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 陈寿 防胡中学李瑛
陈寿 防胡中学 李 瑛
疏通文意: 学生交流, 老师点拨质疑
疏通文意: 学生交流, 老师点拨质疑
理清结构: 第一段(1段)隆中对前,诸葛亮的远 大抱负。 第二段(2段)徐庶举荐的过程 第三段(35段)隆中刘备问计诸葛 亮对策。 第四段(6段)刘备“鱼之有水”为喻 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
理清结构: 第一段(1段)隆中对前,诸葛亮的远 大抱负。 第二段(2段)徐庶举荐的过程。 第三段(3——5段)隆中刘备问计诸葛 亮对策。 第四段(6段)刘备“鱼之有水”为喻, 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
问题探究: 1、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语言、行动分别是什么?装现 其什么态度和心情? 2、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什么结 论? 3、接着从哪几方面分析孙权?结论是什么? 4、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怎样申 示刘备? 5、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6、建立根据地后,诸葛亮告诉刘备进一步怎么办2
1、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语言、行动分别是什么?表现 其什么态度和心情? 2、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什么结 论? 3、接着从哪几方面分析孙权?结论是什么? 4、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怎样暗 示刘备? 5、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6、建立根据地后,诸葛亮告诉刘备进一步怎么办? 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