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学基础
出版学基础
第一章出版与出版学 内容要点:本章重点描述了出版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出版物的概念及其结构,出版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其 关系,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出版学的研究对象、内 容、学科体系以及研究方法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出版及出版物的 基本概念及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出版学的研究对象、 内容、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对出版学学科理论的 基本框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一章 出版与出版学 ❖ 内容要点:本章重点描述了出版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出版物的概念及其结构,出版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其 关系,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出版学的研究对象、内 容、学科体系以及研究方法。 ❖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出版及出版物的 基本概念及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出版学的研究对象、 内容、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对出版学学科理论的 基本框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一节出版与出版物 出版概念和出版活动产生的条件 国外学者对出版概念的理解 (1)日本学者认为:“采用印刷术及其他机械的或化学 的方法,对文稿、图画、照片等著作品进行复制,将其整理 成各种出版物的形态,向大众颁布的一系列行为,统称为出 版 (2)英国学者认为,出版是指“向公众提供用抄写、印 刷或其他任何方法复制的书籍、地图、版画、照片…
第一节 出版与出版物 一、出版概念和出版活动产生的条件 ❖ 国外学者对出版概念的理解 (1)日本学者认为:“采用印刷术及其他机械的或化学 的方法,对文稿、图画、照片等著作品进行复制,将其整理 成各种出版物的形态,向大众颁布的一系列行为,统称为出 版。” (2)英国学者认为,出版是指“向公众提供用抄写、印 刷或其他任何方法复制的书籍、地图、版画、照片……
(3)美国学者认为:“出版——公众可获得的,以印刷 物或电子媒介为形式的出版物的准备和印刷、制作的过程。” (4)197年出版的《世界版权公约》第6条给出版所下的 定义是:“可供阅读或者通过视觉可以感知的作品,以有形 的形式加以复制,并把复制品向公众传播的行为 (5)韩国学者认为:出版是“以散布或发售为目的把文 稿、文书或图画、乐谱之类印刷出来使问世、刊行
(3)美国学者认为:“出版——公众可获得的,以印刷 物或电子媒介为形式的出版物的准备和印刷、制作的过程。” (4)1971年出版的《世界版权公约》第6条给出版所下的 定义是:“可供阅读或者通过视觉可以感知的作品,以有形 的形式加以复制,并把复制品向公众传播的行为。” (5)韩国学者认为:出版是“以散布或发售为目的把文 稿、文书或图画、乐谱之类印刷出来使问世、刊行
↓国内学者对出版概念的理解 与国外学者对出版活动内涵的认识较为一致的情况相比, 国内出版界对出版活动内涵的认识则有着较明显的差异。现 将国内学者对出版内涵的几种代表性描述开列如下: (1)“凡将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印刷到纸上,或把 它们印成为图书报刊的工作,都称为出版。”(赵晓恩出版 词典.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3) (2)“把著作物编印成为图书报刊的工作。”(辞海编 委会.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094 (3)“把书刊、图画等编印出来。”(汉语大字典编委 会汉语大字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85)
❖ 国内学者对出版概念的理解 与国外学者对出版活动内涵的认识较为一致的情况相比, 国内出版界对出版活动内涵的认识则有着较明显的差异。现 将国内学者对出版内涵的几种代表性描述开列如下: (1)“凡将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印刷到纸上,或把 它们印成为图书报刊的工作,都称为出版。”(赵晓恩. 出版 词典.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3) (2)“把著作物编印成为图书报刊的工作。”(辞海编 委会. 辞海(缩印本).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1094) (3)“把书刊、图画等编印出来。”(汉语大字典编委 会. 汉语大字典. 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