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 ·第一节 宏观均衡的概念 ·第二节消费函数和总需求 ·第三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 决定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 第一节 宏观均衡的概念 • 第二节 消费函数和总需求 •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 第四节 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 决定
第一节宏观均衡的概念 ·一、最简单的经济体系(两部门经济) 一些重要假定: (1)只存在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 (2)在短期内,价格不易变动,即价格具 有粘性。 ,(3)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GNP=NNP=NI=PI=DPI。 ·(4)所有储蓄都是个人储蓄
第一节 宏观均衡的概念 • 一、最简单的经济体系(两部门经济) • 一些重要假定: • (1)只存在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 • (2)在短期内,价格不易变动,即价格具 有粘性。 • ( 3 ) 折 旧 和 公 司 未 分 配 利 润 为 零 。 GNP=NNP=NI=PI=DPI。 • (4)所有储蓄都是个人储蓄
,二、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 ·1、宏观均衡的含义: 当一个社会总产出与社会总需求相等时,经济处于 均衡状态。可以表达为:Y=AD 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是由总需求方面确 定的。这里的总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 Y=总支出=总需求。 ·均衡产出可以表达为:Y(计划的)=C+I。这里的总 需求是指计划的或意愿的,不是指国民收入核算帐 户中实际发生的、现实的总需求。 在国民收入核算帐户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需求加非 计划存货投资。均衡收入水平是指非计划存货投资 为零
• 二、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 • 1、宏观均衡的含义: • 当一个社会总产出与社会总需求相等时,经济处于 均衡状态。可以表达为:Y=AD • 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是由总需求方面确 定的。这里的总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 Y=总支出=总需求。 • 均衡产出可以表达为:Y(计划的)=C+I。这里的总 需求是指计划的或意愿的,不是指国民收入核算帐 户中实际发生的、现实的总需求。 • 在国民收入核算帐户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需求加非 计划存货投资。均衡收入水平是指非计划存货投资 为零
宏观均衡的另一表达式 ·2、宏观均衡的另一表达式:=S。 ·Y=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从支出看,Y=C+l,从收入看,Y=C+S,所 以当经济达到均衡时,C+=C+S,即I=S。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02 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S不同,那是指实际 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 内)始终等于储蓄
宏观均衡的另一表达式 • 2、宏观均衡的另一表达式:I=S。 • Y=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 从支出看,Y=C+I,从收入看,Y=C+S,所 以当经济达到均衡时,C+I=C+S,即I=S。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 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不同,那是指实际 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 内)始终等于储蓄
s s E Y Ye
EYe Y S I 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