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丶漂泊西南时期(759-77 政治的绝望,生计又成问题,760年春, 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 草堂,生活相对安定.其间又因地方节度使叛 乱,杜甫不得已离开四川,辗转流浪了几个地 方.764年,又回到成都,被荐举做了检校工部 员外郎。大历五年(770)病卒于潭州往岳阳的 小舟上 代表作品:《秋兴》八首、《蜀相》 《登高》、《旅夜书怀》,诗风也更加苍老沉 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 政治的绝望,生计又成问题,760年春, 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 草堂,生活相对安定.其间又因地方节度使叛 乱,杜甫不得已离开四川,辗转流浪了几个地 方.764年,又回到成都,被荐举做了检校工部 员外郎.大历五年(770)病卒于潭州往岳阳的 小舟上. • 代表作品:《秋兴》八首﹑《蜀相》 ﹑ 《登高》﹑《旅夜书怀》,诗风也更加苍老沉 郁.
后人对杜甫的评价 ·杜少陵是穷困之士,平生无大得意事,中间兵戈 乱离、饥寒老病,皆其实历;而所阅苦楚,都诗 中写出,故读少陵诗,即当得少陵年谱看 杜诗《三吏》、《三别》、《兵车行》等作品的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杜诗合把做古书读。小年子弟拣取百篇,令熟 复,性情自然诚悫,气志自然敦厚,胸襟自然阔 绰,精神自然鼓舞。读杜诗不颛是学作诗
后人对杜甫的评价 • 杜少陵是穷困之士,平生无大得意事,中间兵戈 乱离﹑饥寒老病,皆其实历;而所阅苦楚,都诗 中写出,故读少陵诗,即当得少陵年谱看. • 杜诗《三吏》、《三别》、《兵车行》等作品的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 • 杜诗合把做古书读。小年子弟拣取百篇,令熟 复,性情自然诚悫,气志自然敦厚,胸襟自然阔 绰,精神自然鼓舞。读杜诗不颛是学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