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可持鍥发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
可持姎发長的由亲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典故:“网开三面”、“里革断罟 与天地相参 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管仲:“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 《秦律田律》:“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典故:“网开三面” 、 “里革断罟” 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管仲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 《秦律·田律》 :“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 与 天 地 相 参
、可持姎发畏的由泉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 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 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 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 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 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 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一、可持续发長的由来 ,可性体是田相的之 次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 火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 次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次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次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 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 *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 *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l、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WECD,《我们共同的未来》)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WECD,《我们共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