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请您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要交出答题 纸,本试题纸自己保管,以便老师讲评时使用。 2.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草槁纸、试题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2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嫦娥奔月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12月2日凌晨,“嫦娥”怀抱“玉兔”踏上 奔月、落月、巡月之旅。12月14日21时11分,我国嫦娥三号航天器成功zhu6l心,随 后“玉兔号”沿着斜梯款步而下,犹如_A (闲情逸致/闲庭信步),在月面上 印出一道深深的henj。 神话变成现实,梦想终于成真。但是科技与社会发展是没有止境的,惑者息怣科学 惑煮祛学,都震要人们不断tnsu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走出浅薄和狭隘,走向更 美好的明天。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A处横线上。(2分) A处的词语是 3画线的句子中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 4.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密州出猎》)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5)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引用李白《行 路难》中的诗句说:“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 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启东市九年级语文期终试题第1页共9页
启东市九年级语文期终试题 第 1 页 共 9 页 启东市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 意 事 项 请您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只要交出答题 纸,本试题纸自己保管,以便老师讲评时使用。 2.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22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嫦娥奔月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12 月 2 日凌晨,“嫦娥”怀抱“玉兔”踏上 奔月、落月、巡月之旅。12 月 14 日 21 时 11 分,我国嫦娥三号航天器成功 zhuólù,随 后“玉兔号”沿着斜梯款步而下,犹如 A (闲情逸致/闲庭信步),在月面上 印出一道深深的 hénjī。 神话变成现实,梦想终于成真。但是科技与社会发展是没有止境的,或者自然科学, 或者社会科学,都需要人们不断 tànsuǒ。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走出浅薄和狭隘,走向更 美好的明天。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 A 处横线上。(2 分) A 处的词语是 ▲ 。 3.画线的句子中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2 分) 修改意见: ▲ ▲ ▲ 。 4.用课文原句填空。(8 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密州出猎》) (4) ▲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5)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引用李白《行 路难》中的诗句说:“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 ▲ , ▲ ’。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 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6)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其执政一周年之际,竟敢冒天下之大 不韪,去靖国神社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灵位,受到了包括其亲密盟友美国在内的国 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这正如《孟子》中所说:“ 5.东疆中学激浪文学社拟举办一次名著阅读联谊活动,邀请你去参加并完成以下实践活 动。(7分) (1)活动一:填写读书卡片并设计其中一个栏目的名称。(根据下面读书卡各栏目的序 号及表下的注释,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5分) 读书卡片 书名 《格列佛游记》 ②本文 作者与作者: ;主人公: 主人公 ③作品主要写了主人公在▲ 内容等几个国家的奇遇。(至少写出两个地名) 概要 ④|以小人国为例说说作者讽刺手法的运用 艺术 注①:为了方便检索查阅你积累的读书卡片,请在①处设计一个栏目的名称。 (2)活动二:请你接受激浪文学社小记者的采访。(2分) 小记者问:你从课本的两个精彩片段中,读懂了格列佛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的回答: 二(6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6分) 东栏梨花/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①东栏:指诗人庭院门口的栏杆 6.用你的语言描绘一、二句呈现的画面。(3分) 7.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9分) 启东市九年级语文期终试题第2页共9页
启东市九年级语文期终试题 第 2 页 共 9 页 (6)2013 年 12 月 26 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其执政一周年之际,竟敢冒天下之大 不韪,去靖国神社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灵位,受到了包括其亲密盟友美国在内的国 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这正如《孟子》中所说:“ ▲ , ▲ 。” 5.东疆中学激浪文学社拟举办一次名著阅读联谊活动,邀请你去参加并完成以下实践活 动。(7 分) (1)活动一:填写读书卡片并设计其中一个栏目的名称。(根据下面读书卡各栏目的序 号及表下的注释,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5 分) 读书卡片 书名 《格列佛游记》 ① ▲ (免填) ②本文 作者与 主人公 作者: ▲ ; 主人公: ▲ ③ 内容 概要 作品主要写了主人公在 ▲ 、 ▲ 、 ▲ 、 ▲ 等几个国家的奇遇。(至少写出两个地名) ④ 艺术 手法 以小人国为例说说作者讽刺手法的运用。 ▲ ▲ ▲ ▲ ▲ ▲ 注①:为了方便检索查阅你积累的读书卡片,请在①处设计一个栏目的名称。 (2)活动二:请你接受激浪文学社小记者的采访。(2 分) 小记者问:你从课本的两个精彩片段中,读懂了格列佛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的回答: ▲ ▲ ▲ 二(63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6~7 题。(6 分)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①东栏:指诗人庭院门口的栏杆 6.用你的语言描绘一、二句呈现的画面。(3 分) ▲ ▲ ▲ 7.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19 分)
艾子讽齐王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 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 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 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 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⑨望夭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 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④《艾子讽齐王毋筑城》的题目是后人加的 8.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隔开,限用两处。(4分) 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岁苦支备(▲) (2)问其故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4)臣怪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 11.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12.《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艾子讽齐王毋筑城》都是写规劝齐王的故事,邹忌规劝齐王 要善于纳谏,艾子规劝齐王不要劳民伤财筑城。尽管规劝的原因不同,但是规劝的方法 相同,请你概括说说他们采用了怎样委婉的办法?(3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7题。(18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 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 活方式。音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 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 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 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 启东市九年级语文期终试题第3页共9页
启东市九年级语文期终试题 第 3 页 共 9 页 艾子讽齐王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 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 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 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 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 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 也。”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④《艾子讽齐王毋筑城》的题目是后人加的。 8.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隔开,限用两处。(4 分) 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岁.苦支备( ▲ ) (2)问其故.( ▲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 )(4)臣怪.之(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 ▲ ▲ ▲ 11.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 分) 答: ▲ ▲ ▲ 12.《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艾子讽齐王毋筑城》都是写规劝齐王的故事,邹忌规劝齐王 要善于纳谏,艾子规劝齐王不要劳民伤财筑城。尽管规劝的原因不同,但是规劝的方法 相同,请你概括说说他们采用了怎样委婉的办法?(3 分) ▲ ▲ ▲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3~17 题。(18 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 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 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 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 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 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
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 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 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 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 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 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 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 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 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 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 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 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 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 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 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 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 緣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 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祭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 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 糸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 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 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 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4.选文③-⑥然段,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请参考下面 示例,分别概括⑤⑥自然段的分论点。(4分) 示例:第③自然段:要不断追求:第④自然段:要勤勉 第⑤自然段: 第⑥自然段 启东市九年级语文期终试题第4页共9页
启东市九年级语文期终试题 第 4 页 共 9 页 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 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 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 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 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 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 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 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 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 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 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 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 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 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 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 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 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 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 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 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 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 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 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 分) ▲ ▲ ▲ 14.选文③--⑥然段,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请参考下面 示例,分别概括⑤⑥自然段的分论点。(4 分) 示例:第③ 自然段:要不断追求;第④ 自然段:要勤勉。 第⑤ 自然段: ▲ ;第⑥ 自然段: ▲
15.文章第④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品析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 17.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向日葵/张抗抗 (1〕从雪山下来,已是傍晩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晃眼。从很远的地方,望见了 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2〕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 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3)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4)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 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 动的 (5)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 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 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 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6)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 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岀一片升騰的金光 (7)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8)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大阳的向日葵。 (9)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10)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随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雪山脚下的 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1)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 (12)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13)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 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 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 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 启东市九年级语文期终试题第5页共9页
启东市九年级语文期终试题 第 5 页 共 9 页 15.文章第④ 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 ▲ ▲ 16.品析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 分)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 ▲ ▲ ▲ 17.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 分) ▲ ▲ ▲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8~22 题。(20 分) 向日葵 /张抗抗 (1)从雪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晃眼。从很远的地方,望见了 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2)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 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3)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4)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 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 动的。 (5)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 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 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 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6)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 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7)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8)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大阳的向日葵。 (9)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10)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随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雪山脚下的 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11)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 (12)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13)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 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 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 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