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南区井都中学 2006--2007年度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个半学期。是苦?是乐?个中 滋味也许只有自己知晓!青春正值,七年级正是我们人生大厦的基石。期望同学 们能打好基础,接受末来的挑战。请同学们认真、规范答题!语文老师期待与你 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加油吧 七年级语文老师 2007年4月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基础知识积累(19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根据汉字写出拼音。(4分) ①pan石②狂lan 高④胡j ⑤迭起 ⑥炽痛 ⑦校补 ⑧星宿 2、选出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彷惶亘古踌躇嫉妒 B.深邃重荷污晦讪笑 C.脑髓阑语崎岖蝉蜕D.祈祷狂澜瞬息骊歌 3、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 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②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③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 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④“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 课替我浇花吗?” A.细节描写场景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场景描写心理描写心理描写 C.细节描写场景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D.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汕头市潮南区井都中学 2006---2007 年度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个半学期。是苦?是乐?个中 滋味也许只有自己知晓!青春正值,七年级正是我们人生大厦的基石。期望同学 们能打好基础,接受未来的挑战。请同学们认真、规范答题!语文老师期待与你 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加油吧! 七年级语文老师 2007 年 4 月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 座号:____ 分数: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19 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根据汉字写出拼音。(4 分) ①pán 石 ②狂 lán ③ mí 高 ④ 胡 jì ⑤迭.起 ⑥炽.痛 ⑦校.补 ⑧星宿. 2、选出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3 分) A.彷惶 亘古 踌躇 嫉妒 B.深邃 重荷 污晦 讪笑 C.脑髓 阑语 崎岖 蝉蜕 D.祈祷 狂澜 瞬息 骊歌 3、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 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②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③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 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④“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 课替我浇花吗?” A.细节描写 场景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场景描写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 C.细节描写 场景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D.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 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 是一段细节描写,表现出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精神 B.“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 发 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这是一段肖像描写,采用了由近 及远,由上到下的描写顺序,表现了贝多芬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 C.“他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 下子飞跃过几个世纪……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这是一段语 言描写,表现出了福楼拜的博学、睿智。 D.“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 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是一段行动描写,表现出了福楼拜热情好客的性 格特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我们要认真宣传《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 C.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 D.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享誉世界,而且闻名全省。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作者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 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B.《音乐巨人贝多芬》中作者通过一次会见来表现贝多芬在音乐上的巨大造诣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 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D.《未选择的路》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诗人自己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二、语言综合运用(14分) 7.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5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小荷才露尖尖角, (5)落红不是无情物, 8.在下面空格处填上动物名称,组成成语。(4分) 气冲斗 关门打 革裹尸守株待 9.请你划出下面广告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2分) 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 随心所浴(某热水器广告) 10.某政要的儿子驾车外出,违反交通规则被抓,交警正在填写罚单。这人一副 满不在乎的神色说:“你知不知道我爸爸是谁?”交警一面继续开罚单,一边说 “这个恐怕我帮不了你,小伙子,你为什么不试着回家问问你妈妈?”他们两人 的一问一答,都是:()(3分) A.威武不能屈 B.岿然不动 醉翁之意不在 D.以强凌弱 三、阅读探究,展示你的创造能力。(47分)
A.“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这 是一段细节描写,表现出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精神。 B.“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 发,……,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这是一段肖像描写,采用了由近 及远,由上到下的描写顺序,表现了贝多芬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 C.“他有时雄辩过人……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思想一 下子飞跃过几个世纪……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这是一段语 言描写,表现出了福楼拜的博学、睿智。 D.“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 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是一段行动描写,表现出了福楼拜热情好客的性 格特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我们要认真宣传《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 C.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 D.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享誉世界,而且闻名全省。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作者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 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B.《音乐巨人贝多芬》中作者通过一次会见来表现贝多芬在音乐上的巨大造诣。 C.《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 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D.《未选择的路》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诗人自己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二、语言综合运用(14 分) 7.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5 分) (1) 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2)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小荷才露尖尖角, 。 (5) 落红不是无情物, 。 8.在下面空格处填上动物名称,组成成语。(4 分) 气冲斗 关门打 革裹尸 守株待 9.请你划出下面广告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2 分) 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 随心所浴(某热水器广告) 10.某政要的儿子驾车外出,违反交通规则被抓,交警正在填写罚单。这人一副 满不在乎的神色说:“你知不知道我爸爸是谁?”交警一面继续开罚单,一边说: “这个恐怕我帮不了你,小伙子,你为什么不试着回家问问你妈妈?”他们两人 的一问一答,都是:( )(3 分) A .威武不能屈 B . 岿 然 不 动 C .醉翁之意不在 酒 D.以强凌弱 三、阅读探究,展示你的创造能力。(47 分)
(一)阅读《最后一课》选文,回答文后11-15题。(12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 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 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 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 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 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 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橫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 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 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 去的国土的敬意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杝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 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岀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 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
(一)阅读《最后一课》选文,回答文后 11-15 题。(12 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 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 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 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 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 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愁。郝叟还带着 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 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 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 ....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 去的国土的敬意。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 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 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
了,你们走吧。” 11.文章选自国作家 (2分) 12.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2分 答3答 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3分) 14.如何理解“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2分) 答5答 我们常说“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请你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音乐巨人贝多芬》(节选)选文,回答文后16-19题。(12分) ①他接着说 ②“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 出来。 ③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 ④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 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 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 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⑤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晩餐。在晩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 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和巴赫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 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 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⑥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那次节目是《费黛里 奥》。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 也不忍告诉他。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 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⑦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 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16、“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这是为什么?(3分) 答 17、第④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永恒”指的是 (2分) 18、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3分) 答 19、客人为什么“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他们敬畏什么又怜惜什么 4分) 答 (提示:请注意时间,别太慢了)
了,你们走吧。” 11.文章选自 国作家 。(2 分) 12.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2 分) 答: 。 13.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3 分) 答: 。 14.如何理解“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2 分) 答: 。 15. 我们常说“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请你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3 分) 答: 。 (二)阅读《音乐巨人贝多芬》(节选)选文,回答文后 16-19 题。(12 分) ①他接着说: ②“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 出来。” ③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 ④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 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 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 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⑤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 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和巴赫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 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 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⑥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那次节目是《费黛里 奥》。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 也不忍告诉他。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 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⑦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 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16、“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这是为什么?(3 分) 答: 。 17、第④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永恒”指的是 。(2 分) 18、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3 分) 答: 。 19、客人为什么“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他们敬畏什么又怜惜什么? (4 分) 答: 。 (提示:请注意时间,别太慢了)
(三)阅读文言文选文,回答文后20-23题。(10分) 初,孙权谓蒙曰:“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土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 母,结友而别 20.解释下列两个词语:(2分) 当涂: 涉猎 21.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 方法: 目的: 22.找出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 。(2分) 23.翻译该句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分) 译文: (四)阅读《中国的牛》选文,回答文后题。(13分) 中国的牛 ①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 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③-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 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以经预料斗不过畜牲, 恐怕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水了。正在踟躇的时候,带头的一头 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 一队耕牛跟着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④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望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 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 ⑤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民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晨光或烈日下 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
(三)阅读文言文选文,回答文后 20-23 题。(10 分) 初,孙权谓蒙曰:“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 母,结友而别。 20.解释下列两个词语:(2 分) 当涂: 涉猎 。 21.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 分) 方法: 。 目的: 。 22.找出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 ; 。(2 分) 23.翻译该句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 分) 译文: 。 (四)阅读《中国的牛》选文,回答文后题。(13 分) 中 国 的 牛 ①对于中国的牛,我有特别的尊敬。 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一回在田垄上的“相遇”。 ③一群朋友郊游,我领头在狭窄的阡陌上走,怎料迎面来了几头耕牛,狭道 容不下人和牛,终有一方要让路。它们还没有走近,我们以经预料斗不过畜牲, 恐怕难免踩到稻田泥水里,弄得鞋袜又泥又水了。正在踟躇的时候,带头的一头 牛,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抬起头看看,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田去。 一队耕牛跟着它全走离阡陌,从我们身边经过。 ④我们都呆了,回过头来,望着深褐色的牛队,在路的尽头消失,忽然觉得 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 ⑤中国的牛,永远沉默地为人民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晨光或烈日下, 它拖着沉重的犁,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好让人们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