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计算机问络习题解精练 用于子网能码的位数决定于可能的子网数日和每个子网的主机数目,其中对应的主机地 确定子网掩码数: 址部分为同络地址和子阿地址部分的二进制表示码全是1。在定义子网掩码前,必须弄清 楚本来使用的子网数和主机数目。 定义子同掩码的步骤: L.确定哪些组地址白我们使用。比如我们中请到的网络号为20.73.,该网 络地址 为C类地址,网络标识为2.73,主机标识为2.b 2根据我们现在所需的子网数以及将来可能扩充到的子网数用主机号的一些位来定义子 阿码。比如我们现在需要12个子网将来可能需要16个。用第三个字节的前四位确定子网 掩码。前四位都置为“个,即第三个字节10这个数我们暂且称为新的二进制子网掩 码。 3在网络地址中,将对应于初始网络的各个位都置为“”,即前两个字节都置为“1,第四 个字节都置为“0”,则子网掩码的点分二进制形式为:410 000 4,将网络地址转化为点分十进制形:25050这个数为该网络的子网掩码。 本题中,第一个P地.5120类P地址主机标识为“10其二进制形式为 01°题中子网掩码第四字节11算得号0.0.12980.0.8 6直接广播地址前三个字节与原P相同,第四字节主机号部分0都为1得95012 第二个地址183123为B类地址。故主机地址为第三个和第四个字节,又主 机地址头十位用于子网,则其于网掩:250551 第三个P地址1.01.1625B类地址,故主机地址为第三个和第四个字节。又其子 18-6吗25059.0款子网号为第三个字节前两位10,四个选项中,第二个选项地 址的子网号为,与题中给的P不在一个子网中。 答案(1)A(2)C(3)B(4)D(5B 0.解析设五个路由器分别为ABCD、E。可能存在的连 接线路如下图。 它们中的每一条都有四种可能性:三种速率以及没有线路, 因此总数:2-1855为每种花10时间,所 6目用1876s约2h 答案约2小时。 题10解图
地 第2章物理层 也址 书后习题解析 子网掩四 2-0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物理层基本知识的了解。要熟悉物理层的特点及该层次的功能。 物理层是O8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其主要任务可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答案(1)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物理层要尽可能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不同,使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 觉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而专注于完成本层的协议与服务。 ③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 为了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③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2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0由于在0N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城中,这些 主子地 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 s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規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 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②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02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解析数据通信系统一般由源系统、传输系统和目的系统三个部分组成。从源点产生的 数据要经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传输,在经过了传输系统的传输到达终点前还要 经过接收器,将信号转换成能够在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我们根据数据的传输过程便可 以轻松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能够很好的掌握各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案题2-(①解图给出了两个PC机通过普通电话机的连线,再经过公用电话网进行通 信的例子。 系优一{-传输系一一日的系线 辅系组 输出 信息一一发送的信号一收的信 题2-解图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图 由题2-D解图可以看出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或发送端) 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日的系统(或接收端)
计算机网络习题精解精练 源系统包括两部分: 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又称为源站; 发送器源点生成的数据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够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目的系统包括两个部分: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来的信息,又称为目的站。 在源系统和日的系统之间的传输系统可以是简单的传输线,也可以是连接在源系统和图 的系统之间的复杂网络系统,负贵数据的传输。 20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单 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解析略。 答案数据: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取值为连续数值的数据。 模拟信号:一种电平是连续可变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数字信号:是用两种不同的电平去表示01比特序列电压脉冲的信号。 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或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 一方发送时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后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2-04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么内容? 解析物理层物理连接的几个标准接口有: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目此题考查物理层物理连接的几个标准接口属性的内容。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就可以描述为确定 与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 方面。 答案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可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标准特性。主要有以下几 ①机械特性,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②电气特性:接口上各线的电平电流、逻辑等定义(常用串行传输); ③功能特性:各线的功能定义(有关应答信号等); ④规程特性:各功能的时序等。 2-06秦氏准则与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和波特有何区别? 解析奈氏准则: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 香农 公式则表明了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本題考查 对这两个公式意义的掌握和对比特、波特基本概念的区分: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比特 8三是信息量的单位 答案()氏准则给出了在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但这与实际所使用的 信道有很大的差别实际信道能传输的最高码元速率明显低于奈氏准则给出的上限数值含 公式则告诉我们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方 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但它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的实现方法。(2)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
第2章物理层 1 说明每秒传送多少个码元。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与波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信息的传 输速率“比特秒”与码元的传输速率“波特”在数量上有一定的关系。 2-06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310,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35b那 么若想使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增加6%,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 基础上将信噪比S5N再增大到10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解析此题考查香农公式与奈氏准则的共同使用。奈氏准则: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 统和日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香农公式则表明了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 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根据香农公式,计算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为:C= ,单工 W(1+)bs;氏准则给出了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2WBad。说明了 即使信道比较理想,码元的传输速率也不是不受限制的。 答案根据上面给出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信噪比SN应增大到约⑩0倍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⑩0倍,最大信息速率只能再增加1.5%左右。 2-0m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解析物理层的协汊相当复杂,物理连接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种类也很多,如:双线、同 轴电缆、光导纤维、无线电通信等。不同传输媒体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 物理层常用传输媒体种类及特点的掌握 答案常见的传输媒体有以下几种。 1.双绞线 方式是 双纹线分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导线组成。可以传输模拟信 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有效带宽达20k,通信距离一般为几到十几公里。导线越粗其通 信距离越远。在数字传输时,若传输速率为每秒几兆比特,则传输距离可达几公里。一般用作 电话线传输声音信号。虽然双绞线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磁波的干扰,误码率高,但因为其价格 程特性。 便宜,且安装方便,既适于点到点连接,又可用于多点连接,故仍被广泛应用。 为确定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分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其结构是在一个包有一层绝缘的实心导线外, 以下几再套上一层外面也有层绝缘的空心形导线。由于其高带宽达3040低误哥 率性能价格比高,所以用在LAN中。同轴电缆的最大传输距离随电缆型号和传输信号的不 同而不同,由于易受低频干扰,在使用时多将信号调制在高频载波上。 3.光导纤维 光导纡维以光纤作为载体,利用光的全反向原理传播光信号。其优点是直径小、质量轻 传输貘带宽、信容量大;抗雷电和电磁于扰性能好,无串音干批,保密性好,误码率低。但光 电接口的价格较昂贵。光纤被广泛用于电信系统铺没主干线。 4无线电微波通信 香农 无线电黴波邇信分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其主要优点是频率高,带范闈宽,通 位比信道的容量大信号所受工业于扰小,传输质量高通信比较稳定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题考查 建设投资少、见效快。缺点是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在空间是直线传撬,传输距离受到限制,一般 使用的只有如总性和保密性较差:卫通信然通信距离远日通信费用与信愿离无关图 传时延较大,技术较复杂,价格较贵。 值,香农 2-08什么是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其特点如何? 某种方法 解析传输基带数字信号时,可有多种不同的编码方式。而曼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 率单位
计算机网络习题精解精练 特编码是在基带数字信号传输和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两种编码方式,两者对0和1有不阝 3编表方式此接要考查对这两种编码的编码方式及在 各自在信号表示上不同特点的 握。 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是传输基带数字信号时常用的两种编码方法。 0三曼斯特编码规则是将每一个码元分成两个相等的间隔。码元1是在前一个间隔为离电 平而后一个间隔为低电平,码元0则正好相反,从低电平变到高电平。这种编码的好处是可以 目解在一个元的时出一次电平的转这对接端的提取位同步信号是 有利的。但是它所占的带宽度比原始的基带信号增加了一倍。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是曼彻斯特编码的改进,其编码规则为:若码元为1,则其前半个码元 的电平与上一个码元的后半个码元的电平一样;若码元为0,则其前半个码元的电平与上一个 元的后半个平版,不论元是1或0在每个元正中的时第要有 电平的转换。差分曼彻斯特编码需要较复杂的技术,但可以获得较好的抗干性能。 09模拟传输系统与数字传输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解析对传送计算机数据最合适的是数字信道,但在计算机网络出现之前,常采用模拟传 输系统。模拟传输系统和数字传输系统在抗干扰能力信号编码、信号是否连续、传输数的 目保密性等方面有所不同,此题也就是从以上这些方面进行了考查 答案模拟传输系统需两种变换:发送端的连续消息要变成原始电信号接收端收到的信 6目号要反变成原连续消息即调制和解调模拟通信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频谱比较容因此可通 目过多路复用使信道的利用率提高但是传输的信号是连续的叠加噪声于扰后不易消除 二目干能力较差,不易保密通信,设备不易大规模集成,不适应飞速发展的计算机通信的要求 数字传输系统是指利用数字信号传递消息的通信系统。其特点有:抗干扰能力强,尤其是 数字信号通过中继再生后可消除噪声积累;,数字信号通过差错控制编码,可提高通信的可靠 性,数字通信传输采用二进制码,可使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数字信号易于加密处 所以数字通信保密性强。数字通信的缺点是比模拟信号占带宽,然而随着毫米波和光纤通信 的出现,带宽已不成问题。 2-12549接口标准各用在什么场合 解析EM是美国电于工业协会英文名eth的是 B制定的DE与DCE在进行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时的接口 标准。BS的含义是“推 8549由3个标准:882232与48接口标准各有不同特 ˇ点,对此不同点两个标准便有了不同的应用场合 答案对机用户而言Dm就是机0指M852C2D接口只 控制m与DE之间的通信,与连接在两个DE之间的电话同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于近地 连接的数据传输,可以直接使用152C标准接口将两台设备连接在一起。但由于这两个设 目备必分别以和x方式成对出现才符合12C标准接口的要求,所以此时要引人 平种空制解两器的电进行连接,这种电采用交又接信号线的方法使 得连接在电两端的通过电缆看对方都好像是DCE一,实际这根电缆对数据的形式 和内容都不任何数变B22标准是在物现层中具有代表性并日益普 的接口。在微机中, 串行通信口几平 是202D 2020)标准有两大点:(数据传输最高速率为20b2)连接电组最 大长度不超过5m=为此产生了B4相¥于0my3584由3个标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