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气团分类 按气团特性、分布和移动规律 分为地理和热力二类。 ①地理分类 据气团在源地形成时的地理位置 和下垫面(地表)性质全球可分为7种 团(4种大陆气团,3种海洋气团 其中,影响我国的主要是极地大陆 (变性)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
(3)气团分类 按气团特性、分布和移动规律, 分为地理和热力二类。 ① 地理分类 据气团在源地形成时的地理位置 和下垫面(地表)性质全球可分为7种 气团(4种大陆气团,3种海洋气团). 其中,影响我国的主要是极地大陆 (变性)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
气团的地理分类 名称 符号 主要天气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冰洋(北极、南 气温低、水汽少、气层稳定,南极大陆,65°N以北冰雪复 极)大陆气团 冬季入侵时带来暴风雪天气盖的极地区域 极)海洋气团|Am性质与Ac相近,夏季从海洋南北极圈内海洋上 冰洋(北极、南 获得热量和水汽 极地(中纬度或 低温、干燥、少云、气团下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的西伯利 温带)大陆气团/Pe有逆温气层稳定,冬季多霜、亚、蒙古、加拿大、阿拉斯加 雾 夏季同Pc相近,冬季比Pc温 温带)海洋气团/Pm度高、温度大、可出现云和降南半球中纬度海洋上、北太平 极地(中纬度或 水 洋、北大西洋中纬度海洋上 热带大陆气团|Te c高湿干燥、少云能见度较|北非、西南亚、澳大利亚和南 好,气团下部不稳定 美一部分的副热带沙漠地带 热带海洋气团mm/气团下部暖湿且不稳定,气团 中部常有逆温 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海洋上 匚赤道气团E湿热不稳定,天气闷热多雷暴「南北纬10°间范围
气团的地理分类 名称 符 号 主要天气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冰洋(北极、南 极)大陆气团 Ac 气温低、水汽少、气层稳定, 冬季入侵时带来暴风雪天气 南极大陆,65°N 以北冰雪复 盖的极地区域 冰洋(北极、南 极)海洋气团 Am 性质与 Ac 相近,夏季从海洋 获得热量和水汽 南北极圈内海洋上 极地(中纬度或 温带)大陆气团 Pc 低温、干燥、少云、气团下部 有逆温气层稳定,冬季多霜、 雾 北半球中纬度大陆的西伯利 亚、蒙古、加拿大、阿拉斯加 一带 极地(中纬度或 温带)海洋气团 Pm 夏季同 Pc 相近,冬季比 Pc 温 度高、温度大、可出现云和降 水 南半球中纬度海洋上、北太平 洋、北大西洋中纬度海洋上 热带大陆气团 Tc Tc 高湿干燥、少云能见度较 好,气团下部不稳定 北非、西南亚、澳大利亚和南 美一部分的副热带沙漠地带 热带海洋气团 Tm 气团下部暖湿且不稳定,气团 中部常有逆温。 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海洋上 赤道气团 E 湿热不稳定,天气闷热多雷暴 南北纬 10°间范围
②热力分类 依气团移动时与所经地区温度高低 划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二种 冷、暖气团无绝对温度数量界限。 例:两气团相遇,温度高的气团为暖 气团,相反为冷气团。 气团运动时使所经地区温度升高称 为暖气团,相反为冷气团。暖气团和 冷气团形成天气不同.120
② 热力分类 依气团移动时与所经地区温度高低 划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二种。 • 冷、暖气团无绝对温度数量界限。 例:两气团相遇,温度高的气团为暖 气团,相反为冷气团。 • 气团运动时使所经地区温度升高称 为暖气团,相反为冷气团。暖气团和 冷气团形成天气不同.120
14我国境内的气团季:西烈亚气团(大陆极地气团)影响 活动与气团天气 源地:西伯利亚和蒙古。 特点:*地面流场为冷性反气旋; 中低空为下沉逆温; 春季:西伯利亚 气与热带海注 控制区为干冷天气;与热带海洋气团 气团势力相当, 相遇,在华南沿海等地构成阴雨天气; 是锋面及气旋活 北极气团南侵我国,可造成强寒澎天气 动最盛时期; 夏季:西伯利亚气团:在长城以北和 变性的西亚自西北活动频繁,与南方热带海气团 气团占主要地位,热带交缓,是盛夏南北方区域性降水的主 海洋气退居东南海上要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秋高气目热带大陆气团:常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爽 ,干旱酷热与此有关; 赤道气团(来自印度洋,又称季风气 团)造成长江以南大量降水;
1.4 我国境内的气团 活动与气团天气 冬季:西伯利亚气团(大陆极地气团)影响; 源地:西伯利亚和蒙古。 特点:*地面流场为冷性反气旋; *中低空为下沉逆温; *控制区为干冷天气;与热带海洋气团 相遇,在华南沿海等地构成阴雨天气; *北极气团 南侵我国,可造成强寒潮天气。 夏季:西伯利亚气团:在长城以北和 西北活动频繁,与南方热带海洋气团 交绥,是盛夏南北方区域性降水的主 要原因; 热带大陆气团:常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干旱酷热与此有关; 赤道气团(来自印度洋,又称季风气 团) 造成长江以南大量降水; 春季: 西伯利亚 气团与热带海洋 气团 势力相当, 是锋面及气旋活 动最盛时期; 秋季:变性的西伯利亚 气团占主要地位,热带 海洋气团退居东南海上 ,我国东部地区秋高气 爽
我国冬季气团活动示意图 我国夏季气团活动示意图
我国冬季气团活动示意图 我国夏季气团活动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