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封管事故 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 20mL,硫酸亚铁1q,原料4,加热温度160°C。当事人在 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 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 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 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 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 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9.封管事故 ► 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 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 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 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 有受到伤害。 ► 事故原因: ►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 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 封管爆炸。 ► 经验教训: ►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 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10.盐酸气伤人事故 2005年8月2日某军校化学实验室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 釜的紧固件和阀门。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硅烷液体 放出,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烷液相管塞住。当时并没有 感觉到有压力和液体积存。在安装氯硅烷液相管时,当事人 将简易塞拔下 突然有一股氯硅烷挥发气体冲出, 此时正值王某俯身紧固螺丝,来不及躲闪,正好喷到脸上和 两手臂上,将其灼伤 >事故原因 输温虔之僭芮的氮硅烷变为保,生子 定的压力,拔去塞子时氯硅烷气体就冲了出来 经验教训: 温对化学试剂 带来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科研人员又忽 了防护用品的 ,扩大了受伤部位
10.盐酸气伤人事故 ► 2005年8月2日某军校化学实验室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 釜的紧固件和阀门。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硅烷液体 放出,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烷液相管塞住。当时并没有 感觉到有压力和液体积存。在安装氯硅烷液相管时,当事人 将简易塞拔下的一刹那,突然有一股氯硅烷挥发气体冲出, 此时正值王某俯身紧固螺丝,来不及躲闪,正好喷到脸上和 两手臂上,将其灼伤。 ► 事故原因: ► 这套高压釜反应装置被安置在棚内,当时又正值高温时节, 棚内温度超过40℃,管内残留的氯硅烷变为气体,产生了一 定的压力,拔去塞子时氯硅烷气体就冲了出来。 ► 经验教训: ► 高温对化学试剂可能带来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科研人员又忽 视了防护用品的使用,扩大了受伤部位
11.误操作事故 2007年8月9日晚8时许,某高校实验室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 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剂 瓶中冒出了白烟。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 液体。李某叫来同实验室的一名博士后请教解决方法,即发生了爆炸,玻璃碎片 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11.误操作事故 ► 2007年8月9日晚8时许,某高校实验室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 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剂 瓶中冒出了白烟。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 液体。李某叫来同实验室的一名博士后请教解决方法,即发生了爆炸,玻璃碎片 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大意,没 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 造成的 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 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圣验教训: 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它告诫我们,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 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工作台要 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 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大意,没 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而造成的。 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 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 ►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它告诫我们,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 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工作台要 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 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