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三年级语文适应性测试(三 本试卷六道大题,21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 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 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 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浄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 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 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飙升镖局骠勇分道扬镳 B.簇拥猝死蹙额不忍卒读 C.翁妪熨帖与会鹬蚌相争 D.沮丧诅咒咀嚼踽踽独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李工程师去国外培训,带回先进技术,先在一家不到一百人的乡镇企业小试牛刀,结果 收效显著,便有多家大企业邀他加盟。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这家上市公司由于财务问题被暂停一段时间的上市交易,近来通过整顿后,该公司终于 改头换面,气象一新,赢得了业界好评。 D.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是在情理之中,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令人痛恨。 3.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校如果不重视这门课程,学生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概 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B.对学生选科问题,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一刀切,几年的高考实践证明:凡 是这样做的,没有一次有好的结果 C.香港舆论普遍认为,连战“登陆”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只要两岸的中国人均以追求和 平发展为目标,两岸完全可以通过谈判化解分歧。 D.在这一次抢险救灾中,战士们个个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大家虽然累,但保护了集体财 产免遭损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1 2007 年高三年级语文适应性测试(三) 本试卷六道大题,21 小题,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 否正确;之后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 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 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 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 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9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飙.升 镖.局 骠.勇 分道扬镳. B. 簇.拥 猝.死 蹙.额 不忍卒.读 C. 翁妪. 熨.帖 与.会 鹬.蚌相争 D. 沮.丧 诅.咒 咀.嚼 踽踽..独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李工程师去国外培训,带回先进技术,先在一家不到一百人的乡镇企业小试牛刀 ....,结果 收效显著,便有多家大企业邀他加盟。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 ....,应有尽有。 C.这家上市公司由于财务问题被暂停一段时间的上市交易,近来通过整顿后,该公司终于 改头换面 ....,气象一新,赢得了业界好评。 D.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是在情理之中,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 这种换汤不换药 .....的做法令人痛恨。 3.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校如果不重视这门课程,学生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概 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B.对学生选科问题,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一刀切,几年的高考实践证明:凡 是这样做的,没有一次有好的结果。 C.香港舆论普遍认为,连战“登陆”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只要两岸的中国人均以追求和 平发展为目标,两岸完全可以通过谈判化解分歧。 D.在这一次抢险救灾中,战士们个个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大家虽然累,但保护了集体财 产免遭损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4~7 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霸少学律令,喜为吏。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 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 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 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 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后擢为扬州刺史 三岁,宣帝下诏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干石居。异时,上垂意于治, 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 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师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 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 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 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 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居,所问不敢有所隐。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 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其识事聪 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 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后数月,征霸 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为相五岁, 甘露三年薨,谥日定侯。 (选自《汉书·循史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为丞,处议当于法 当:适合,得当 B大将军霍光秉政 秉:主持,掌管 C.以刑罚痛绳群下 用绳子捆住 D及务耕桑 务:从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②治为天下第 B①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②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
2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霸少学律令,喜为吏。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 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 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 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 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后擢为扬州刺史。 三岁,宣帝下诏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异时,上垂意于治, 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 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师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 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 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 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 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居,所问不敢有所.隐。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 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其识事聪 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 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后数月,征霸 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为相五岁, 甘露三年薨,谥曰定侯。 (选自《汉书·循史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为丞,处议当于法 当:适合,得当 B.大将军霍光秉政 秉:主持,掌管 C.以刑罚痛绳群下 绳:用绳子捆住 D.及务耕桑 务:从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 ②治为.天下第一 B.①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 ②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
C①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②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 D①所问不敢有所隐 ②某所大木可以为棺 6.下面四组,全都表现黄霸敏于吏治的是() ①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②严酷以为能③置父老师师伍长,班行之 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④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⑤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⑥习文 法,然温良有让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霸自幼学习法律,且喜欢为官。曾先后在河东河南担任官职,廉洁自守,受到百 姓的爱戴。 B.黄霸料事如神,神通英明,下属官员以为黄霸知道他们的起居情况,对他非常忠实 C.黄霸做颖州太守时,制定条令,让长辈们率领着伍长,在民间颁布施行,用来告诫 人们多做善事防止奸邪。 D.黄霸执法宽缓平和,不同于当时俗吏严酷苛刻,后来得到宣帝的赏识,被授予廷尉 正的官职。 (20分) 8.阅读文言语段,按要求翻译和断句。(8分)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 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日:“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日:“弟 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1)将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句用“P断句。(3分)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2)恶者贵而美者贱。(3分) (3)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3分) 9.阅读下列两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张可久 (其一)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①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 花开暮春时候。 (其二)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②。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 书人一声长叹。 【注】①金谷名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②将军:这里指东汉名将班超。据《后汉书·班 超传》记载,班超长期驻守边境,年老思归,上疏说:“臣不敢望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请比较两首元曲的结句,联系全诗分析其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
3 C.①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②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 D.①所问不敢有所.隐 ②某所.大木可以为棺 6.下面四组,全都表现黄霸敏于吏治的是( ) ①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 ②严酷以为能 ③置父老师师伍长,班行之 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 ④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 ⑤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⑥习文 法,然温良有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霸自幼学习法律,且喜欢为官。曾先后在河东河南担任官职,廉洁自守,受到百 姓的爱戴。 B.黄霸料事如神,神通英明,下属官员以为黄霸知道他们的起居情况,对他非常忠实。 C.黄霸做颖州太守时,制定条令,让长辈们率领着伍长,在民间颁布施行,用来告诫 人们多做善事防止奸邪。 D.黄霸执法宽缓平和,不同于当时俗吏严酷苛刻,后来得到宣帝的赏识,被授予廷尉 正的官职。 三、(20 分) 8.阅读文言语段,按要求翻译和断句。(8 分)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 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 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1)将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句用“/”断句。(3 分) 其 美 者 自 美 吾 不 知 其 美 也 其 恶 者 自 恶 吾 不 知 其 恶 也。 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2)恶者贵而美者贱。(3 分) (3)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3 分) 9.阅读下列两首元曲,回答问题。(6 分)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 张可久 (其一)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①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 花开暮春时候。 (其二)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②。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 书人一声长叹。 【注】①金谷名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②将军:这里指东汉名将班超。据《后汉书·班 超传》记载,班超长期驻守边境,年老思归,上疏说:“臣不敢望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请比较两首元曲的结句,联系全诗分析其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3)《游褒禅山记》中,表明凡事只要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即使未能达到目标,也可以 无讥无悔的语句是:“尽吾志也 ?此予 之所得也。”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一美,均作了深入地开 掘。在李白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 清的含义极其丰赡。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 天生状态取胜,必含自然之清。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至于风清骨峻,则是 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又是指诗文之清了。清,既含内容,又含形式。澄清、 净洁、虚空,均可日清。 《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 代复元古,垂依贵清真。”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慨叹,指出了建安以 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并用“不足珍″句坚决否定之。所谓“绮丽 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 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昔,以 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调的 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 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岀超越性,同时还表 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传神。且看他所
4 10.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三小题)(6 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扈江离与辟芷兮, 。 (屈原 《离骚》) (2)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 《赤壁》) (3)《游褒禅山记》中,表明凡事只要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即使未能达到目标,也可以 无讥无悔的语句是:“尽吾志也, , , ?此予 之所得也。”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 《醉翁亭记》)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入地开 掘。在李白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 清的含义极其丰赡。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 天生状态取胜,必含自然之清。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至于风清骨峻,则是 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又是指诗文之清了。清,既含内容,又含形式。澄清、 净洁、虚空,均可曰清。 《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 代复元古,垂依贵清真。”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慨叹,指出了建安以 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并用“不足珍”句坚决否定之。所谓“绮丽” 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 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昔,以 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调的 “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 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还表 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传神。且看他所
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比好鹅宾。扫素写 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王羲之爱鹅,山阴一道土说:“你为我写《道 德经》,当以群鹅相赠。”王欣然命笔,写讫欣然携鹅而去。这个小故事原载《晋书》。李白 为了突现“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军”为题,作诗以颂之。为了追求清真,李白 决心付出毕生精力。他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高呼以清真取代绮丽,赞美群才“文 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紧接着表示自己的态度:“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干春。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他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并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 大自然本身就是清真的,自然美客观地存在着,它不加雕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诗文的 也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山水诗文更应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李白以下诗句中得到启迪 凊水岀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橫素襟,无时不招寻。…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 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这里强调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诗情雅兴,油然而生。吟咏之间, 不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不禁飘然而有清举、清扬之感。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 照,才可见出它那本真的状态,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 (选自《大众日报》) 11.作者从哪些方面论证李白对“清真”文风的推崇、开掘?请具体说明。(6分) 12.李白提倡、强调“清真”有怎样的意义?(4分) 13.从上下文看,以下对“清真”美学风格的表述不当的两项是()()(4分) A.“清真”是李白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既指艺术风格,又指人物风神。 B.李白的“清真”既涉及自然的,也涉及人物的,还涉及事物的,是一个含义极其丰富的 概念 C.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他的人格风神都符合李白对“清真”风格的理解。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清真”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说只有照自然 存在进行自然表现的“清真美”才是真正的美。 E.文学风格的绮丽与李白所反对的六朝的绮丽是有区别的,作为艺术风格,“绮丽”与淫 艳无涉,也在“清真”范畴之内。 F.“清真”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 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传神。 14.你认为以下诗句比较符合李白“清真”风格的有( )(4分) A.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5 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比好鹅宾。扫素写 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王羲之爱鹅,山阴一道士说:“你为我写《道 德经》,当以群鹅相赠。”王欣然命笔,写讫欣然携鹅而去。这个小故事原载《晋书》。李白 为了突现“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军”为题,作诗以颂之。为了追求清真,李白 决心付出毕生精力。他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高呼以清真取代绮丽,赞美群才“文 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紧接着表示自己的态度:“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并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 大自然本身就是清真的,自然美客观地存在着,它不加雕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诗文的 也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山水诗文更应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李白以下诗句中得到启迪: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 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这里强调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诗情雅兴,油然而生。吟咏之间, 不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不禁飘然而有清举、清扬之感。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 照,才可见出它那本真的状态,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 (选自《大众日报》) 11.作者从哪些方面论证李白对“清真”文风的推崇、开掘?请具体说明。(6 分) 12.李白提倡、强调“清真”有怎样的意义?(4 分) 13.从上下文看,以下对“清真”美学风格的表述不当的两项是( )( )(4 分) A.“清真”是李白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既指艺术风格,又指人物风神。 B.李白的“清真”既涉及自然的,也涉及人物的,还涉及事物的,是一个含义极其丰富的 概念。 C.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他的人格风神都符合李白对“清真”风格的理解。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清真”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说只有照自然 存在进行自然表现的“清真美”才是真正的美。 E.文学风格的绮丽与李白所反对的六朝的绮丽是有区别的,作为艺术风格,“绮丽”与淫 艳无涉,也在“清真”范畴之内。 F.“清真”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 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传神。 14.你认为以下诗句比较符合李白“清真”风格的有( )(4 分) A.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