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战》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是在1787年宪法赋予各州更大自治权、承认南 方奴隶制合法的背景下,南北矛盾在工业革命和领土扩张刺激中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战争中 林肯政府始终坚定维护联邦统一,面对战争初期的失利局面还通过宪法赋予总统的战争权,颁布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叛乱诸州奴隶制,扭转战局,赢得胜利。战后又通过一系列宪法修 正案,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并彻底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此后美国 迅速进入现代化的深化和腾飞阶段。可以说内战是美国历史上新旧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分水岭,是 大工业、大企业和大政府时代的开端。从京版教材安排上来看,《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内战》 分属于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社会》和第五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两个单元主题,这样的安排不 仅反映了美国自身历史的延续、发展,更体现了世界近代化历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因 此本节课教学设计紧扣单元主题,把美国内战放在“近代化发展”这一历史潮流中,两条线索: 以“分裂——统一”为明线、“宪法隐患——宪法修正”为暗线,“明暗交叉”共同来呈现工业革 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扩大这一“发展”内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虽然已经知道了《1787年宪法》,但由于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属于小 字部分,以往教学中也并不是作为重点内容处理,所以学生理解并不深入。但是宪法虽然确立了 联邦制、共和制和三权分立等基本的政治制度,也存在着诸如“对奴隶制的默认与妥协”以及“州 权至上”等问题,使得美国在“工业革命”及“领土扩张”的刺激下,最终使南北矛盾激化,发 生了内战,因此本着历史教学既要附和“史实逻辑”又要符合“学生认知逻辑”的原则,补充了 《1787年宪法》的部分选文,帮助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内战的爆发是南北经济制度差异的必然结果,了解内战的简单经过,知道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林肯及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领分析内战背景,学习用历史逻辑思维方法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分 析《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作用,学习运用动机与后果的方法理解历史事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林肯政府为维护联邦统一所做出的努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难点:理解美国内战的背景 五、教学过程:
1 《美国内战》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是在 1787 年宪法赋予各州更大自治权、承认南 方奴隶制合法的背景下,南北矛盾在工业革命和领土扩张刺激中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战争中 林肯政府始终坚定维护联邦统一,面对战争初期的失利局面还通过宪法赋予总统的战争权,颁布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叛乱诸州奴隶制,扭转战局,赢得胜利。战后又通过一系列宪法修 正案,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并彻底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此后美国 迅速进入现代化的深化和腾飞阶段。可以说内战是美国历史上新旧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分水岭,是 大工业、大企业和大政府时代的开端。从京版教材安排上来看,《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内战》 分属于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社会》和第五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两个单元主题,这样的安排不 仅反映了美国自身历史的延续、发展,更体现了世界近代化历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因 此本节课教学设计紧扣单元主题,把美国内战放在“近代化发展”这一历史潮流中,两条线索: 以“分裂——统一”为明线、“宪法隐患——宪法修正”为暗线,“明暗交叉”共同来呈现工业革 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扩大这一“发展”内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虽然已经知道了《1787 年宪法》,但由于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属于小 字部分,以往教学中也并不是作为重点内容处理,所以学生理解并不深入。但是宪法虽然确立了 联邦制、共和制和三权分立等基本的政治制度,也存在着诸如“对奴隶制的默认与妥协”以及“州 权至上”等问题,使得美国在“工业革命”及“领土扩张”的刺激下,最终使南北矛盾激化,发 生了内战,因此本着历史教学既要附和“史实逻辑”又要符合“学生认知逻辑”的原则,补充了 《1787 年宪法》的部分选文,帮助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内战的爆发是南北经济制度差异的必然结果,了解内战的简单经过,知道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林肯及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领分析内战背景,学习用历史逻辑思维方法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分 析《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作用,学习运用动机与后果的方法理解历史事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林肯政府为维护联邦统一所做出的努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难点:理解美国内战的背景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我们已经学习了过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一—独 复习,为新课 入立战争,接下来咱们借助年代尺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想想在这复习 学习奠定基 些时间点上发生过哪些大事? 1861年美国再次发生战争,1865年战争结束,这就是美国 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一一美国内战。那从1789年到1861 年的几十年间美国到底发生过什么导致美国再次发生战争?这 场战争又给美国带来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内战》 新一、背景(矛盾与冲突) 授 1.1787年宪法遗留问题:“州”享有很大自治权、南方奴隶 制合法化 独立后的美国是一个依法而治的国家,国家的根本大法就是 《1787年宪法》,所以要了解美国内战前的社会、政治情况, 定离不开这部宪法,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这部宪法。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般是先有国家,后有地方,也就是说 般是由代表国家权利的中央政府来设立地方行政单位,并赋予地 方政府某些权力,所以地方政府要坚决服从中央管理 但美国是在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基础上的建立起来的 从国情及宪法 早在殖民地时期就是相对独立发展的,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权 的角度认识独 利。所以美国的建国历史很特殊:先有州,后有国。 思辨理解|立后美国存在 应该怎样处理州权与联邦政府的权利呢? 州权”与的问题:“州” 联邦政府享有很大自治 权利”关系权、南方奴隶 (老师质疑:如果无视州的权利,各州对加入联邦的兴趣会 制合法化 怎样?一—缺乏兴趣、拒绝加入,新的国家就无法建立。) 所以宪法除第一条第十款对各州有一些禁止性条款外,充分 尊重了各州已有的权利。甚至在18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做出了 这样明确的规定: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 力,保留给各州行使,或保留给人民行使之 你认为这样的宪法修正案存在什么隐患? 归纳认识:联邦政府和州相比,“州”享有很大自治权,以 至于人们逐渐形成一种观念:州政府的权利高于联邦政府的权 利,忠诚于州政府会比忠诚于联邦政府更值得称颂。 北部资本主 义工商业
2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过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 立战争,接下来咱们借助年代尺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想想在这 些时间点上发生过哪些大事? 1861 年美国再次发生战争,1865 年战争结束,这就是美国 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那从 1789 年到 1861 年的几十年间美国到底发生过什么导致美国再次发生战争?这 场战争又给美国带来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内战》 复习 复习,为新课 学习奠定基 础。 新 授 一、背景(矛盾与冲突) 1.1787 年宪法遗留问题:“州”享有很大自治权、南方奴隶 制合法化。 独立后的美国是一个依法而治的国家,国家的根本大法就是 《1787 年宪法》,所以要了解美国内战前的社会、政治情况,一 定离不开这部宪法,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这部宪法。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般是先有国家,后有地方,也就是说一 般是由代表国家权利的中央政府来设立地方行政单位,并赋予地 方政府某些权力,所以地方政府要坚决服从中央管理。 但美国是在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基础上的建立起来的, 早在殖民地时期就是相对独立发展的,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权 利。所以美国的建国历史很特殊:先有州,后有国。 应该怎样处理州权与联邦政府的权利呢? (老师质疑:如果无视州的权利,各州对加入联邦的兴趣会 怎样?——缺乏兴趣、拒绝加入,新的国家就无法建立。) 所以宪法除第一条第十款对各州有一些禁止性条款外,充分 尊重了各州已有的权利。甚至在 1804 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做出了 这样明确的规定: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 力,保留给各州行使,或保留给人民行使之。 你认为这样的宪法修正案存在什么隐患? 归纳认识:联邦政府和州相比,“州”享有很大自治权,以 至于人们逐渐形成一种观念:州政府的权利高于联邦政府的权 利,忠诚于州政府会比忠诚于联邦政府更值得称颂。 思辨理解 “州权”与 “联邦政府 权利”关系 北部资本主 义工商业, 从国情及宪法 的角度认识独 立后美国存在 的问题:“州” 享有很大自治 权、南方奴隶 制合法化
而13个州中南方州与北方州在经济制度上又有很大差异,南部奴隶制 你还记得是什么吗? 种植园经 所以维护奴隶制就成为南方诸州在制定宪法和组建联邦政 府过程中的诉求。这样在赋予州更大自治权、承认蓄奴合法的基 础上。《1787年宪法》出台,并被批准生效 谁批准的?(13个州一一再次强调尊重州权) 由此北方7个自由州,和南方6个蓄奴州,共同构成了新生 的美国。 所以赋予“州”更大自治权和承认南方奴隶制的的合法,是 独立后美国的政治特点,也成为1787年宪法的遗留问题。(板书: 1.1787年宪法遗留问题:州享有很大自治权、南方奴隶制合法)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宪法一经生效,美国走上有序的发展 路。一段时期内南北双方暂时相安无事。然而随着工业革命和 美国领土的扩张的进行,早期宪法遗留的问题在新的社会发展形 势下,也使很多固有的问题突显出来,甚至激化。 2工业革命与领土扩张一一激化南北矛盾 A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英国工业革的影响下,美国在19世中后期也完成了工业 革命。南北方的经济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因为新机器的使用,生产效率迅速提升,使得南北方对原料 劳动力和市场的需求也前所未有。因为有共同的需求,使得南北 层级性的问题 方固有的矛盾更多激化,突出表现在劳动力方面。北方需要廉价 帮助学生深入 自由的劳动力,却被南方牢牢控制,北方认为奴隶制的存在严重 理解南北双方 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双方因此而展开的斗争也在不断升级,并引 在经济、政治 发了大规模的废奴运动。 领域不断深化 B南方奴隶制的存在使国家日益处于分裂的边缘 的矛盾。 与工业革命相伴的是美国的大规模领土扩张,接下来我们来 看动态地图,注意观察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向。(自东向西)越来 设置情境感受 越多的人涌入西部拓荒,当时以北方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以南方观察、描述|当时联邦所面 为代表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也加入了对西部土地的争夺。 漫画内容:临的危险。进 (出示漫画)你能说说漫画所反映的内容吗? 南部想把奴一步理解南北 隶制扩张到 矛盾与国家统 西部,却遭 到北方的阻一的关系。 追问:北方为什么阻止 止
3 而 13 个州中南方州与北方州在经济制度上又有很大差异, 你还记得是什么吗? 所以维护奴隶制就成为南方诸州在制定宪法和组建联邦政 府过程中的诉求。这样在赋予州更大自治权、承认蓄奴合法的基 础上。《1787 年宪法》出台,并被批准生效。 谁批准的?(13 个州——再次强调尊重州权) 由此北方 7 个自由州,和南方 6 个蓄奴州,共同构成了新生 的美国。 所以赋予“州”更大自治权和承认南方奴隶制的的合法,是 独立后美国的政治特点,也成为 1787 年宪法的遗留问题。(板书: 1.1787 年宪法遗留问题:州享有很大自治权、南方奴隶制合法)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宪法一经生效,美国走上有序的发展 之路。一段时期内南北双方暂时相安无事。然而随着工业革命和 美国领土的扩张的进行,早期宪法遗留的问题在新的社会发展形 势下,也使很多固有的问题突显出来,甚至激化。 2.工业革命与领土扩张——激化南北矛盾 A.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英国工业革的影响下,美国在 19 世中后期也完成了工业 革命。南北方的经济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因为新机器的使用,生产效率迅速提升,使得南北方对原料、 劳动力和市场的需求也前所未有。因为有共同的需求,使得南北 方固有的矛盾更多激化,突出表现在劳动力方面。北方需要廉价 自由的劳动力,却被南方牢牢控制,北方认为奴隶制的存在严重 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双方因此而展开的斗争也在不断升级,并引 发了大规模的废奴运动。 B.南方奴隶制的存在使国家日益处于分裂的边缘。 与工业革命相伴的是美国的大规模领土扩张,接下来我们来 看动态地图,注意观察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向。(自东向西)越来 越多的人涌入西部拓荒,当时以北方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以南方 为代表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也加入了对西部土地的争夺。 (出示漫画)你能说说漫画所反映的内容吗? 追问:北方为什么阻止? 南部奴隶制 种植园经 济。 观察、描述 漫画内容: 南部想把奴 隶制扩张到 西部,却遭 到北方的阻 止 层级性的问题 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南北双方 在经济、政治 领域不断深化 的矛盾。 设置情境感受 当时联邦所面 临的危险。进 一步理解南北 矛盾与国家统 一的关系
追问:双方对西部的争夺仅仅是出于经济利益吗? 我们再回到1787年宪法,(出示宪法)。 思考: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是怎么组成的?想一想南北方怎样才 能保证自己在国会中占据优势地位?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北方人口越来越稠密。南方在众议 院里已经是少数,在那里,迅速增长的北方人口早已淹没了南的 众议员的声音。所以对于南方来说保证自己能与北方抗衡的最后 根稻草就是参议院。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在西部建立更 多的蓄奴州。而北方则认为奴隶制应该在他原有的范围内 面对双方对西部未建州地区的争夺,国会再次做出妥协:提 出可以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自己投票决定。结果(出示材料)… 陌生人竞然也可以拔枪相向。持续的争论进一步是使当时的执政 党一一民主党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北方民主党反对蓄奴,南方民分裂一一人 主党支持蓄奴:不仅如此,南方州引用宪法,坚持州权至上,认民的分裂、 为如果联邦政府不能维护南方州对奴隶制的要求,则南方享有必政党的分 要时从联邦分离的权利。而北方则坚持,联邦是人民选举产生的,裂、南北方 体现了人民的意愿,不管南方出于什么目的,都无权脱离联邦。的分裂) 想象奴隶制的存在对当时的美国造成了怎样的危险?(分裂 人民的分裂、政党的分裂、南北方的分裂),因此奴隶制的存在 使这个国家日益处于分裂的边缘。 3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一一导火线 在美国社会激烈动荡中,美国的政党和政客们对矛盾和现实 问题的解决高度关注,出现了新的政党一一共和党。共和党的主 张是限制奴隶制的发展,吸引了许多有相同政见的人加入,其中 就有这样一个人一一林肯 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其人: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 肯诞生于西部的肯塔基。7岁时(1816年)随父迁居印第安纳, 21岁时又来到伊利诺伊州,1831年(22岁)林肯与朋友偶然赶 上一场黑奴拍卖会:拍卖会上待售的是一个蓬勃有力且长相清秀 的黑白混血女孩。竞价者逐个对她进行检查:捏捏她的肉,让她 像马一样在屋子里跑一跑,以便看看她走路的姿态。就像拍卖人 说的那样,“竞价者们可以尽管看”,因为他们有权知道自己要买 的物品是不是完好无损。这些情景深深震撼了天性善良的林苜 据朋友回忆他对朋友说“……等到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来打
4 追问:双方对西部的争夺仅仅是出于经济利益吗? 我们再回到 1787 年宪法,(出示宪法)。 思考: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是怎么组成的?想一想南北方怎样才 能保证自己在国会中占据优势地位?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北方人口越来越稠密。南方在众议 院里已经是少数,在那里,迅速增长的北方人口早已淹没了南的 众议员的声音。所以对于南方来说保证自己能与北方抗衡的最后 一根稻草就是参议院。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在西部建立更 多的蓄奴州。而北方则认为奴隶制应该在他原有的范围内。 面对双方对西部未建州地区的争夺,国会再次做出妥协:提 出可以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自己投票决定。结果(出示材料)…… 陌生人竟然也可以拔枪相向。持续的争论进一步是使当时的执政 党——民主党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北方民主党反对蓄奴,南方民 主党支持蓄奴;不仅如此,南方州引用宪法,坚持州权至上,认 为如果联邦政府不能维护南方州对奴隶制的要求,则南方享有必 要时从联邦分离的权利。而北方则坚持,联邦是人民选举产生的, 体现了人民的意愿,不管南方出于什么目的,都无权脱离联邦。 想象奴隶制的存在对当时的美国造成了怎样的危险?(分裂—— 人民的分裂、政党的分裂、南北方的分裂),因此奴隶制的存在 使这个国家日益处于分裂的边缘。 3.1860 年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 在美国社会激烈动荡中,美国的政党和政客们对矛盾和现实 问题的解决高度关注,出现了新的政党——共和党。共和党的主 张是限制奴隶制的发展,吸引了许多有相同政见的人加入,其中 就有这样一个人——林肯。 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其人:1809 年 2 月 12 日亚伯拉罕﹒林 肯诞生于西部的肯塔基。7 岁时(1816 年)随父迁居印第安纳, 21 岁时又来到伊利诺伊州,1831 年(22 岁)林肯与朋友偶然赶 上一场黑奴拍卖会:拍卖会上待售的是一个蓬勃有力且长相清秀 的黑白混血女孩。竞价者逐个对她进行检查:捏捏她的肉,让她 像马一样在屋子里跑一跑,以便看看她走路的姿态。就像拍卖人 说的那样,“竞价者们可以尽管看”,因为他们有权知道自己要买 的物品是不是完好无损。这些情景深深震撼了天性善良的林肯。 据朋友回忆他对朋友说“……等到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来打 分裂——人 民的分裂、 政党的分 裂、南北方 的分裂)
这一制度(奴隶制)时,我一定把它彻底打垮。” 《林肯 1856年林肯成为共和党成员 1858年他在一次公开演说中这样说……,对比林肯早期思 想,体会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由最初的憎恨奴隶制到现在对奴隶制温和的态度)为什么 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林肯此时是一个共和党成员,将来有可能执掌政权,决定国 家命运,作为一个政治家其对待奴隶制的态度就不能再仅凭个人 情感,而应该更多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做出有利于国家的决断。 1860年美国迎来总统大选,共和党推举林肯作为总统候选 人,(出示课件)共和党的竞选主题。 共和党当 由于这一共和党的主张符合大多数民众的要求,最终林肯当选,其政治 选第16任总统 主张意味着 在得知林肯当选后,(动态图)南方一些州宣布脱离联邦,南部向西部 南方为什么会是这种反映? 扩张的迷蒙 粉碎了 南方这种行为的性质?(分裂) 1861年2月,南方另立政权,分裂行为加剧 所以,南方分裂行为的导火线就可以说是一一林肯当选总 、经过(分裂与统一) 在联邦分崩离析的危机中,一路冒着被南部刺杀的风险,林 从“和平解决” 来到华盛顿上任了 到“武力平叛” 出示林肯第一次就职演说:“我无意直接或间接地去干预蓄 理解是林肯政 奴州的奴隶制度……政府将不会攻击你们。只要你们自己不做侵预设:不触府为统一所做 略者,冲突必可避免。……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一定不动奴隶制,的努力 要成为敌人 以和平方式 林肯政府对奴隶制和蓄奴州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维护国家统 这种温和的态度能不能把分裂出去的州拉回来呢?(出示课 1861年4月,叛军炮轰联邦军队驻守的要塞,挑起内战 其后弗吉尼亚、田纳西、阿肯萨和北卡罗莱那四州退出联邦, 至此形成了十一个蓄奴州与二十三个自由州对峙的局面
5 击这一制度(奴隶制)时,我一定把它彻底打垮。”——《林肯 传》 1856 年林肯成为共和党成员。 1858 年他在一次公开演说中这样说……,对比林肯早期思 想,体会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由最初的憎恨奴隶制到现在对奴隶制温和的态度)为什么 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林肯此时是一个共和党成员,将来有可能执掌政权,决定国 家命运,作为一个政治家其对待奴隶制的态度就不能再仅凭个人 情感,而应该更多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做出有利于国家的决断。 1860 年美国迎来总统大选,共和党推举林肯作为总统候选 人,(出示课件)共和党的竞选主题。 由于这一共和党的主张符合大多数民众的要求,最终林肯当 选第 16 任总统。 在得知林肯当选后,(动态图)南方一些州宣布脱离联邦, 南方为什么会是这种反映? 南方这种行为的性质?(分裂) 1861 年 2 月,南方另立政权,分裂行为加剧。 所以,南方分裂行为的导火线就可以说是——林肯当选总 统。 共和党当 选,其政治 主张意味着 南部向西部 扩张的迷蒙 粉碎了 二、经过(分裂与统一) 在联邦分崩离析的危机中,一路冒着被南部刺杀的风险,林 肯来到华盛顿上任了。 出示林肯第一次就职演说:“我无意直接或间接地去干预蓄 奴州的奴隶制度……政府将不会攻击你们。只要你们自己不做侵 略者,冲突必可避免。……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一定不 要成为敌人。” 林肯政府对奴隶制和蓄奴州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这种温和的态度能不能把分裂出去的州拉回来呢?(出示课 件) 1861 年 4 月,叛军炮轰联邦军队驻守的要塞,挑起内战。 其后弗吉尼亚、田纳西、阿肯萨和北卡罗莱那四州退出联邦, 至此形成了十一个蓄奴州与二十三个自由州对峙的局面。 预设:不触 动奴隶制, 以和平方式 维护国家统 一。 从“和平解决” 到“武力平叛” 理解是林肯政 府为统一所做 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