少优优一般因难困低短少差间 液体距离量 难 稍 液体距离量一般般一般困难图中长中般输 带式 运输机散状中大 物距离合差差优容易容高长大好 易 连 辊道 续 运输机固体短大差差优易高长大好运 容 距离量 输 管道液体长距大差差优容易窘高长大好 3.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 1)运输量:当运距不变时,随着运量的增长,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时,其运费是不一样的。 00150020002903000吨/天 图42-1延距不变(L=1500米),销量一运费用曲线 围中Q为铁,界销量0=510° s,为逆,腔赞机胎界超量,850 sr为铁路,胶机临界地量,=18501 2)运距:在运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运输距离的增长,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费用都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
3.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 1)运输量:当运距不变时,随着运量的增长,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时,其运费是不一样的。 2)运距:在运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运输距离的增长,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费用都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 同
股带 迫路 501000150200025003000 4-22运虽不变(0500天),运输距离—运输费用曲纟 中s←为铁、的临界运输罪离s=1500米 s为道、胶带机的临界运输距离s8米 s为铁路、般带机的临界运输距高s=950米 3)物料的性质和特点:物料的形态、体积、重量等性质,以及易燃、易爆、易腐蚀、不耐高温等特点,均制约 着运输方式的选择。 4)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为节省基建投资、加快建设速度,应充分利用当地已有、在建或规划的运输方式 5)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中的主导因素是地形:运输线路的坡度、平曲线半径、桥涵及土方工程量均受地形的影 4.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选择 1)评价运输方式优劣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 货物的送达速度运输成本基建投资能源消耗劳动生产率 运输能力 运输的经常性与灵活性 2)厂址选择时,判断某一种运输方式优于其他运输方式,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才能确定。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比 较所选择的各种运输方式的基建投资和单位设计运输成本。 为了表明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适用范围,可用经济界限曲线来表示 运输量——运输费用曲线 运输距离—一运输费用曲线 经济界限曲线 (曲线上任何一点表示两种运输方式 的单位运输费用相等)
3)物料的性质和特点:物料的形态、体积、重量等性质,以及易燃、易爆、易腐蚀、不耐高温等特点,均制约 着运输方式的选择。 4)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为节省基建投资、加快建设速度,应充分利用当地已有、在建或规划的运输方式。 5)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中的主导因素是地形;运输线路的坡度、平曲线半径、桥涵及土方工程量均受地形的影 响。 4. 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选择 1)评价运输方式优劣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 2)厂址选择时,判断某一种运输方式优于其他运输方式,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才能确定。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比 较所选择的各种运输方式的基建投资和单位设计运输成本。 为了表明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适用范围,可用经济界限曲线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