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一)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 1.灵敏度高; 2.准确性好: 3.方法成熟、操作简便、易于普及: 4.选择性好; 根据上述原则,为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 性,各国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类水体 中的不同污染物质都编制了相应的分析方法
2.1.4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一)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 1. 灵敏度高; 2. 准确性好; 3. 方法成熟、操作简便、易于普及; 4. 选择性好; 根据上述原则,为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 性,各国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类水体 中的不同污染物质都编制了相应的分析方法
(二)水质监测分方法体系 水体的不同 污染物不同 监测分析方法体系: 国家标准 分析方法 统一 分析方法 等效 方法
(二)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体系
(三)水质监测常用方法 各类分析方法在水质监测中所占比重 方法 我国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美国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5版) 测定项目数 比例(%) 测定项目数 比例(%) 重量法 7 3.9 13 7.0 容量法 35 19.4 41 21.9 分光光度法 63 35.0 70 37.4 荧光光度法 3 1.7 原子吸收法 24 13.3 23 12.3 火焰光度法 2 1.1 4 2.1 原子荧光法 3 1.7 电极法 5 2.8 8 4.3 极谱法 9 5.0 离子色谱法 6 3.3 气相色谱法 11 6.1 3.2 液相色谱法 1 0.5 其它 11 6.1 22 11.8 合计 180 100 187 100
(三)水质监测常用方法
常用水质监测方法测定项目 方法 测定项耳 重量法 SS、可滤残渣、矿化度、油类、SO42、C1、C+等 容量法 酸度、碱度、C02、溶解氧、总硬度、氨氮、挥发酚、Mg2+、Ca2+ SO2、CI、S2、F、CL2、CF、COD、BOD5等 UV-VIS AgA、As.Be.Ba、Cd、Co、CrCu、Hg、Mm、Ni、Pb、b、SeTh U、Z、NO2N、N03N、PO43、C1、S2、F,Cl2、S042、CBO22、Si02 挥发酚、甲醛、三氟乙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洗涤剂等 荧光分光光度法 Se、Be、U、BaP、油类等 AAS AgAl、Be、BaBi、Ca、CdCo、CrC、Fe、HgK、Na、Mg、Mn iPb、S%、Se、STe、TlZn等 氢化物及冷AAS As Sb、Bi、Ge、Si、Pb、Se、Te、Hg等 AFS As、Sb、Bi、Hg等 火焰光度法 Li、Na、K、SrBa等 电极法 Eh、PH、DO、Nat,NO3、K+、Ct、S2、F、NH3、CN等 离子色谱法 F、CI、Br、NO2、NO3、SO42、SO22、HPO4、Na+K+、9-、NH+等 气相色谱法 Be、Se、苯系物、挥发性卤代烃,氟苯类、六六六、DDT、有机磷农药 三氯乙醛硝基苯类、PCB等 液相色谱法 多环芳烃类 ICP-AES 用于水中基体金属元素、污染重金属以及底质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第二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2.2.1地面水监测方案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 及所在区域的有关资料,主要有: (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 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流 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湖泊沉积物的特性、 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 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 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的水质资料等
第二节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2.2.1 地面水监测方案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 及所在区域的有关资料,主要有: (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 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流 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湖泊沉积物的特性、 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 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 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的水质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