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建筑遮阳q (W/m2)>实体墙的传热量仅占30通过窗进入的总能耗变化曲线25整个墙面传热量的30%20>通过窗的传热量所占1510比例最大,而且在通过通过窗大阳福射能耗量5窗的传热中,主要是太0通过窗传热能耗-5阳辐射得热,温差传热时间(h)-100部分并不大。369121518210图窗的能耗指标变化典线4.2.4.2
➢实体墙的传热量仅占 整个墙面传热量的30%。 ➢通过窗的传热量所占 比例最大,而且在通过 窗的传热中,主要是太 阳辐射得热,温差传热 部分并不大。 5.3 建筑遮阳
5.3建筑遮阳盟遮阳相关概念定义:在法向入射条件下,通过某透光系统的太阳辐射热量与相同入射条件下的标准太阳辐射热量之比。外遮阳系数(SD):带有外遮阳构造的窗口夏季透过的太阳辐射量与不带外遮阳构造的窗口夏季透过的太阳辐射量之比。玻璃遮蔽系数(Se):在标准辐射条件下,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有效辐射波段太阳辐射能的透过量与标准玻璃在同样条件下的透过量的比值。外窗综合遮阳系数(SW):考虑窗和外遮阳装置综合遮阳效果的系数,其值为窗外遮阳系数SD、窗玻璃遮蔽系数Se、玻璃面积比三者的乘积
遮阳相关概念 ➢ 定义:在法向入射条件下,通过某透光系统的太阳辐射热量与 相同入射条件下的标准太阳辐射热量之比。 ➢ 外遮阳系数(SD):带有外遮阳构造的窗口夏季透过的太阳辐 射量与不带外遮阳构造的窗口夏季透过的太阳辐射量之比。 ➢ 玻璃遮蔽系数(Se):在标准辐射条件下,玻璃或其它透明材 料有效辐射波段太阳辐射能的透过量与标准玻璃在同样条件下 的透过量的比值。 ➢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SW):考虑窗和外遮阳装置综合遮阳效果 的系数,其值为窗外遮阳系数SD、窗玻璃遮蔽系数Se、玻璃面 积比ξ三者的乘积。 5.3 建筑遮阳
5.3建筑遮阳(夏热冬暖地区)围护>《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传热系数K遮阳系数SC外窗(包括透明幕墙)W/(m2·K)(东、南、西向/北向)窗墙面积比≤0.2≤6.50.2<窗墙面积比≤0.3≤4.7≤0.50/0.60单一朝向外窗0.3<窗墙面积比≤0.4≤3.5≤0.45/0.55(包括透明幕墙)0.4<窗墙面积比≤0.5≤3.0≤0.40/0.500.5<窗墙面积比≤0.7≤0.35/0.45≤3.0屋顶透明部分≤3.5≤0.35遮阳系数越大,透过的太阳辐射量越多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围护 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K W/(m2·K) 遮阳系数SC (东、南、西向/北向) 单一朝向外窗 (包括透明幕墙) 窗墙面积比≤0.2 ≤ 6.5 — 0.2<窗墙面积比≤0.3 ≤ 4.7 ≤ 0.50/0.60 0.3<窗墙面积比≤0.4 ≤ 3.5 ≤ 0.45/0.55 0.4<窗墙面积比≤0.5 ≤ 3.0 ≤ 0.40/0.50 0.5<窗墙面积比≤0.7 ≤ 3.0 ≤ 0.35/0.45 屋顶透明部分 ≤3.5 ≤0.35 遮阳系数越大,透过的太阳辐射量越多。 5.3 建筑遮阳
5.3建筑遮阳遮阳作用日有利方面阻挡直射阳光,防止眩光。V>使得室内照度分布更加均匀。不利方面>一般室内照度降低53%~73%(通过控制可见光透过率保证室内采光)。>室内通风减弱22%~47%
遮阳作用 ◼有利方面 ➢阻挡直射阳光,防止眩光。 ➢使得室内照度分布更加均匀。 ◼不利方面 ➢一般室内照度降低53%~73%(通过控制可见光 透过率保证室内采光)。 ➢室内通风减弱22%~47%。 5.3 建筑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