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体解剖生理学(第3版) 表绪-1常用解制学方位术语 术语 释意 定义 举例 上 接近头部者,或位于结构的上方头位于肝的上方 距额顶和足底的相对距离 下 远离头部者,或位于结构的下方 胃位于肺的下方 前 接近或位于身体腹面 胸骨位于心脏前方 距身体前、后相对距离 后 接近或位于身体背面 食道位于气管后方 内侧 接近正中矢状面 尺骨位于桡骨的内侧 距身体正中矢状面相对距离 外侧 远离正中矢状面 肺位于心脏的外侧 内 两结构间位置 两个结构之间 横结肠位于升结肠与降结肠之间 同侧 与另一结构位于身体相同侧 胆囊和升结肠位于同侧 与身体两侧作对照 对侧 与另一一结构位于身体相反侧 升结肠位于降结肠的对侧 近侧 接近服干或结构起始处 啦骨位于桡骨的近端 多用于四肢 远侧 远离躯干或结构起始处 指骨位于腕骨远端 浅 接近或位于体表者 肋骨位于肺表层上方 与体表相对距离 深 远离体表者 肋骨位于胸、背皮肤的深层 外侧一 外侧 食通 右韩 肋骨 胸 肱骨 黄结围 降结肠 远 躯干和右上肢前面观 图储-3解制方位术语 结合表绪-1中总结的方位术语定义,图中显示了身体不同部位相互闻的解学关系 (三)人体解剖学的轴和面 轴和面均是解剖学的重要术语。按人体直立位置,人体有三种相互垂直的轴:矢状轴,与身 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呈前后方向的水平线:冠状轴,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呈左右方
绪论·11 向的水平线:垂直轴,与身体长轴平行,与水平线垂直的轴(绪图-4A) 面是通过身体部分位置的切面。常用以描述解别位置的切面有: ①水平面(横切面)从身体上下方向,通过矢状轴和冠状轴所作的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可 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②矢状面(纵切面)从身体前后方向,通过矢状轴和垂直轴所作的切面,可将身体分为 左、右两部分。 ③冠状面(额状面)从身体左右方向,通过冠状轴和垂直轴所作的切面,可将身体分为前 后两部分。 绪图4B显示了在脑的不同部位形成的三种切面。 (水平面 状面 下部 图绪-4人体解割方位 图A为人体解剖学方位,示三个互相垂直的解剖切面。图B为通过脑不同部位的三种切面。箭头示观察切面的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左明雪)】 参考文献 [1]Ober WC.Carrison C W.Silverthorn AC.Human Physiology.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e.,1998. [2]Tortora G.Derrickson B.Principles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12th ed.Danvers:John Wiley&ons Ine.2009. 网上更多 ⑦课后同步练习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 基本组成和功能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结构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不同系统(system),如运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 动、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和神经系统 二、细胞的结构 等。每一系统由若干器官(organ)组成,如消化系统由口 腔、食管、胃、肠及多种消化腺等组成。每种器官又由几 第二节基本组织 种组织(tissue)组成。人体有4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 上皮组织 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各种组织又由大量 二、结缔组织 细胞和细胞间质(intercellular substance)组成。因此,细 三、肌肉组织 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四、神经组织 在神经与体液的调节下,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 合,执行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虽然某一系统的器官主要 执行该系统的特定功能,但有的常兼有其他功能,如骨酪 是运动系统的主要成分,但它也是身体的重要造血器官。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形态大小依 其所处的环境、生理功能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图1-1) 例如,游离在血浆中的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盘状:分布 在身体表面及材贴于体内各种管、腔、囊内表面的上皮细 胞,呈扁平形、立方形、柱状等不同形态;能传导冲动的 神经细胞具有大量突起的树突和长的轴突;执行收缩功 能的肌细胞呈梭形或细长的纤维状。细胞的大小变化很 大,人的成熟卵细胞直径可达200um,而红细胞直径只有 7.5um,某些神经细胞的突起(神经纤维)可达1m以上 尽管各种类型的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一,但其结构及组 成的化学成分却大致相同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13 肌细胞 横纹肌 平滑肌 精子 9e 生细 腹细联胞 血细胞 图1-1各种类型的细胞模式图 一 细胞的化学组成 细胞内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otoplasm)。已知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有93种,其中有41 种存在于人体中。组成原生质的元素有碳(C)、氢(H)人氧(O入氮(N人磷(P人钾(K) 钠(Na人、硫(S人、氯(C)、铁(Fe)和镁(Mg)等,其中氧、碳、氢、氨在人体中的含量最 高,分别占体重的63.6%、18.0%、10.0%和3.0%,总计占体重的94.6%。这些元素组成了机体 中的无机物与有机物。无机物如水和无机盐等,有机物可分为5类: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和维生素 (一)蛋白质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按一定顺序结合形成多肽链,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多 肽链按一定空间结构形成蛋白质。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8种为必需氨基酸,人体自 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结构基础, 是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代谢等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人体细胞里每分钟 要进行100多次生物化学反应,而这些生物化学反应大多需要酶的催化,这些作为催化剂的酶基 本都属于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具有其他许多功能,如作为物质转运的载体,通过存在于细胞 膜上的转运蛋白,转运各种不同的物质进出细胞;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及体液平衡中发挥重要作 用的白蛋白,参与机体免疫防御的白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产生的抗体、补体和干扰素等 多为蛋白质。 (二)糖 糖是多羟基(两个或以上)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由碳、氢、氧元素构成,是自然界中存在最
14·人体解剖生理学(第3版) 为丰富、分布最为广泛的有机物。糖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又称碳水 化合物。糖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如葡萄糖,人体可以直接吸收转化。双糖如蔗糖、乳糖 和麦芽糖等,人体不能直接吸收,须经消化酶转化为单糖再被人体吸收利用。多糖是由10个以 上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线性或分支聚合物。糖的生物学功能包括:提供能量,植物的淀粉 和动物的糖原都是能量的贮存形式;为蛋白质、核酸、脂质的合成提供碳骨架,纤维素、半纤维 素、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寡糖链参与细胞和生物分子间的 识别。 (三)脂质 脂质是由脂肪酸和醇化合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脂质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脂质 包括油脂(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固醇类)。脂质是机体能量贮存的最佳形式(糖或蛋白热 价4.1kcag,脂9.3kcag,1kal=4186J)。所有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磷脂、胆固醇、糖脂、甘 油磷脂和鞘磷脂)都有脂质参与。神经细胞高度绝缘的髓鞘,主要由脂质构成。生命活动中的许 多重要成分,如激素(固醇类)和维生素的前体分子(萜类、固醇类),酶的一些激活剂(卵磷 脂激活阝-羟丁酸脱氢酶),糖基的载体(合成糖蛋白时,磷酸多萜醇作为羰基的载体,都有 脂质参与组成 (四)核龄 核酸最早是由瑞士的Miescher于1870年从细胞核中分离出来,由于其呈酸性而得名。核酸 可分为两类: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的主要功能是直接参与合成 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合成RNA、遗传变异等。由 核酸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核蛋白是原生质中最重要的成分。 正如蛋白质的结构单体是氨基酸一样,DNA和RNA的结构单体是核苷酸。每一核苷酸分子 由一个糖分子、一个磷酸分子和一个含氨的有机碱(碱基)组成。多个核苷酸相互连接而形成长 链的多核苷酸分子,即核酸。 二、细胞的结构 生命体中的所有细胞都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图1-2) (一)细胞膜 L.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cell membrane)是包围在细胞最外层的薄膜,又称质膜。细胞 以质膜为界,使细胞成为具有一定形态的结构单位。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糖组成。脂质 约占细胞膜组成成分的一半,其中以磷脂占多数,其余还有胆固醇、糖脂等。磷脂分子可分头 尾两部分,头部是一个极性或带电(如磷酸基)基团:尾部是由两个脂肪酸链构成的非极性疏水 基团,因此磷脂分子又被称为双嗜性分子。由于疏水基团间的相互作用,亲水基团与膜两侧液体 中的水相结合,而插入双分子层内的脂肪酸则避开了与水的作用,彼此靠在一起(图1-3)。在生 理体温条件下,膜分子会发生热运动,磷脂双分子层具有侧向流动性,能防止磷脂碳氢链变成凝 胶或结晶状态。膜的流动性与膜脂质分子脂肪酸链的长短、脂质分子的构成有关。由于胆固醇分 子较短,可加强膜双分子层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主要通过膜蛋白来实现。组成细胞膜的蛋白 质可分为表面蛋白和整合蛋白。表面蛋白附者在脂质双层的表面(图1-3),多数附着在膜的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