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 ∈额梓《儒林外史》
作者 吴敬梓 ——吴敬梓《儒林外史》
作简 者介 度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号文木老 人,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 主家庭。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安徽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晚年益贫 困,卒于扬州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 说,共55 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精神生活腐朽 堕落的描绘,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 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 会儒林百丑图,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又有《文木山房集》
简 介 作 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号文木老 人,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 主家庭。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安徽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晚年益贫 困,卒于扬州。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 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全书 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精神生活腐朽 堕落的描绘,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 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 会儒林百丑图,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又有《文木山房集》
封建科举制度 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 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生员:录取入学的童生称为生员。 秀才:生员肆业后称为秀才。 优良的参加每三年次的在省城举行的多试,考中的 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其他的称亚元。 贡士:举人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 试,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士;贡士参加由皇上主持的殿试,考中后称进士 士分三甲二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第 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封建科举制度 • 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 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 生员:录取入学的童生称为生员。 • 秀才:生员肆业后称为秀才。 • 举人:秀才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考试,成绩 优良的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试,考中的 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其他的称亚元。 • 贡士:举人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 试,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 进士:贡士参加由皇上主持的殿试,考中后称进士。 进士分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第 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认真听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1、注意读准文中的生字、生词。 2、欣赏几个精彩的电影片断,仔细体会 人物的丰富台词。 3、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4、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在经济状况和社 会地位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认真听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1、注意读准文中的生字、生词。 2、欣赏几个精彩的电影片断,仔细体会 人物的丰富台词。 3、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4、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在经济状况和社 会地位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文结 《范进中举》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 分为中举前和中举后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写范进中举之前的情况。 第二部分:写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及 中举以后社会地位显著变化
《范进中举》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 分为中举前和中举后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写范进中举之前的情况。 第二部分:写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及 中举以后社会地位显著变化。 课文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