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2016.10 试题卷 一(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唐诗是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的,站在云端读唐诗,才能感受盛唐的神韵;唐诗是用五彩 云锦编织的,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读唐诗,才能感觉到盛唐的瑰丽与绚烂:唐诗是用盛唐那 博大和恢弘锻造的,透过千年风尘,如今读来,仍动人心魄,气冲斗牛。 A. yun gui po dou B. run gui pei dou C. run gui po dou D. yun gui pei dou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头上,一点不旁鹜, 便是敬。 B.在战场上,他是睿智的将军,凌驾千军万马,即使孤军愤战也要坚持到底。 C.我们总说“吃一堑,长一智”,但事实上,我们总是在自己的错误里重蹈复辙。 D.欣赏一篇文章不能断章取义,要把全篇文章读完了才去评判文章的好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笑对挫折,战胜困难,会让你品尝到苦尽甘来的滋味,收获到柳暗花明的喜悦,领悟到 览众山小的别样风光 B.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C.网络交友已非新鲜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仆后继地扎进去。 D.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觉得轻松,记得牢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的各种文字发展史上不是一个奇 迹 B近来,国内多个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成了常态。对此,肿瘤专家表示,雾霾已经 成为引起肺癌的第三大诱因。 C.21世纪人的竞争力在于学习力,人类获取知识80%靠阅读,而阅读效率低制约人们获取知 识与信息的最大障碍。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
2016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2016.10) 试题卷 一(30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唐诗是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的,站在云端读唐诗,才能感受盛唐的神韵.;唐诗是用五彩 云锦编织的,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读唐诗,才能感觉到盛唐的瑰.丽与绚烂;唐诗是用盛唐那 博大和恢弘锻造的,透过千年风尘,如今读来,仍动人心魄.,气冲斗.牛。 A. yùn guī pò dǒu B. rùn guī pēi dǒu C. rùn guǐ pò dòu D. yùn guǐ pēi dòu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头上,一点不旁鹜, 便是敬。 B. 在战场上,他是睿智的将军,凌驾千军万马,即使孤军愤战也要坚持到底。 C. 我们总说“吃一堑,长一智”,但事实上,我们总是在自己的错误里重蹈复辙。 D. 欣赏一篇文章不能断章取义,要把全篇文章读完了才去评判文章的好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笑对挫折,战胜困难,会让你品尝到苦尽甘来的滋味,收获到柳暗花明的喜悦,领悟..到一 览众山小的别样风光。 B.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C.网络交友已非新鲜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仆后继 ....地扎进去。 D. 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 ....,让同学们觉得轻松,记得牢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的各种文字发展史上不是一个奇 迹。 B.近来,国内多个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成了常态。对此,肿瘤专家表示,雾霾已经 成为引起肺癌的第三大诱因。 C.21 世纪人的竞争力在于学习力,人类获取知识 80%靠阅读,而阅读效率低制约人们获取知 识与信息的最大障碍。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
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5.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2)无意苦争春,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惜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毛泽东《沁园春·雪》) (4)在《商山早行》中,诗人借昨晚做的一个梦,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这两 句诗是 (5)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田间艰苦劳作的诗句 是 (6)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文史不分家”,很多文学作品浸渍着历史的痕迹。西汉(填写作者)的巨著《史 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填写国籍)作家都德的《》则通过小 弗郎士的所见所感表现了普法战争后法国人民爆发的强烈爱国心。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从下面文章中任选 篇,写出一件能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事。(4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五猖会》 C《无常》(4分) 7.请根据下面的内容,以育才花园社区的名义,给育才中学写一封感谢信(只写正文,不 超过90个字)(5分) 育才花园社区附近的育才中学初二三班学生陈锋,放学后经常主动到小区参加社区服 务活动,如打扫环境卫生,帮助孤寡老人买米买菜,受到小区居民的高度赞扬。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5题 庄稼乡村 程玉宇 ①乡村是庄稼和乡村植物的产房。而一年四季的庄稼们,则是乡村粗野的汉子和柔情如
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5.古诗文名句填空。(6 分) (1) ,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2)无意苦争春, 。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惜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毛泽东《沁园春·雪》) (4)在《商山早行》中,诗人借昨晚做的一个梦,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这两 句诗是 , 。 ( 5 ) 白 居 易 的 《 观 刈 麦 》 中 最 能 表 现 农 民 在 烈 日 下 田 间 艰 苦 劳 作 的 诗 句 是 , 。 (6)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 中“ ,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6.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7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3 分) “文史不分家”,很多文学作品浸渍着历史的痕迹。西汉 (填写作者)的巨著《史 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填写国籍)作家都德的《 》则通过小 弗郎士的所见所感表现了普法战争后法国人民爆发的强烈爱国心。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从下面文章中任选 一篇,写出一件能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事。(4 分)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 《五猖会》 C 《 无常》(4 分) 7. 请根据下面的内容,以育才花园社区的名义,给育才中学写一封感谢信(只写正文,不 超过 90 个字)(5 分) 育才花园社区附近的育才中学初二三班学生陈锋,放学后经常主动到小区参加社区服 务活动,如打扫环境卫生,帮助孤寡老人买米买菜,受到小区居民的高度赞扬。 二(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5 题。 (一) 庄稼乡村 程玉宇 ①乡村是庄稼和乡村植物的产房。而一年四季的庄稼们,则是乡村粗野的汉子和柔情如
水的小媳妇。 ②春天,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如一幅油画一般,将小小的乡村人家也装进了画框。 乡村因此而色彩浓烈艳丽,香气四溢,就连乡村人家门前的那条小溪,那一朵朵蹦起跃下的 浪花,也奔流着芬芳的气息。 ③难怪,我村门前那条瘦弱的小河,便被村人们亲昵地称为“香溪” ④我想,我家乡的河流是一位野丫头,她虽然粗服乱头,布衣荆衩,但她绝对不会流淌 什么脂粉之气。她春天从油菜花的原野上流过,夏天从农家的瓜果菜园淌过,秋天又沾了一 溪的稻花,一溪的荷香。亦因此,在有月的晚上,在大片大片玉米林叭叭的拔节声中,那条 ,那条小溪,便在每一捧流水里,都饱含了乡村原野上五谷杂粮的成熟气味和庄稼的芬芳, 不但给整个乡村蕴含了一层朦胧的水汽,也给了乡村女孩儿一股灵秀之气 ⑤初夏时节,麦子成熟了,整个大地原野一片金黄。在乳汁一般的月色下,微风吹过, 如一片波涛滚滚的大海,把我的小小村子,如一只小船一般,淹没在一片纯粹的麦香之中 而那淡蓝色的远山里,以及小溪流过的白杨树林里,正有一只鸟,如怨妇一般,声声哽咽: 我儿种错一—!我儿种错一-! ⑥就在这种鸟的凄厉呼唤声中,庄稼地边涧畔畔上的南瓜花,便在月色里一大朵一大朵 悄然开放了。乡村土瓦房前的三两树杏子也在一夜之间变得麦子一般黄亮,第二天一早,那 些握着霜刃走向麦田的乡亲们,便在老梁叔的吆喝声中,吃上麦黄杏了 ⑦原野上的麦子才收割不久,整个乡村世界和田野上,又被一片片绿得发黑的包谷林覆 盖。而村前大河边的那几顷稻田里也一片葱绿,一支才出水不久的小荷上,便站着一只红色 的蜻蜓,扇动着薄如蝉翼的翅膀,似坠欲坠又勉强站立的模样,让人顿生怜悯之情。最是月 色荡满河川的夜晚,正万簌俱寂,突然一声蛙鸣如冲天炮一般从水田里弹出。瞬间,那千只 万只蛙们便像听到了冲锋号似的,全都亮开嗓门鼓噪起来。满世界一片震天动地的蛙声,宏 大如乐团,使整个乡村大地和庄稼的原野,都弥漫在一种民间的土地的田园的音乐之中 ⑧庄稼,庄稼,无边无沿的庄稼,而庄稼地当中的乡村人家,则如浩瀚的银河系中闪烁 的一颗亮星,那么的耀眼,又那么的大音希声,大美无言 ⑨当一场凉爽的秋风掠过,粮食们便如排着队伍一般,一垛又一垛地从田野上回到村 子,且一疙瘩金黄,一疙瘩鲜亮地挂在农家的屋槍下,或架在我们门前的核桃树柿子树的树 枝上。最是那些大豆们,如调皮的孩子似的,老师趁着大人们不注意,便在场院里蹦蹦跳跳 的,东臧一颗西躲一颗,逗得三两只花喜鹊总是在庄稼院里一边装模作样地报喜,一边在草 从里,在包谷杆上,在土墙的角落里寻寻觅觅。这时候,乡村大地一片空白,只有涧畔畔上
水的小媳妇。 ②春天,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如一幅油画一般,将小小的乡村人家也装进了画框。 乡村因此而色彩浓烈艳丽,香气四溢,就连乡村人家门前的那条小溪,那一朵朵蹦起跃下的 浪花,也奔流着芬芳的气息。 ③难怪,我村门前那条瘦弱的小河,便被村人们亲昵地称为“香溪”。 ④我想,我家乡的河流是一位野丫头,她虽然粗服乱头,布衣荆衩,但她绝对不会流淌 什么脂粉之气。她春天从油菜花的原野上流过,夏天从农家的瓜果菜园淌过,秋天又沾了一 溪的稻花,一溪的荷香。亦因此,在有月的晚上,在大片大片玉米林叭叭的拔节声中,那条 河,那条小溪,便在每一捧流水里,都饱含了乡村原野上五谷杂粮的成熟气味和庄稼的芬芳, 不但给整个乡村蕴含了一层朦胧的水汽,也给了乡村女孩儿一股灵秀之气。 ⑤初夏时节,麦子成熟了,整个大地原野一片金黄。在乳汁一般的月色下,微风吹过, 如一片波涛滚滚的大海,把我的小小村子,如一只小船一般,淹没在一片纯粹的麦香之中。 而那淡蓝色的远山里,以及小溪流过的白杨树林里,正有一只鸟,如怨妇一般,声声哽咽: 我儿种错——!我儿种错――! ⑥就在这种鸟的凄厉呼唤声中,庄稼地边涧畔畔上的南瓜花,便在月色里一大朵一大朵 悄然开放了。乡村土瓦房前的三两树杏子也在一夜之间变得麦子一般黄亮,第二天一早,那 些握着霜刃走向麦田的乡亲们,便在老梁叔的吆喝声中,吃上麦黄杏了。 ⑦原野上的麦子才收割不久,整个乡村世界和田野上,又被一片片绿得发黑的包谷林覆 盖。而村前大河边的那几顷稻田里也一片葱绿,一支才出水不久的小荷上,便站着一只红色 的蜻蜓,扇动着薄如蝉翼的翅膀,似坠欲坠又勉强站立的模样,让人顿生怜悯之情。最是月 色荡满河川的夜晚,正万簌俱寂,突然一声蛙鸣如冲天炮一般从水田里弹出。瞬间,那千只 万只蛙们便像听到了冲锋号似的,全都亮开嗓门鼓噪起来。满世界一片震天动地的蛙声,宏 大如乐团,使整个乡村大地和庄稼的原野,都弥漫在一种民间的土地的田园的音乐之中。 ⑧庄稼,庄稼,无边无沿的庄稼,而庄稼地当中的乡村人家,则如浩瀚的银河系中闪烁 的一颗亮星,那么的耀眼,又那么的大音希声,大美无言。 ⑨当一场凉爽的秋风掠过,粮食 们便如排着队伍一般,一垛又一垛地从田野上回到村 子,且一疙瘩金黄,一疙瘩鲜亮地挂在农家的屋檐下,或架在我们门前的核桃树柿子树的树 枝上。最是那些大豆们,如调皮的孩子似的,老师趁着大人们不注意,便在场院里蹦蹦跳跳 的,东藏一颗西躲一颗,逗得三两只花喜鹊总是在庄稼院里一边装模作样地报喜,一边在草 丛里,在包谷杆上,在土墙的角落里寻寻觅觅。这时候,乡村大地一片空白,只有涧畔畔上
的柿子树们,举起千只万只红灯笼,守望着空荡荡的庄稼大地。一场大雪刚刚下过,太阳 出来,那满天满地的原野上,仿佛是突然在一夜之间,便窜出了一片又一片葱绿色的麦苗, 一直绿到天涯。 ⑩乡村,是庄稼的乡村 ①而那重复了又重复的春夏秋冬,又总是在一茬又一茬的庄稼和瓜果蔬菜的轮回中,给 乡村换上了一层又一层盛装。亦因此,庄稼便成了乡村的血液和灵魂,总是要让乡村的后代 繁衍生息,总是要让乡村茁壮地成长。 (选自《到庄稼地里转转》,有改动) 本文描绘了庄稼乡村的四季图,请你为每幅图配上简短的标题。(3分 春:花开溪香夏:▲秋:▲冬:▲ 9.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写出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4分) (1)最是月色荡满河川的夜晩,正万籁俱静,突然一声蛙鸣如冲天炮一般从水田里弹出 (2)一场大雪刚刚下过,太阳一出来,那满天满地的原野上,仿佛是突然在一夜之间,便 窜出了一片又一片葱绿色的麦苗,绿到天涯 10.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大篇幅来写家乡的那条小河?(4分) 11.第⑩段写道:“乡村,是庄稼的乡村。”请阅读全文,探究作者这样说的原因。(5分) 海洋中也有沙漠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不过科学家最近 发现,在海洋中同样存在一些地方,在那里,动植物都不见踪影,可谓是海洋中的“沙漠” 地带。 ②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大约有一半的地方,其面积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由于缺 乏营养盐而导致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无法生存,使这里成为不毛之地,从而被称为海洋中的“沙 漠”。海洋沙漠被称为海洋低氧区、海洋缺氧区,或者海洋死亡区。 ③200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年全球环境 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沙漠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自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沙漠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 ④梦科学家认为: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因为硏究早 已表明,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水温升高,而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会有所下降。研究证明, 这种现象与海水温度日益升高有密切关系。在0摄氏度的时候,1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10
的柿子树们,举起千只万只红灯笼,守望着空荡荡的庄稼大地。一场大雪刚刚下过,太阳一 出来,那满天满地的原野上,仿佛是突然在一夜之间,便窜出了一片又一片葱绿色的麦苗, 一直绿到天涯。 ⑩乡村,是庄稼的乡村。 ⑪而那重复了又重复的春夏秋冬,又总是在一茬又一茬的庄稼和瓜果蔬菜的轮回中,给 乡村换上了一层又一层盛装。亦因此,庄稼便成了乡村的血液和灵魂,总是要让乡村的后代 繁衍生息,总是要让乡村茁壮地成长。 (选自《到庄稼地里转转》,有改动) 8. 本文描绘了庄稼乡村的四季图,请你为每幅图配上简短的标题。(3 分) 春:花开溪香 夏:▲ 秋:▲ 冬:▲ 9.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写出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4 分) (1)最是月色荡满河川的夜晚,正万籁俱静,突然一声蛙鸣如冲天炮一般从水田里弹出..。 (2)一场大雪刚刚下过,太阳一出来,那满天满地的原野上,仿佛是突然在一夜之间,便 窜出了一片又一片 .....葱绿色的麦苗,绿到天涯。 10. 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大篇幅来写家乡的那条小河?(4 分) 11.第⑩段写道:“乡村,是庄稼的乡村。”请阅读全文,探究作者这样说的原因。(5 分) (二) 海洋中也有沙漠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不过科学家最近 发现,在海洋中同样存在一些地方,在那里,动植物都不见踪影,可谓是海洋中的“沙漠” 地带。 ②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大约有一半的地方,其面积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由于缺 乏营养盐而导致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无法生存,使这里成为不毛之地,从而被称为海洋中的“沙 漠”。海洋沙漠被称为海洋低氧区、海洋缺氧区,或者海洋死亡区。 ③2006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 年全球环境 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沙漠数量已经达到了 200 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 34%。自 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以来,海洋沙漠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 ④梦科学家认为: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因为研究早 已表明,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水温升高,而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会有所下降。研究证明, 这种现象与海水温度日益升高有密切关系。在 0 摄氏度的时候,1 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 l0
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25摄氏度 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4毫升。 根据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这种海洋沙漠扩张化同时导致海水表面 温度平均每年递增1%,相当于0.0摄氏度到0.04摄氏度。海水升温还使不同水层屏障现 象更加恶化,阻止深度海域的营养物质上升到达海洋表面向生物提供食物 ⑤在赤道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洋表层,水温常年平均为27摄氏度左右,但由于没有上 升流将深海中含有高营养盐的海洋底层冷水带到表层海水,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 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全球气 候变暖导致海洋洋流的变化,在许多热带海洋区域,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 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这种现象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⑥由于海洋中缺少氧气的“死亡区”—一鱼类和海洋植物的墓地快速增长,正逐渐威胁 着地球的健康。受全球变暖影响,海洋沙漠面积正在逐渐扩大,已危及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 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就可能给海洋生物以及依赖海洋生存的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后 果”。随着海洋沙漠不断扩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许多物种被迫离开深海栖息地前 往含氧充足的海域,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的竞争。 12.为什么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请仔细阅读选文第④ ⑤段,分点概括。(3分) 13.根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1)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 (2)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 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 14.第④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5.结合选文最后一段内容,简述“严重后果”这一词是指怎样的后果。针对全球气候变暖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能做些什么。(4分)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一)王义士者,泰州如皋县隶也。甲申国亡后,同邑布衣许元博①德溥不肯剃发,刺 臂誓死。有司以抗令弃之市,妻当徙②。王适值解③,高德溥之义,欲脱其妻而无术,乃终 夜欷款④不成寐。其妻怪之,问曰:“君何为彷徨如此耶?”王语之故。妻曰:“吾当成子之
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 25 摄氏度,l 千克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 4 毫升。 根据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这种海洋沙漠扩张化同时导致海水表面 温度平均每年递增 1%,相当于 0.02 摄氏度到 0.04 摄氏度。海水升温还使不同水层屏障现 象更加恶化,阻止深度海域的营养物质上升到达海洋表面向生物提供食物。 ⑤在赤道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洋表层,水温常年平均为 27 摄氏度左右,但由于没有上 升流将深海中含有高营养盐的海洋底层冷水带到表层海水,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 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全球气 候变暖导致海洋洋流的变化,在许多热带海洋区域,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 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这种现象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⑥由于海洋中缺少氧气的“死亡区”——鱼类和海洋植物的墓地快速增长,正逐渐威胁 着地球的健康。受全球变暖影响,海洋沙漠面积正在逐渐扩大,已危及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 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就可能给海洋生物以及依赖海洋生存的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后 果”。随着海洋沙漠不断扩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许多物种被迫离开深海栖息地前 往含氧充足的海域,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的竞争。 12.为什么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请仔细阅读选文第④ ⑤段,分点概括。(3 分) 13.根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 分) (1)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 (2)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 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 14.第④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 15.结合选文最后一段内容,简述“严重后果”这一词是指怎样的后果。针对全球气候变暖,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能做些什么。(4 分) 三(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 (一)王义士者,泰州如皋县隶也。甲申国亡后,同邑布衣许元博①德溥不肯剃发,刺 臂誓死。有司以抗令弃之市,妻当徙②。王适值解③,高德溥之义,欲脱其妻而无术,乃终 夜欷歔④不成寐。其妻怪之,问曰:“君何为彷徨如此耶?”王语之故。妻曰:“吾当成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