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iCourse·教材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3版) Human I Anatomy and Physiology 主编左明雪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版前言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2版发行至今已有6年。本次再版仍遵循第2版的基本原则,力争将此书 编成一本知识体系完整、层次结构合理、内容简明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第3版在结构上未做 大的改变,仅对全书部分章节的层次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如将绪论中部分解剖和生理学家简介的 内容放入了网上的数字课程中:第一章的“人体形态”内容移至绪论中。本次再版力图使内容的 表述更为科学、准确和简洁,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对重要名词、概念的解释。此外,这次再版亦更 新和增加了部分插图,使本书插图和文字比例接近了国外同类教材的水平。 为配合此书的学习,这次再版我们还增加了“人体解剖生理学数字课程”,除包括纸质教材 的全部插图外,还提供了部分拓展阅读材料和儿种类型的课后同步练习题。在今后的教材建设 中,我们争取每次再版都增加相应的网络内容,希望能为读者在学习时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和 帮助。 感谢许多读者为本教材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督促我们能不断发现此书编写中存在的错 误和不足。成为使我们能不断改进、更新教材的基础和动力。我们衷心希望读者在阅读和学习此 书时,能获得较大的收获,能更深人掌握人体机体结构的特征及机能活动的调节机制、并不断增 加学习人体解剖及生理科学的兴趣。 左明雪 2015年8月
目录 绪论 第二节神经的兴奋与传导.57 一概述 一、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57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二、神经冲动的传导 .62 人体生理机能的稳态调节 第三节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66 四、人体解剖学常用术语 突触的结构及传递 .66 突触后电位 68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12 三、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 70 第一节妈胞的结构与功能 .12 四、递质和受体 78 、细胞的化学组成 13 五、神经反射活动的特征. 82 细胞的结构 14 第四节神经系统解制 86 第二节基本组织 3 脊髓和脊神经 6 上皮组织 3 脑和脑神经 91 二、结缔组织 三、脑脊髓被膜、脑室、脑脊液、脑屏障.101 三、肌肉组织 27 第五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104 四、神经细织 场 一。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04 二、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110 第二章运动系统 三、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17 第一节骨骼 .36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123 、骨 骨连结 40 第四章 感觉器官 134 三、全身骨的分布概况与特相 41 第一节视觉器官. 134 第二节骨肌. .47 ·、眼的构造 .134 骨肌的一般形态与作用 47 眼的成像与折光调节 137 二、全身骨路肌的分布概况 48 三、眼的感光功能 .138 三、骨路肌收缩的能量代谢 51 四、视觉传导通路 .143 五、视觉信息处理 144 第三章神经系统 54 六、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145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听觉器官和前庭器官. 146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耳的结构 146 神经系统的进化 一听觉生理 148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3版 三、前庭器官及其生理功能 .152 第三节血管. 187 第三节其他感觉器官与感受器.154 一。动秋、毛手细血管和静秋 .188 一、嗅觉器官 .l54 一。动脉血压 .190 二、味觉器官 -155 三、静脉血压与血流 三、皮肤感受器 156 四、微循环和组织液生成 .192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93 第五章血液. 159 一、神经调节 193 第一节概述.。 159 二、体液调节 .196 一.体湾和内环墙 .159 第五节淋巴系统. 197 二、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160 一、淋巴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197 第二节血浆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 162 淋巴液的生成与淋巴循环 198 一、血浆的化学成分 .162 第六节儿童和青少年血液循环的功能 二,血浆的理化特性 .162 特点. 199 第三节血细胞生理: 163 儿童和青少年心脏功能特点 199 一、红细胞 164 二、血压 .200 二,白细胞 165 第七节冠脉循环和脑循环 201 三,血小板 166 四、免疫防御 167 第七竟呼吸系统 203 第四节血液凝固. 169 第一节呼吸器官. 204 血凝的基本过程及其原理 169 呼吸道 204 二、抗凝系统 170 二肺 .206 第五节血型. 171 三、胸膜和胸膜腔 .207 人类的血型 第二节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207 二、ABO血型 171 呼吸运动 .207 三,Rh血型 .172 二、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 .208 四、人类白细胞抗原 173 三、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209 五、输血的意义及输血原则 .173 第三节呼吸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210 。平吸气体的交施 .211 第六章循环系统 176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211 第一节概述 176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213 一血液循环的音义 176 、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213 二、体循环与肺循环 176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215 第二节心脏 177 三、运动时呼吸的变化与调节 .217 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177 ,心脏的结构. 178 第八章消化系统.219 三、心肌的生理特 .179 第一节概述 219 四、心动周期 .182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19 五、心系功能的评定 .185 二、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221
目录·V 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221 第二节尿生成过程. 259 四、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222 一、尿的化学成分与理化特性 259 第二节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 223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59 一、消化管. .223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261 二、消化腺. +*4.229 第三节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262 第三节消化 231 第四节尿生成的调节 264 一、口腔内消化 231 肾内自身调节 264 二、胃内消化 .232 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265 三、小肠内消化 233 第五节排尿及其调节 266 四、大肠内消化 234 一、输尿管、膀胱和尿首的构浩 267 第四节吸收 235 二、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排尿功能.267 吸收部位 235 一几种主要背养物质的吸收 .236 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 .271 第五节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237 第一节概述 271 一、 神经调节 237 一、内分泌的概念 271 二、体液调节 .238 二、激素的种类和一般特征 .272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273 第九章营养、代谢与体温调节 241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274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241 下丘脑. 274 一续类及世丰要生理功能 .241 二、垂体 275 二、 脂肪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242 三、下丘脑一垂体一腺之间的联系. 277 三、蛋白质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243 第三节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279 四、维生素 .244 甲状腹. 279 五、无机盐 246 二、甲状旁腺. 281 第二节能量代谢 247 第四节胰岛 282 一、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247 一、胰岛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282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4 二、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282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248 三、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283 四、基础代谢 ,249 四、胰岛分泌功能的调节 .283 第三节体温及其调节 249 第五节肾上腺+. 284 体温 249 肾上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284 二、产热与散热 250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 284 三、体温调节 251 三、肾上腺髓质激素 *.286 第六节其他内分泌腺和激素 286 第十章泌尿系统 254 一,松果体 286 第一节肾的构造. 255 二、胸藤 .287 一、肾的位置与形态 255 三、前列腺素 .287 二、肾的结构特征及其血液循环 256 四、胃肠激素、APUD细胞系与DNES.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