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给约·维·斯大林的电报(2月4日) ………………………………… 653 14.给辛比尔斯克、萨马拉、喀山、奔萨、梁赞、 乌法省执行委员会的电报(2月28日)………………………………… 654 15.给各省党委、省执行委员会、省粮食委员会的电报 (4月17日) ……………………………………………………………………… 655 16.给波罗的海舰队的电报(4月20日)…………………………………… 656 17.给各省执行委员会主席的电报(4月23日)………………………… 657 18.给各省执行委员会、莫斯科和彼得格勒两市 执行委员会、各省革命委员会、西伯利亚革命委员会 的电报(5月5日和7日之间)………………………………………………… 659 19.给列·波·克拉辛和马·马·李维诺夫的电报 (5月8日)………………………………………………………………………… 660 20.给下诺夫哥罗德省执行委员会的电报 (5月15日) ……………………………………………………………………… 662 21.给索尔莫沃工厂管理委员会的电报(5月28日) ………………… 663 22.给西伯利亚革命委员会和一些省执行委员会 的电报(6月25日和30日之间)……………………………………………… 664 23.给阿塞拜疆国民经济委员会的电报 (6月29日) ……………………………………………………………………… 665 24.给克·格·拉柯夫斯基的电报(7月28日)………………………… 666 25.给 . .托洛茨基的电报(7月30日) ………………………………… 668 26.给乌拉尔州革命委员会和萨拉托夫省执行委员会的 电报(8月2日)………………………………………………………………… 669 27.致乌克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8月19日) …………………………… 670 28.致俄共(布)中央高加索局(8月19日)………………………………… 671 目 录 35
13.给约·维·斯大林的电报(2月4日) ………………………………… 653 14.给辛比尔斯克、萨马拉、喀山、奔萨、梁赞、 乌法省执行委员会的电报(2月28日)………………………………… 654 15.给各省党委、省执行委员会、省粮食委员会的电报 (4月17日) ……………………………………………………………………… 655 16.给波罗的海舰队的电报(4月20日)…………………………………… 656 17.给各省执行委员会主席的电报(4月23日)………………………… 657 18.给各省执行委员会、莫斯科和彼得格勒两市 执行委员会、各省革命委员会、西伯利亚革命委员会 的电报(5月5日和7日之间)………………………………………………… 659 19.给列·波·克拉辛和马·马·李维诺夫的电报 (5月8日)………………………………………………………………………… 660 20.给下诺夫哥罗德省执行委员会的电报 (5月15日) ……………………………………………………………………… 662 21.给索尔莫沃工厂管理委员会的电报(5月28日) ………………… 663 22.给西伯利亚革命委员会和一些省执行委员会 的电报(6月25日和30日之间)……………………………………………… 664 23.给阿塞拜疆国民经济委员会的电报 (6月29日) ……………………………………………………………………… 665 24.给克·格·拉柯夫斯基的电报(7月28日)………………………… 666 25.给 . .托洛茨基的电报(7月30日) ………………………………… 668 26.给乌拉尔州革命委员会和萨拉托夫省执行委员会的 电报(8月2日)………………………………………………………………… 669 27.致乌克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8月19日) …………………………… 670 28.致俄共(布)中央高加索局(8月19日)………………………………… 671 目 录 35
29.致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8月19日) …………………………… 672 30.致交通人民委员部和中央军事交通部(8月28日)……………… 673 31.给伏尔加河流域各省执行委员会的电报 (8月31日) ……………………………………………………………………… 674 32.给巴库海军部队首长和阿斯特拉罕 省军事委员会的电报(9月10日) ……………………………………… 675 33.致克·格·拉柯夫斯基(9月10日和13日之间)……………………… 676 34.给各省粮食委员的电报(9月17日)…………………………………… 678 35.给伊·尼·斯米尔诺夫和 . .科冈诺维奇的电报 (10月8日和11日之间)………………………………………………………… 679 36.关于整顿军事运输的电报(10月15日) ……………………………… 680 37.给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南方面军、高加索方面 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电报(10月15日) ……………………………… 681 38.给各省粮食委员的电报(10月27日)…………………………………… 682 注释 …………………………………………………………………………… 683—781 编入相应时期著作卷的书信和电报的索引 …………………… 782—786 插 图 1920年3—4月列宁在克里姆林宫斯维尔德洛夫大厅俄共(布) 第九次代表大会主席团中 ……………………………………………………… —1 1919年7月1日列宁给东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电报的 手稿 …………………………………………………………………………………… 3 1919年12月26日列宁给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的 手稿 ………………………………………………………………………………… 193 1920年4月27日列宁给克·阿·季米里亚捷夫的信的手稿……………………… 353 36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九卷
29.致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8月19日) …………………………… 672 30.致交通人民委员部和中央军事交通部(8月28日)……………… 673 31.给伏尔加河流域各省执行委员会的电报 (8月31日) ……………………………………………………………………… 674 32.给巴库海军部队首长和阿斯特拉罕 省军事委员会的电报(9月10日) ……………………………………… 675 33.致克·格·拉柯夫斯基(9月10日和13日之间)……………………… 676 34.给各省粮食委员的电报(9月17日)…………………………………… 678 35.给伊·尼·斯米尔诺夫和 . .科冈诺维奇的电报 (10月8日和11日之间)………………………………………………………… 679 36.关于整顿军事运输的电报(10月15日) ……………………………… 680 37.给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南方面军、高加索方面 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电报(10月15日) ……………………………… 681 38.给各省粮食委员的电报(10月27日)…………………………………… 682 注释 …………………………………………………………………………… 683—781 编入相应时期著作卷的书信和电报的索引 …………………… 782—786 插 图 1920年3—4月列宁在克里姆林宫斯维尔德洛夫大厅俄共(布) 第九次代表大会主席团中 ……………………………………………………… —1 1919年7月1日列宁给东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电报的 手稿 …………………………………………………………………………………… 3 1919年12月26日列宁给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的 手稿 ………………………………………………………………………………… 193 1920年4月27日列宁给克·阿·季米里亚捷夫的信的手稿……………………… 353 36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九卷
1920年10月16日列宁给休罗沃车站水泥厂全体职工的信的 手稿 ………………………………………………………………………………… 595 目 录 37
1920年10月16日列宁给休罗沃车站水泥厂全体职工的信的 手稿 ………………………………………………………………………………… 595 目 录 37
前 言 本卷收载列宁1919年7月至1920年11月的书信类文献698 篇。同一时期的列宁著作编在本版第39、40和41卷。 这个时期,苏维埃俄国经历了国内战争的最严峻阶段,粉碎了 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卫军一次次的进攻。1919年下半年,邓尼金 成为白卫军叛乱的主将。在协约国的指使和支持下,他纠集15万 兵力,从南方沿着哈尔科夫、库尔斯克、奥廖尔、图拉一线向莫斯科 进犯。与之相配合,尤登尼奇从西北方向再度进逼彼得格勒,东线 的高尔察克残部也活跃起来。苏维埃俄国又陷入四面受敌的危险 境地。俄共(布)中央发表了列宁写的号召书《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 斗争!》,动员全国力量打败邓尼金。1920年初,红军获得了决定性 胜利,取得了和平喘息时机。4月下旬,资产阶级地主波兰的军队 和盘踞在克里木的白卫军弗兰格尔相继发动大规模进攻,迫使苏 维埃人民又投入战斗。10月,在战争中吃了亏的波兰同苏维埃俄 国签订了和约。协约国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宣告失败。11月 下旬,红军一举打败了弗兰格尔,消灭了白卫军最后一支力量,最 终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本卷所收的关于战事的大量函电,反映了列宁这个时期对国 内战争的具体领导。列宁把握全局,通过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指挥 战争,制订战略计划。同时,他亲自关心各条战线的战况,解决各种
前 言 本卷收载列宁1919年7月至1920年11月的书信类文献698 篇。同一时期的列宁著作编在本版第39、40和41卷。 这个时期,苏维埃俄国经历了国内战争的最严峻阶段,粉碎了 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卫军一次次的进攻。1919年下半年,邓尼金 成为白卫军叛乱的主将。在协约国的指使和支持下,他纠集15万 兵力,从南方沿着哈尔科夫、库尔斯克、奥廖尔、图拉一线向莫斯科 进犯。与之相配合,尤登尼奇从西北方向再度进逼彼得格勒,东线 的高尔察克残部也活跃起来。苏维埃俄国又陷入四面受敌的危险 境地。俄共(布)中央发表了列宁写的号召书《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 斗争!》,动员全国力量打败邓尼金。1920年初,红军获得了决定性 胜利,取得了和平喘息时机。4月下旬,资产阶级地主波兰的军队 和盘踞在克里木的白卫军弗兰格尔相继发动大规模进攻,迫使苏 维埃人民又投入战斗。10月,在战争中吃了亏的波兰同苏维埃俄 国签订了和约。协约国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宣告失败。11月 下旬,红军一举打败了弗兰格尔,消灭了白卫军最后一支力量,最 终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本卷所收的关于战事的大量函电,反映了列宁这个时期对国 内战争的具体领导。列宁把握全局,通过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指挥 战争,制订战略计划。同时,他亲自关心各条战线的战况,解决各种
实际问题。本卷的战事函电内容涉及战役部署、战术实施、部队调 遣、干部配备、兵员补充、后勤给养、后方支援等许多方面问题。在 邓尼金和尤登尼奇夹攻苏维埃中心地区的紧急关头,列宁根据整 个军事和政治形势,指示“在彼得格勒附近迅速集中大量兵力,以 便彻底粉碎尤登尼奇”,然后“· 全· 力对付邓尼金”(本卷第146— 147、126页)。1919年8、9月间,邓尼金的马蒙托夫骑兵突破防线, 插入红军后方。列宁在考虑如何堵塞这个缺口时,提出使用飞机对 付骑兵的战术,为此请埃·马·斯克良斯基向专家质询,以期作出 “有‘科学’根据的指示”(本卷第79页)。列宁非常重视实际工作的 执行情况,经常了解、检查、督促。他在一些函电中严肃批评共和国 革命军事委员会玩忽职守,在对马蒙托夫的反击中动作迟缓,措施 不力,贻误战机。许多函电是与波兰进攻和对波和谈有关的。1919 年底苏俄向波兰提出了和谈建议,遭到波兰统治集团的拒绝。列宁 在1920年2月27日即波兰发动进攻之前两个月就在给托洛茨基 的电报中指出:要切实注意,采取紧急措施,加强西方面军,必须提 出准备与波兰作战的口号。3月11日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又强调 了这一点。在抗击波军期间,列宁很注意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并从 一开始就指出所有关于波兰和波兰战争的文章都要认真审查,不 要陷入沙文主义,始终要把波兰地主、资本家同工人、农民区别开 来。由于波军进犯惨败,1920年7月12日协约国出面谋和。列宁 在一系列函电中就同波兰和谈的原则、同协约国进行外交斗争的 方针策略作了指示。列宁反对协约国插手苏波和谈,要求红军在达 成停战协议以前必须加强进攻,以争取更有利的和谈条件。 在内战正酣、军事任务居首位的时候,列宁仍十分关注后方的 政治和经济问题。1920年7月6日他致函德·伊·库尔斯基,敦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 九 卷
实际问题。本卷的战事函电内容涉及战役部署、战术实施、部队调 遣、干部配备、兵员补充、后勤给养、后方支援等许多方面问题。在 邓尼金和尤登尼奇夹攻苏维埃中心地区的紧急关头,列宁根据整 个军事和政治形势,指示“在彼得格勒附近迅速集中大量兵力,以 便彻底粉碎尤登尼奇”,然后“· 全· 力对付邓尼金”(本卷第146— 147、126页)。1919年8、9月间,邓尼金的马蒙托夫骑兵突破防线, 插入红军后方。列宁在考虑如何堵塞这个缺口时,提出使用飞机对 付骑兵的战术,为此请埃·马·斯克良斯基向专家质询,以期作出 “有‘科学’根据的指示”(本卷第79页)。列宁非常重视实际工作的 执行情况,经常了解、检查、督促。他在一些函电中严肃批评共和国 革命军事委员会玩忽职守,在对马蒙托夫的反击中动作迟缓,措施 不力,贻误战机。许多函电是与波兰进攻和对波和谈有关的。1919 年底苏俄向波兰提出了和谈建议,遭到波兰统治集团的拒绝。列宁 在1920年2月27日即波兰发动进攻之前两个月就在给托洛茨基 的电报中指出:要切实注意,采取紧急措施,加强西方面军,必须提 出准备与波兰作战的口号。3月11日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又强调 了这一点。在抗击波军期间,列宁很注意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并从 一开始就指出所有关于波兰和波兰战争的文章都要认真审查,不 要陷入沙文主义,始终要把波兰地主、资本家同工人、农民区别开 来。由于波军进犯惨败,1920年7月12日协约国出面谋和。列宁 在一系列函电中就同波兰和谈的原则、同协约国进行外交斗争的 方针策略作了指示。列宁反对协约国插手苏波和谈,要求红军在达 成停战协议以前必须加强进攻,以争取更有利的和谈条件。 在内战正酣、军事任务居首位的时候,列宁仍十分关注后方的 政治和经济问题。1920年7月6日他致函德·伊·库尔斯基,敦 列 宁 全 集 第 四 十 九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