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锻压 1、锻压的概念 借助于外力作用,使金属坯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要求形 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金属的塑性变形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首先产生弹性变形,当外力超过一定限度 后,会发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是金属压力加工的理论基础 金属塑性变形的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1)金属的化学成分碳、合金含量越低,分布越均匀,塑性越好 (2)组织结构钢的奥氏钵组织塑性最好,渗碳体最差 (3)变形时温度温度越高,塑性越好
第十二章 锻 压 引言: 1、锻压的概念 借助于外力作用,使金属坯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要求形 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金属的塑性变形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首先产生弹性变形,当外力超过一定限度 后,会发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是金属压力加工的理论基础。 金属塑性变形的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1)金属的化学成分 (3)变形时温度 (2)组织结构 碳、合金含量越低,分布越均匀,塑性越好。 钢的奥氏钵组织塑性最好,渗碳体最差。 温度越高,塑性越好
第12章锻压 3、锻压的特点 (1)改善金属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锻压的同时可消除铸造缺陷,均匀成分,形成纤维组织, 从而提高锻件的力学性能。 (2)节约金属材料 比如在热轧钻头、齿轮、齿圈及冷轧丝杠时节省了切 削加工设备和材料的消耗。 (3)较高的生产率 比如在生产六角螺钉时采用模锻成形就比切削加工效率 约高50倍。 (4)锻压主要生产承受重载荷零件的毛坯,如机器中的主轴、 齿轮等,但不能获得形状复杂的毛坯或零件
3、锻压的特点 (2)节约金属材料 (1)改善金属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3)较高的生产率 锻压的同时可消除铸造缺陷,均匀成分,形成纤维组织, 从而提高锻件的力学性能。 比如在生产六角螺钉时采用模锻成形就比切削加工效率 约高50倍。 比如在热轧钻头、齿轮、齿圈及冷轧丝杠时节省了切 削加工设备和材料的消耗。 (4)锻压主要生产承受重载荷零件的毛坯,如机器中的主轴、 齿轮等,但不能获得形状复杂的毛坯或零件。 第12章 锻压
第12章锻压 4、锻压生产的分类 (1)自由锻造 利用冲击力或静压力使经过加热的金属在锻压设备的上、下砧 铁之间塑性变形、自由流动称为自由锻造。 (2)模样锻造 把金属坯料放在锻模模膛内施加压力使其变形的一种锻造 方法。又简称模锻。 (3)板料冲压 将金属板料置于冲模之间,使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的加工 方法。通常在常温下进行,也称冷冲压
4、锻压生产的分类 (1)自由锻造 (2)模样锻造 (3)板料冲压 利用冲击力或静压力使经过加热的金属在锻压设备的上、下砧 铁之间塑性变形、自由流动称为自由锻造。 把金属坯料放在锻模模膛内施加压力使其变形的一种锻造 方法。又简称模锻。 将金属板料置于冲模之间,使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的加工 方法。通常在常温下进行,也称冷冲压。 第12章 锻压
第12章锻压 第一节锻造工艺 加热 1、目的:提高塑性能、降低变形抗力,以利于变形和获得良好的 锻后组织。 2、锻造温度范围:如图10-2 注:加热过高、过低,加热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利于锻压生产 二、自由锻造 1、特点 →采用通用设备和工具 口锻件成形主要靠工人的操作技能 →只能生产形状简单的锻件,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第一节 锻造工艺 一、加热 1、目的:提高塑性能、降低变形抗力,以利于变形和 获得良好的 锻后组织。 2、锻造温度范围:如图10-2 注:加热过高、过低,加热时间过短、过长都不利于锻压生产。 二、自由锻造 1、特点: 锻件成形主要靠工人的操作技能; 采用通用设备和工具; 只能生产形状简单的锻件,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第12章 锻压
第12章锻压 2、基本工序: 锻造的基本工序是指为了达到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而进行的使金 属发生变形的工艺过程。主要工序有: 镦粗 拔长 冲孔 弯曲 正挤压 反挤压 复合挤压 模样锻造 以锻模模膛限制金属坯料的变形,从而获得锻件的成形 方法,其特点是 可以锻造出质量好,形状较为复杂的锻件 生产率高,但设备吨位较大,锻模制造困难,费用高: ☆适用于中、小型锻件的大批量生产
2、基本工序: 锻造的基本工序是指为了达到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而进行的使金 属发生变形的工艺过程。主要工序有: 镦 粗 拔 长 冲 孔 正挤压 弯 曲 反挤压 复合挤压 二、模样锻造 以锻模模膛限制金属坯料的变形,从而获得锻件的成形 方法,其特点是: 可以锻造出质量好,形状较为复杂的锻件; 生产率高,但设备吨位较大,锻模制造困难,费用高; 适用于中、小型锻件的大批量生产。 第12章 锻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