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季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试卷(1026) 语文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 交回 2.第I卷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小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9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纸屑(xiao)嗫嚅(nie)休憩(qi) 顶礼膜拜(m6) B.迤逦(yi)构思(gou)分外(fen) 黯然失色(an) C.停滞(zhi)妖娆(no)风骚(so)红装素裹(gu) D.声咽(ye)骤然(zhou)浮藻(zo)断碣残碑(ie)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慑扼制充塞安之若素 B.萦绕摇曳喧哗一代天娇 C.嘻笑困厄漫溯举止泰然 D.岔开冥想笙箫顿失涛涛 3.下面对三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 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这段话写的是《西游记》中的雷音古刹。 B.《水浒传》全书围绕“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 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其中宋江因被人陷害,发配江州,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1页(共 6 页) 2013 年秋季期九年级 10 月份月考试卷(10.26) 语 文 (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 交回。 2.第Ⅰ卷选择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3 分。每小题都给出 A、B、C、D 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 小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 39 分) 一、 (9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纸屑. (xiāo ) 嗫.嚅 ( niè ) 休憩.(qì) 顶礼膜.拜 ( mó ) B.迤.逦 ( yǐ) 构.思 (gōu ) 分.外 (fèn) 黯.然失色 (àn ) C.停滞. (zhì) 妖娆.(náo ) 风骚.( sāo ) 红装素裹. (guǒ ) D.声咽.(yè) 骤.然 ( zhòu ) 浮藻. (zǎo ) 断碣.残碑 (jié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慑 扼制 充塞 安之若素 B.萦绕 摇曳 喧哗 一代天娇 C.嘻笑 困厄 漫溯 举止泰然 D.岔开 冥想 笙箫 顿失涛涛 3.下面对三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 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这段话写的是《西游记》中的雷音古刹。 B.《水浒传》全书围绕“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 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其中宋江因被人陷害,发配江州
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就乐意上了梁山 C.《三国演义》中曹操曾三次大哭是指:一哭他全家被陶谦所杀,二哭典韦,三哭郭 D.《三国演义》的“败走华容道”中曹操曾三次大笑,一笑赵云出击,二笑关羽杀到, 三笑张飞出阵,活画出曹操刚愎自用、自命不凡的性格特点 、(2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4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开篇用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 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 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 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四知 范晔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 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 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 出。后转涿君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 不肯,日:“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B.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故虽有名马 C.暮夜无知者/京中有善口技者 D.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不能称前时之闻 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 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 6 页) 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就乐意上了梁山。 C.《三国演义》中曹操曾三次大哭是指:一哭他全家被陶谦所杀,二哭典韦,三哭郭 嘉。 D.《三国演义》的“败走华容道”中曹操曾三次大笑,一笑赵云出击,二笑关羽杀到, 三笑张飞出阵,活画出曹操刚愎自用、自命不凡的性格特点。 二、(21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 4 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用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 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 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 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7 题。 四知 范晔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 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 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 出。后转涿君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 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B.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 故.虽有名马 C.暮夜无知者. / 京中有善口技者. D.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 不能称.前时之闻 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
B.当之郡,道经昌邑 译文:杨振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 C.后转涿郡太守 译文: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任太守 D.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译文:他的子孙常常吃蔬菜作饭,出门步行走路,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 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题目“四知”是“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杨震怕别人知道,拒绝王密的贿赂。 B.本文从侧面描写入手:“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说明杨震的贤明是远近闻名的。 C.虽然“子孙常蔬食步行”,但杨震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在他看来, 留给后代廉洁守正的名声是对他们最大的馈赠。 D.作者善于人物的语言刻画,文中杨震的话语不多,但却掷地有声,最能凸现人物的 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8~10题 你是我心底最美的缺陷 安宁 在一个公园里,我遇到了他们 男人长得很丑。五官像是被某个孩子随手画成的,连修葺都无处下手。而左边的脸颊 还有一道难看的烧伤疤痕。站起来去丟垃圾的时候,右腿还轻微地瘸着,从侧面看过去 矮小瘦弱的他,①犹如一株营养不良的灌木,长在树木葱茏的林中,既看不到头顶的蓝天 也无法深深地,抵达泥土最丰厚的一层;而路人呢,则毎毎都用镰刀或者拐杖,毫不留情 地,将他奋力地拔开或者砍掉。 而她,则是个盲人,每走一步,都需要他的搀扶,除了用耳听着游人在喷泉前兴奋的 尖叫,用鼻嗅着周围的花香,这个公园于她,似乎有些多余。她既不能欣赏似锦的繁花 也不能像其他女子—样,打着漂亮的花伞,怡然自得地在园中散步。她所能做的,只是倚 靠在他的身边,晒晒太阳,听听鸟叫 几乎每一个走过的人,都会一脸同情地看看这一对特殊的夫妇。投向男人的眼光,大 多是匆忙中带着点不屑与高傲,似乎他就是面镜子,不仅可以照出路人的荣耀,亦可反射 出他的丑陋与卑微。投向女人的视线里,则基本是同情,想她眼盲本已不幸,此生还要与 这样一个被社会视作边缘的男人一起度过。甚至,更为可怜的是,别人丢给他的白眼和嘲 弄,她从来都看不见 她显然是渴了,听到叫卖雪糕的,便笑着朝向他,像一个嘴馋任性的小女孩,让他去 买。他不知说了句什么,竟是让她咯咯笑着轻轻捶了他一拳。不管他说了什么,在路人的 眼里,②那一刻的她,犹如一朵娇羞的莲花,嗔怒里满含着妩媚的温柔。 他朝卖雪糕的摊位走去,她则侧耳倾听着他的脚步声,又用空洞的眼睛,看着他的背 影。摊位前聚了很多的人,他耐心又焦虑地站在人群的外面,一边瞅着冰柜里飞快少下去 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3页(共 6 页) B.当之郡,道经昌邑。 译文:杨振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 C.后转涿郡太守。 译文: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任太守。 D.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译文:他的子孙常常吃蔬菜作饭,出门步行走路,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 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题目“四知”是“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杨震怕别人知道,拒绝王密的贿赂。 B.本文从侧面描写入手:“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说明杨震的贤明是远近闻名的。 C.虽然“子孙常蔬食步行”,但杨震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在他看来, 留给后代廉洁守正的名声是对他们最大的馈赠。 D.作者善于人物的语言刻画,文中杨震的话语不多,但却掷地有声,最能凸现人物的 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 8~10 题。 你是我心底最美的缺陷 安宁 在一个公园里,我遇到了他们。 男人长得很丑.。五官像是被某个孩子随手画成的,连修葺都无处下手。而左边的脸颊, 还有一道难看的烧伤疤痕。站起来去丢垃圾的时候,右腿还轻微地瘸着,从侧面看过去, 矮小瘦弱的他,①犹如一株营养不良的灌木,长在树木葱茏的林中,既看不到头顶的蓝天, 也无法深深地,抵达泥土最丰厚的一层;而路人呢,则每每都用镰刀或者拐杖,毫不留情 地,将他奋力地拨开或者砍掉。 而她,则是个盲人,每走一步,都需要他的搀扶,除了用耳听着游人在喷泉前兴奋的 尖叫,用鼻嗅着周围的花香,这个公园于她,似乎有些多余。她既不能欣赏似锦的繁花, 也不能像其他女子一样,打着漂亮的花伞,怡然自得地在园中散步。她所能做的,只是倚 靠在他的身边,晒晒太阳,听听鸟叫。 几乎每一个走过的人,都会一脸同情 ....地看看这一对特殊的夫妇。投向男人的眼光,大 多是匆忙中带着点不屑与高傲,似乎他就是面镜子,不仅可以照出路人的荣耀,亦可反射 出他的丑陋与卑微。投向女人的视线里,则基本是同情,想她眼盲本已不幸,此生还要与 这样一个被社会视作边缘的男人一起度过。甚至,更为可怜的是,别人丢给他的白眼和嘲 弄,她从来都看不见。 她显然是渴了,听到叫卖雪糕的,便笑着朝向他,像一个嘴馋任性的小女孩,让他去 买。他不知说了句什么,竟是让她咯咯笑着轻轻捶了他一拳。不管他说了什么,在路人的 眼里,②那一刻的她,犹如一朵娇羞的莲花,嗔怒里满含着妩媚的温柔。 他朝卖雪糕的摊位走去,她则侧耳倾听着他的脚步声,又用空洞的眼睛,看着他的背 影。摊位前聚了很多的人,他耐心又焦虑地站在人群的外面,一边瞅着冰柜里飞快少下去
的雪糕,一边回头看着不远处安静坐等着的她。人们就像在看一个天外飞来的外星人。更 多的人,自动地闪开来,不是为他让道,而是不想与他站得太近 他就这样在别人淡漠又锐利的视线笼罩里,掏岀两元钱,放在柜上,转身挤出了人群。 他脸上的表情,随着走近女人,变得愈发地柔和起来。等到坐下来,替女人剥开雪糕 外面的包装时,他的眉眼里又重现昔日柔软清亮的底色。那支雪糕,他们你一口我一口地 吃了许久,③一直吃到阳光薄薄地洒落下来,轻纱一样,将他们环拥住。等我再一次经过 他们身边时,他正牵着她的手,朝一个水池旁走去。在那里,他很认真地扶她蹲下身去 而后为她洗着手上残留的雪糕的汁液。那—刻,他们互相倚靠着,④水中的倒影,晃动着 犹如一池盛不住的幸福。 (选自《青年文摘》208年第8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丑”,指文中的丈夫长相难看,与下文中的美好心灵形成鲜明的对比。 B.“一脸同情”,这是路人心地善良的表现,对夫妇俩起着正面衬托的作用 C.“外星人”,表明人们与夫妇俩之间有着极大的隔阂 D.“淡漠又锐利”,表明人们对丈夫的态度冷漠,目光挑剔 9.下列对文中几个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句意在表现丈夫的矮小病弱,营养不良。 B.第②句写出了妻子脸带娇粉,羞涩柔媚的笑态 C.第③句既表明夫妇俩吃雪糕的时间长,又强调夫妇俩的微不足道 D.第④句的意思是不管生活有什么变故,彼此间的柔情都会让夫妇俩永远相亲相爱, 幸福美满 10.下列最符合作者写作意图的一项是 A.谴责路人对残疾人的麻木不仁 B.呼吁社会关注残疾人的生活。 C.赞美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 D.歌颂人性的渟朴与完美 、(9分)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11~13题 风雨成功路 (1)人生正是在不断面对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人生路上,留下 步坚实的脚印,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这是我和父亲一起走泥路时得到的启示。 (2)当竞赛成绩出来后,我得知自己名落孙山,心情就犹如当时的天气,阴阴沉沉 被一层阴霾笼罩着,久久不能平静。直到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3)吃过晚饭,父亲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便说带我到家后的田野走走。我无精打 采地答应了。由于刚刚下完雨,空气十分清新,周围的稻穗和山峦经历风雨,显得生机勃 发。我望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这时,父亲说:你能找到我们走来 时的脚印吗?(A丫我低下头望着地,很快就找到了,并指着给父亲看。父亲又问:“在 天气晴睛朗的时候,你能找到这些脚印吗?″我马上回答不能,父亲问我为什么?(B) 说道:“因为下了雨,土地变得泥泞,所以留下了痕迹。”父亲边走边说:“这不正像是人 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4页(共 6 页) 的雪糕,一边回头看着不远处安静坐等着的她。人们就像在看一个天外飞来的外星人 ...。更 多的人,自动地闪开来,不是为他让道,而是不想与他站得太近。 他就这样在别人淡漠又锐利 .....的视线笼罩里,掏出两元钱,放在柜上,转身挤出了人群。 他脸上的表情,随着走近女人,变得愈发地柔和起来。等到坐下来,替女人剥开雪糕 外面的包装时,他的眉眼里又重现昔日柔软清亮的底色。那支雪糕,他们你一口我一口地 吃了许久,③一直吃到阳光薄薄地洒落下来,轻纱一样,将他们环拥住。等我再一次经过 他们身边时,他正牵着她的手,朝一个水池旁走去。在那里,他很认真地扶她蹲下身去, 而后为她洗着手上残留的雪糕的汁液。那一刻,他们互相倚靠着,④水中的倒影,晃动着, 犹如一池盛不住的幸福。 (选自《青年文摘》2008 年第 8 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丑”,指文中的丈夫长相难看,与下文中的美好心灵形成鲜明的对比。 B.“一脸同情”,这是路人心地善良的表现,对夫妇俩起着正面衬托的作用。 C.“外星人”,表明人们与夫妇俩之间有着极大的隔阂。 D.“淡漠又锐利”,表明人们对丈夫的态度冷漠,目光挑剔。 9.下列对文中几个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句意在表现丈夫的矮小病弱,营养不良。 B.第②句写出了妻子脸带娇粉,羞涩柔媚的笑态。 C.第③句既表明夫妇俩吃雪糕的时间长,又强调夫妇俩的微不足道。 D.第④句的意思是不管生活有什么变故,彼此间的柔情都会让夫妇俩永远相亲相爱, 幸福美满。 10.下列最符合作者写作意图的一项是 A.谴责路人对残疾人的麻木不仁。 B.呼吁社会关注残疾人的生活。 C.赞美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 D.歌颂人性的涥朴与完美。 三、(9 分)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 11~13 题。 风雨成功路 (1)人生正是在不断面对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人生路上,留下一步 步坚实的脚印,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这是我和父亲一起走泥路时得到的启示。 (2)当竞赛成绩出来后,我得知自己名落孙山,心情就犹如当时的天气,阴阴沉沉, 被一层阴霾笼罩着,久久不能平静。直到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3)吃过晚饭,父亲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便说带我到家后的田野走走。我无精打 采地答应了。由于刚刚下完雨,空气十分清新,周围的稻穗和山峦经历风雨,显得生机勃 发。我望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心情稍微放松了些。这时,父亲说:“你能找到我们走来 时的脚印吗?(A)”我低下头望着地,很快就找到了,并指着给父亲看。父亲又问:“在 平时天气晴朗的时候,你能找到这些脚印吗?”我马上回答不能,父亲问我为什么?(B) 我说道:“因为下了雨,土地变得泥泞,所以留下了痕迹。”父亲边走边说:“这不正像是人
生吗!(Cy“人生?(Dy我猛地醒悟过来:是啊,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才能在人生 之路留下痕迹,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我望着父亲踏下的一个个坚定的脚步,仔细地思考 着这过程中收获的智慧 (4)挫折是人生路上的风雨,经历风雨的洗礼,我们才能留下生命的痕迹,才能创 造生命的价值,才能书写生命的意义。 (5)我振作了,我充满斗志了,我永远不会忘记与父亲走泥路时收获的智慧,我将 踏出一个个展示自己价值的脚印,用我自己的行动为自己书写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11.文中(A)、(B)、(C)、(D)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12.对文中画线语句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1)段画线句在句首加上关联词“只有”才恰当 B.第(3)段画线句表意不完整,应在句末加上“的洗礼”三个字 C.第(4)段画线句两个分句位置对调 D.第(5)段画线句表述不清,应改为“用我的行动为自己书写一条成功之路”。 1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画线句启示下文,不得删去 B.第(3)段与上文衔接不紧,应加上“回到家后”作过渡。 C.第(5)段文字与第(4)段语意重复,应删去 D.文章标题不够恰当,应改为“我和爸爸的对话”。 第Ⅱ卷(非选择题,81分) 四、(20分) 14.请你在答题中认真书写,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书写情况评分。(6分) 15.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小题2分,共10分)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 (2)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4)鸢飞戾天者,望·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3) 《与朱元思书》 (5)《关睢》中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常被我们用来形容美 貌女子的诗句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而现代诗歌就像文学花园里的一朵悄然绽放的玫瑰,它娇艳多 姿,异彩纷呈。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块迷人的玫瑰园,去探寻诗歌大师们的迷人风采 去欣赏他们的光辉诗作吧! 16.假如你班开一次小型现代诗歌硏讨会,交流对现代诗歌诵读、鉴赏或创作的认识和体 会。有的同学认为,诗歌欣赏要注意诵读:有的同学认为,诗歌欣赏要把握意象。而 你认为呢?请把你的看法说出来。(含标点限15个字内)(4分) 五、(11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第17~19题。 不要把佛信得那么痛苦 张丽钧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语文试卷 第5页(共 6 页) 生吗!(C)”“人生?(D)”我猛地醒悟过来:是啊,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才能在人生 之路留下痕迹,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我望着父亲踏下的一个个坚定的脚步,仔细地思考 着这过程中收获的智慧。 (4)挫折是人生路上的风雨,经历风雨的洗礼,我们才能留下生命的痕迹,才能创 造生命的价值,才能书写生命的意义。 (5)我振作了,我充满斗志了,我永远不会忘记与父亲走泥路时收获的智慧,我将 踏出一个个展示自己价值的脚印,用我自己的行动为自己书写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11.文中(A)、(B)、(C)、(D)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12.对文中画线语句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1)段画线句在句首加上关联词“只有”才恰当。 B.第(3)段画线句表意不完整,应在句末加上“的洗礼”三个字。 C.第(4)段画线句两个分句位置对调。 D.第(5)段画线句表述不清,应改为“用我的行动为自己书写一条成功之路”。 1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画线句启示下文,不得删去。 B.第(3)段与上文衔接不紧,应加上“回到家后”作过渡。 C.第(5)段文字与第(4)段语意重复,应删去。 D.文章标题不够恰当,应改为“我和爸爸的对话”。 第Ⅱ卷(非选择题,81 分) 四、(20 分) 14.请你在答题中认真书写,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书写情况评分。(6 分) 15.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 (5)《关睢》中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常被我们用来形容美 貌女子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6 题。 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而现代诗歌就像文学花园里的一朵悄然绽放的玫瑰,它娇艳多 姿,异彩纷呈。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块迷人的玫瑰园,去探寻诗歌大师们的迷人风采, 去欣赏他们的光辉诗作吧! 16.假如你班开一次小型现代诗歌研讨会,交流对现代诗歌诵读、鉴赏或创作的认识和体 会。有的同学认为,诗歌欣赏要注意诵读;有的同学认为,诗歌欣赏要把握意象。而 你认为呢?请把你的看法说出来。(含标点限 15 个字内)(4 分) 五、(11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第 17~19 题。 不要把佛信得那么痛苦 张丽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