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开滦二中语文周周测(二)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 身所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 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 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 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 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 “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 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 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 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 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 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 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解入关,关中贤 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解。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 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注①阴贼:内心残忍。②嚼:把酒喝尽。③践更:秦汉时的一种徭 ④驩(huan):喜悦欢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使人微知贼处 暗中 B.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拜见
- 1 - 唐山市开滦二中语文周周测(二)文言文阅读 一、(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 身所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 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②。非其任,强 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 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 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 “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 至践更③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 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 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 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 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 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解入关,关中贤 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④解。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 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注①阴贼:内心残忍。 ② 嚼:把酒喝尽。 ③践更:秦汉时的一种徭 役。 ④驩(huān):喜悦 欢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解使人微.知贼处 暗中 B.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 拜见
不可者,各厌其意厌,通“餍”,满足 D.诸公以故严重之推重 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明郭解不喜炫耀的一组是 ①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②公杀之固当,吾儿不 直 ③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④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⑤乃夜去,不使人知 ⑥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 A.②③⑤ B.①②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郭解虽然年少时为人残忍,也伤害过很多人,但后来就改变行为,能够非 常友善地对待他人。 B.郭解姐姐家的孩子惹怒别人被刺身亡,郭解派人抓到凶手,了解了真实情 况后公正处理了此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虽然郭解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较高,有时一些很难 解决的问题.到他那里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D太史公认为相较于美名而言,人的相貌如何并不重要,能够长久被人称道的 是美名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2题。 柳庆字更兴,解人也。父僧习,齐奉朝请 庆幼聪敏,有器量。博涉群书,不治章句。时僧习为颍川郡,地接都畿,民 多豪右。将选乡官,皆依倚贵势,竞来请托。选用未定,僧习谓诸子日:“权贵请 托,吾并不用。其使欲还,皆须有答。汝等各以意为吾作书也。”庆乃具书草云 下官受委大邦,选吏之日,有能者进,不肖者退。此乃朝廷恒典。”僧习读书, 叹曰:“此儿有意气,丈夫理当如是。”即依庆所草以报。大统十年,除庆尚书都 兵郎中 广陵王元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盜牛。庆捕推得实 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之?”欣亦遣 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于是大集僚吏,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言 毕,便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不敢侵暴
- 2 - C.不可者,各厌.其意 厌,通“餍”,满足 D.诸公以故严重.之 推重 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明郭解不喜炫耀的一组是 ( ) ① 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②公杀之固当,吾儿不 直。 ③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④ 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⑤乃夜去,不使人知 ⑥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 A.②③⑤ B.①② ④ C .①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 ( ) A.郭解虽然年少时为人残忍,也伤害过很多人,但后来就改变行为,能够非 常友善地对待他人。 B.郭解姐姐家的孩子惹怒别人被刺身亡,郭解派人抓到凶手,了解了真实情 况后公正处理了此事,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C.虽然郭解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较高,有时一些很难 解决的问题.到他那里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D 太史公认为相较于美名而言,人的相貌如何并不重要,能够长久被人称道的 是美名。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柳庆字更兴,解人也。父僧习,齐奉朝请。 庆幼聪敏,有器量。博涉群书,不治章句。时僧习为.颍川郡,地接都畿,民 多豪右。将选乡官,皆依倚贵势,竞来请托。选用未定,僧习谓诸子曰:“权贵请 托,吾并不用。其使.欲还,皆须有答。汝等各以意为吾作书也。”庆乃具书草云: “下官受委大邦,选吏之日,有能者进,不肖者退。此乃朝廷恒典。”僧习读书, 叹曰:“此儿有意气,丈夫理当如是。”即依庆所草以报。大统十年,除庆尚书都 兵郎中。 广陵王元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推得实, 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之?”欣亦遣 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于是大集僚吏,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言 毕,便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不敢侵暴。 2 , 4 , 6
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 诈求之。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佀混杂,终恐泄露。今 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榜。居二日,广 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榜下,因此尽获党与。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 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傥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太祖尝怒安定国臣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朝臣咸知,而莫敢谏。庆乃进 争之。太祖逾怒曰:“王茂当死,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乃执庆于前。庆辞 气不挠,抗声曰:“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竭愚诚,实 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太祖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太祖黯然。明日, 谓庆曰:“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选自《周 书列传第十四》,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时僧习为颍川郡 为:治理 B.其使欲还,皆须有答 使:令、让 C.庆辞气不挠,抗声曰 抗:抗议 D.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旌:表彰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明柳庆机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庆乃具书草云:“下官受委大邦……此乃朝廷恒典。”②庆于是大集僚吏, 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③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④乃复施免罪之 榜⑤庆乃进争之⑥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庆的父亲在选拔乡官时,有很多京城附近的权贵纷纷请求托付安排相关 人员。柳庆代父写信,明确提出了选择乡官的标准,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权贵们的 无理要求,受到了父亲的赞赏 B.广陵王元欣是皇亲,他的孟姓外甥曾经因偷别人的牛而被柳庆捕获。但这 个姓孟的人气焰嚣张,根本不把柳庆放在眼里。柳庆召集众多僚属吏员聚会, 众用笞刑打死了这个人,极大地震慑了那些豪强贵戚。 C.有一胡姓人家遭贼人打劫,贼人中有人通过写匿名信的方式,表达自己想 自首却又担心治罪的心情。柳庆就张贴了一份自首免罪的告示,促其自首,终于
- 3 - 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 诈求之。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 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榜。居二日,广 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榜下,因此尽获党与。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 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傥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太祖尝怒安定国臣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朝臣咸知,而莫敢谏。庆乃进 争之。太祖逾怒曰:“王茂当死,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乃执庆于前。庆辞 气不挠,抗.声曰:“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竭愚诚,实 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太祖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太祖黯然。明日, 谓庆曰:“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选自《周 书·列传第十四》,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时僧习为.颍川郡 为:治理 B.其使.欲还,皆须有答 使:令、让 C.庆辞气不挠,抗.声曰 抗:抗议 D.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旌:表彰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明柳庆机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庆乃具书草云:“下官受委大邦……此乃朝廷恒典。” ②庆于是大集僚吏, 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 ③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 ④乃复施免罪之 榜 ⑤庆乃进争之 ⑥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D.② 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庆的父亲在选拔乡官时,有很多京城附近的权贵纷纷请求托付安排相关 人员。柳庆代父写信,明确提出了选择乡官的标准,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权贵们的 无理要求,受到了父亲的赞赏。 B.广陵王元欣是皇亲,他的孟姓外甥曾经因偷别人的牛而被柳庆捕获。但这 个姓孟的人气焰嚣张,根本不把柳庆放在眼里。柳庆召集众多僚属吏员聚会,当 众用笞刑打死了这个人,极大地震慑了那些豪强贵戚。 C.有一胡姓人家遭贼人打劫,贼人中有人通过写匿名信的方式,表达自己想 自首却又担心治罪的心情。柳庆就张贴了一份自首免罪的告示,促其自首,终于
全部抓获了这批劫匪。 太祖因怒要杀掉王茂,朝中大臣都知道王茂没有犯罪却不敢进谏。只有柳 庆挺身而出,冒着与王茂一起治罪的风险,替王茂鸣冤。最终使太祖认识到误杀 王茂的错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 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也。少为诸生,举孝廉。汉安元年,以乔守光禄大 夫,使徇察兖州。表奏太山太守李固政为天下第一;陈留太守梁让、济阴太守汜 宫、济北相崔瑗等赃罪千万以上。让即大将军梁冀季父,还,拜太子太傅,迁大 司农。时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以无功并封,乔上书谏曰:“臣闻古之明君,褒 罚必以功过;末世暗主,诛赏各缘其私。今梁氏一门,宦者微孽,并带无功之绂, 裂劳臣之土,其为乖滥,胡可胜言!夫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 其凶。”书奏不省。 益州刺史种嵩举劾永昌太守刘君世以金蛇遗梁冀,事发觉,以蛇输司农。冀 从乔借观之,乔不肯与,冀始为恨。累迁大鸿胪。时冀小女死,令公卿会丧,乔 独不往,冀又衔之。建和元年,代胡广为太尉。桓帝将纳梁冀妹,冀欲令以厚礼 迎之,乔据执旧典,不听。又冀属乔举汜宫为尚书,乔以宫赃罪明著,遂不肯用, 因此日忤于冀。先是李固见废,内外丧气,群臣侧足而立,唯乔正色无所回桡。 由是海内叹息,朝野瞻望焉。在位数月,以地震免。宦者唐衡、左馆等因共谮于 帝曰:“陛下前当即位,乔与李固抗议言上不堪奉汉宗祀。”帝亦怨之。及清河王 蒜事起,梁冀遂讽有司劾乔及李固与刘鲔等交通,请逮案罪。而梁太后素知乔忠, 但策免而已。冀愈怒,使人胁乔曰:“早从宜,妻子可得全。”乔不肯。明日冀遣 骑至其门,不闻哭者,遂白执系之,死狱中。妻、子归故郡。与李固俱暴尸于城 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 论曰: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若义重于生, 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节选自《后汉书·李杜列传》)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帝将纳梁冀妹 纳:娶 B.又冀属乔举汜宫为尚书 属:嘱托 C.冀又衔之 衔:恨 D.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安:安定
- 4 - 全部抓获了这批劫匪。 D.太祖因怒要杀掉王茂,朝中大臣都知道王茂没有犯罪却不敢进谏。只有柳 庆挺身而出,冒着与王茂一起治罪的风险,替王茂鸣冤。最终使太祖认识到误杀 王茂的错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9 分,每题 3 分) 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也。少为诸生,举孝廉。汉安元年,以乔守光禄大 夫,使徇察兖州。表奏太山太守李固政为天下第一;陈留太守梁让、济阴太守汜 宫、济北相崔瑗等赃罪千万以上。让即大将军梁冀季父,还,拜太子太傅,迁大 司农。时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以无功并封,乔上书谏曰:“臣闻古之明君,褒 罚必以功过;末世暗主,诛赏各缘其私。今梁氏一门,宦者微孽,并带无功之绂, 裂劳臣之土,其为乖滥,胡可胜言!夫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 其凶。”书奏不省 益州刺史种嵩举劾永昌太守刘君世以金蛇遗.梁冀,事发觉,以蛇输司农。冀 从乔借观之,乔不肯与,冀始为恨。累迁大鸿胪。时冀小女死,令公卿会丧,乔 独不往,冀又衔.之。建和元年,代胡广为太尉。桓帝将纳.梁冀妹,冀欲令以厚礼 迎之,乔据执旧典,不听。又冀属.乔举汜宫为尚书,乔以宫赃罪明著,遂不肯用, 因此日忤于冀。先是李固见废,内外丧气,群臣侧足而立,唯乔正色无所回桡。 由是海内叹息,朝野瞻望焉。在位数月,以地震免。宦者唐衡、左悺等因共谮于 帝曰:“陛下前当即位,乔与李固抗议言上不堪奉汉宗祀。”帝亦怨之。及清河王 蒜事起,梁冀遂讽有司劾乔及李固与刘鲔等交通,请逮案罪。而梁太后素知乔忠, 但策免而已。冀愈怒,使人胁乔曰:“早从宜,妻子可得全。”乔不肯。明日冀遣 骑至其门,不闻哭者,遂白执系之,死狱中。妻、子归故郡。与李固俱暴尸于城 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 论曰: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若义重于生, 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节选自《后汉书·李杜列传》)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桓帝将纳.梁冀妹 纳:娶 B.又冀属.乔举汜宫为尚书 属 :嘱托 C.冀又衔.之 衔:恨 D.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安:安定
8.以下四句话,省略的成分补充不正确的是( A.让即大将军梁冀季父,(梁让)还,拜太子太傅,迁大司农 B.冀欲令以厚礼迎之,乔据执旧典,(桓帝)不听。 C.(你)早从宜,妻子可得全。w.W.W.k.s.5.u.C.0.m D.(杜乔)与李固俱暴尸于城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杜乔做光禄大夫巡察兖州,处事公正,上表称赞太山太守李固政绩突出,且不 惧陈留太守梁让与大将军梁冀有亲属关系,而勇于揭发其收受贿赂的行为。 B.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没有功绩而被封官,杜乔上书顺帝要赏罚分明,并揭 发梁氏一门的罪行,得到上级的支持。 C.宦官唐衡等人共同诬陷杜乔,请求逮捕并治他的罪,但梁太后一向知道杜乔忠 诚,没有治他的罪,这使梁冀非常愤怒。 D.作者以史家的眼光评价杜乔能够舍身取义,启示后人要将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 要 题号 8 10 答案 四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5分) (2)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5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之?”(4分) 译文 (2)傥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3分) 译文: (3)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3分) 译文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4分)
- 5 - 8.以下四句话,省略的成分补充不正确的是 ( ) A.让即大将军梁冀季父,(梁让)还,拜太子太傅,迁大司农。 B.冀欲令以厚礼迎之,乔据执旧典,(桓帝)不听。 C.(你)早从宜,妻子可得全。w.w.w.k.s.5.u.c.o.m D.(杜乔)与李固俱暴尸于城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乔做光禄大夫巡察兖州,处事公正,上表称赞太山太守李固政绩突出,且不 惧陈留太守梁让与大将军梁冀有亲属关系,而勇于揭发其收受贿赂的行为。 B.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没有功绩而被封官,杜乔上书顺帝要赏罚分明,并揭 发梁氏一门的罪行,得到上级的支持。 C.宦官唐衡等人共同诬陷杜乔,请求逮捕并治他的罪,但梁太后一向知道杜乔忠 诚,没有治他的罪,这使梁冀非常愤怒。 D.作者以史家的眼光评价杜乔能够舍身取义,启示后人要将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 要。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四、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5 分) (2)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5 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之?”(4 分) 译文: (2)傥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3 分) 译文: (3)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3 分) 译文: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