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 试分 1病变部位 病例 2.损伤结构 3症状发生原因 患者:女性5岁在一次 高发烧后发现左下肢不能活。 脊髓灰质炎 查 L2-S3 小儿麻痹症) 头、颈、两上肢、右腿活动良好; 《P323》 2.左下肢瘫痪、肌肉萎缩、肌张力↓撅下 左腰骶膨大前 角运动神经元 3.左膝跳反射消失,病理反射(-)状元 受病毒侵害。 4.全身深、浅感觉均正常(排除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能)股神经 L2-4
病例一 患者:女性 5岁 在一次 高发烧后发现左下肢不能活。 查: 1. 头、颈、两上肢、右腿活动良好; 2. 左下肢瘫痪、肌肉萎缩、肌张力↓ 3. 左膝跳反射消失,病理反射(-) 4. 全身深、浅感觉均正常 试分 析 1.病变部位 2.损伤结构 3.症状发生原因 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症) 左腰骶膨大前 角运动神经元 受病毒侵害。 (排除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能) 下 神 经 元 损 伤 症 状 L2-S3 《P323》 股神经 L2--4
病例三 患者女性65岁 典型的 自述“半身不遂”内囊损伤 三偏征 查 《P373》 左上、下肢瘫痪,肌张力↑,腱反核对锥 射亢进,无肌萎缩; 失去支 体 角 束 损 2.左侧腹壁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配伤 损伤内囊的 皮质脊髓束 3.左半身(包括头面部)各种感觉消失;感觉偏丘脑中央辐射 4.双眼左半视野偏盲; 视觉偏 视辐射 皮质核束 5.发笑时,口角歪向右侧,伸舌时,锥体束损伤听辐射虽亦受 脑神经核 舌尖偏向左侧,舌肌肌萎缩 损,但不出现 核上瘫 症状。 余(-) (1+5为运动偏)
病例二 患者女性 65岁 自述“半身不遂” 。 查: 1. 左上、下肢瘫痪,肌张力↑,腱反 射亢进,无肌萎缩; 2. 左侧腹壁反射消失,病理反射(+); 3. 左半身(包括头面部)各种感觉消失; 4. 双眼左半视野偏盲; 5. 发笑时,口角歪向右侧,伸舌时, 舌尖偏向左侧,舌肌肌萎缩; 6. 余(-) 锥 体 束 损 伤 对 侧 前 角 外 侧 核 失 去 支 配 感觉偏 视觉偏 锥体束损伤 脑神经核 核上瘫 典型的 内囊损伤 三偏征 ( 1+5为运动偏) 损伤 内囊 的 •皮质脊髓束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皮质核束 •听辐射虽亦受 损,但不出现 症状。 《P373》
病例三患者:男性 自述夜晚行走困难 1.黑暗中行走或闭眼行走,如踩排除小脑损伤所致 棉花,在光亮处行走需看脚步:的反射性共济失调 2.双下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感觉性共济失调体征 3.双膝跳反射消失, 该反射由股神经(L2-4 执行,据此确认病变部位 4.双下肢无肌萎缩,肌力正常;运动传导路 病理反射(-); 正常 5.余(-)。 L2-4
病例三 患者:男性 自述夜晚行走困难。 查: 2. 双下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 3. 双膝跳反射消失, 4. 双下肢无肌萎缩,肌力正常; 病理反射(-) ; 5. 余(-)。 1. 黑暗中行走或闭眼行走,如踩 棉花,在光亮处行走需看脚步; 排除小脑损伤所致 的反射性共济失调 该反射由股神经(L2-4) 执行, 据此确认病变部位 感觉性共济失调体征 运动传导路 正常 L2-4
病例四患者:男性成人嗜烟,自述右手食、中指 末节相邻部位溃烂而不感疼痛。 脊髓空洞症 查: 或鞘内肿瘤 《P323》 1.两上肢及乳头平面以上组成臂丛的脊髓节段 C5-T1)并下延至T4→白质前连合损伤 痛温觉消失 脊髓丘脑束传导障碍. 2.余(-) 当2条对称又不紧邻的纤维束同时出现传导 障碍损伤部位只可能是其交叉部位。 ·根据形成脊髓丘脑束的纤维在交叉过程中 或交叉前要上升1-2节段,由此推断损伤 部位是C4-T3节段的白质前连合。 C4-T3
患者:男性 成人 嗜烟,自述右手食、中指 末节相邻部位溃烂而不感疼痛。 查: 1. 两上肢及乳头平面以上 痛温觉消失; 2. 余(-) 病例四 组成臂丛的脊髓节段 (C5-T1)并下延至T4 脊髓丘脑束传导障碍. •当2条对称又不紧邻的纤维束同时出现传导 障碍,损伤部位只可能是其交叉部位。 白质前连合损伤 •根据形成脊髓丘脑束的纤维在交叉过程中 或交叉前要上升1-2节段,由此推断损伤 部位是C4-T3节段的白质前连合。 C4-T3 《P323》 脊髓空洞症 或鞘内肿瘤
病例五患者男性3岁半年来疲乏无力,走路不稳, 说话不流利 查 1.站立时左右摇晃不稳,走路时步态蹒跚 2.指鼻试验(+)。 小脑病变 3.四肢肌张力明显↓腱反射低下 4.病理反射(一) 无锥体束损伤体征 5余(-) 无感觉障碍
病例五 患者男性 23岁 半年来疲乏无力 ,走路不稳, 说话不流利。 查: 1. 站立时左右摇晃不稳,走路时步态蹒跚。 2. 指鼻试验(+)。 3. 四肢肌张力明显↓, 腱反射低下. 4. 病理反射(-) 。 5 余(-) 无锥体束损伤体征 无感觉障碍 小脑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