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湛江市普通高考测试题(一) 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4页,必考部分1-6页,选考部分7-10页,答题卡11-14页:全卷六大题24 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选择题时,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答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填入10至14页的答题卡相应 的位置上,否则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I必考部分(135分)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小憩修茸雕栏玉砌同仇敌忾 B.夙愿星宿追本溯源沧海一粟 C.陌路蓦然厉兵秣马没齿不忘 D.参劾涸辙荷枪实弹丘之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3分) A.面对卧病多年的母亲,看到当小学教师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学费东奔西跑,小琴不觉泪流 满面。父亲安慰她说:“你为咱家争了气,为了让你上大学,家里就是卖掉房子也在所不辞。” B.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信手涂画,大概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积习和癖好,不知此 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C.近年来,大量的流动人员汇集这里,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会有,偷拐骗抢,应有尽 有,防不胜防,屡打不灭。 D.视听产品的盗版是把双刃剑,它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外国投资人望而却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时下,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偏长,许多学生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 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B.去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给全国模范教师、已故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孟二冬先生的女 儿孟菲回信,赞扬她父亲是“教书育人的楷模 C.在防汛防台风期间,当地紧急转移群众12.5万人,组织船只回港避风达1.2万艘次,有
1 2007 年湛江市普通高考测试题(一) 语 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共 14 页,必考部分 1-6 页,选考部分 7-10 页,答题卡 11--14 页;全卷六大题 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选择题时,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答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填入 10 至 14 页的答题卡相应 的位置上,否则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I 必考部分(135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小憩. 修葺. 雕栏玉砌. 同仇敌忾. B. 夙.愿 星宿. 追本溯.源 沧海一粟. C. 陌.路 蓦.然 厉兵秣.马 没.齿不忘 D. 参劾. 涸.辙 荷.枪实弹 一丘之貉.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3 分) A.面对卧病多年的母亲,看到当小学教师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学费东奔西跑,小琴不觉泪流 满面。父亲安慰她说:“你为咱家争了气,为了让你上大学,家里就是卖掉房子也在所不辞 ....。” B.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信手涂画,大概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积习和癖好,不知此 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 ....为谁。 C.近年来,大量的流动人员汇集这里,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会有,偷拐骗抢,应有尽 ... 有.,防不胜防,屡打不灭。 D.视听产品的盗版是把双刃剑 ...,它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外国投资人望而却步。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3 分) A.时下,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偏长,许多学生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 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B.去年 9 月,胡锦涛总书记给全国模范教师、已故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孟二冬先生的女 儿孟菲回信,赞扬她父亲是“教书育人的楷模”。 C.在防汛防台风期间,当地紧急转移群众 12.5 万人,组织船只回港避风达 1.2 万艘次,有
效地减少了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 D.目前,武汉至广州铁路运输状况相当紧张,是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尤其是大量 的客运需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 4.调整下面文段画线部分语句的结构和顺序,使句式大致一致,文意连贯。(可以增、减 字数,调换句序,但不能改变原文意思)(4分) 那里神奇的山光水色,会随着一年中不同季节里植被、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在 同一天里,也会因时间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初升的太阳,使远方的崖壁闪耀着金银色 的光彩;月光皎洁时,两侧的崖壁衬着靛蓝色的阴影,十分醒目;裸露的崖壁在绚烂的晩霞 的映衬下,像火焰般耀眼。 5.仿照下面示例,以“社会”、“岁月”作为开头的陈述对象(也可自选陈述对象),另写一 组句子。(要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字数相近即可)(6分) 示例:如果自然是一本书,那么旅游就是阅读:登山,你可以读到雄奇壮伟;观海,你 可以读到博大深沉 6.张明参加自己向往的某外语高校提前举行的自主招生的面试,听力理解、英语对话均顺利 过关。最后一个环节是将一篇英语新闻翻译为中文。张明却因中文功底不好,译文明显受英 语的语序影响,语句凌乱,而最后名落孙山。 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怎样安慰他并向他提出一个合理解决问题的建议?(答案不超 过50字)(5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元晖,字景袭。少沉敏,颇涉文史。宣武即位,为给事黄门侍郎。 初,孝文迁洛,旧贵皆难移,时欲和众情,遂许冬则居南,夏便居北。宣武颇惑于左右 之言,外人遂有还北之闻,至乃牖卖田宅,不安其居。晖乃请间言事,具奏所闻,日:“先
2 效地减少了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 D.目前,武汉至广州铁路运输状况相当紧张,是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尤其是大量 的客运需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 4.调整下面文段画线部分语句的结构和顺序,使句式大致一致,文意连贯。(可以增、减 字数,调换句序,但不能改变原文意思)(4 分) 那里神奇的山光水色,会随着一年中不同季节里植被、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在 同一天里,也会因时间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初升的太阳,使远方的崖壁闪耀着金银色 的光彩;月光皎洁时,两侧的崖壁衬着靛蓝色的阴影,十分醒目;裸露的崖壁在绚烂的晚霞 的映衬下,像火焰般耀眼。 5. 仿照下面示例,以“社会”、“岁月”作为开头的陈述对象(也可自选陈述对象),另写一 组句子。(要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字数相近即可)(6 分) 示例:如果自然是一本书,那么旅游就是阅读:登山,你可以读到雄奇壮伟;观海,你 可以读到博大深沉。 6.张明参加自己向往的某外语高校提前举行的自主招生的面试,听力理解、英语对话均顺利 过关。最后一个环节是将一篇英语新闻翻译为中文。张明却因中文功底不好,译文明显受英 语的语序影响,语句凌乱,而最后名落孙山。 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怎样安慰他并向他提出一个合理解决问题的建议?(答案不超 过 50 字)(5 分)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7—11 题。 元晖,字景袭。少沉敏,颇涉文史。宣武即位,为给事黄门侍郎。 初,孝文迁洛,旧贵皆难移,时欲和众情,遂许冬则.居南,夏便居北。宣武颇惑于.左右 之言,外人遂有还北之闻,至乃牖卖田宅,不安其居。晖乃请间言事,具奏所闻,曰:“先
皇移都以百姓恋士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意耳乃是当时之言实非先皇深意,且比来迁人, 安居岁久,公私计立,无复还情。伏愿陛下终高祖既定之业,勿信邪臣不然之说。”帝纳之。 再迁侍中,领右卫将军,虽无补益,深被亲宠。凡在禁中要密之事,晖别奉旨,藏之于 柜,唯晖入乃开,其余侍中、黄门莫有知者。时侍中卢农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彪将 军,饥鹰侍中”。迁吏部尚书。纳货用官,皆有定价,大郡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 匹,其余官职各有差,天下号日市曹。出为冀州刺史。下州之日,连车载物,发信都至汤阴 间,首尾相属,道路不断。其聚敛无极,百姓患之。 明帝初,征拜尚书左仆射,诏摄吏部选事。晖上书论政要:其一日:御史之职,务使得 贤。必得其人,不拘阶秩,久于其事,责其成功。其二日:安人宁边,观时而动。顷来边将 亡远大之略,贪万一之功,斯乃庸人所为,锐于奸利之所致也。愚谓数年以来,唯宜静边 以息召役,安人劝农,惠此中夏(中原)请严敕边将,自今有戍贼求内附者,不听辄遺援 接,皆须表闻。违者虽有功,请以违诏书论。其三曰:国之资储,唯籍河北。饥馑积年,户 口逃散,生长奸诈,因生隐藏,出缩老小,妄注死失,收人租调,割入于己。人困于下,官 损于上。自非更主权制,善加检括,损耗之来,方在未已。请求其议,明宣条格。帝纳之。 晖雅好文学,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以类相从,名为《科录》,凡二百七十卷, 上起伏羲,迄于晋,几十四代。晖疾笃,表上之。卒,谥日文宪 -节选自《北史》卷一五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伏愿陛下终高祖既定之业 终:终结 B.首尾相属,道路不断 属:隶属 C.久于其事,责其成功 责:责备 D.国之资储,唯籍河北 籍:依靠 8.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遂许冬则居南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 皇移都以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意耳乃是当时之言实非先皇深意。且.比来迁人, 安居岁久,公私计立,无复还情。伏愿陛下终.高祖既定之业,勿信邪臣不然之说。”帝纳之。 再迁侍中,领右卫将军,虽无补益,深被亲宠。凡在禁中要密之事,晖别奉旨,藏之于 柜,唯晖入乃开,其余侍中、黄门莫有知者。时侍中卢农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彪将 军,饥鹰侍中”。迁吏部尚书。纳货用官,皆有定价,大郡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 匹,其余官职各有差,天下号曰市曹。出为冀州刺史。下州之日,连车载物,发信都至汤阴 间,首尾相属.,道路不断。其聚敛无极,百姓患之。 明帝初,征拜尚书左仆射,诏摄吏部选事。晖上书论政要:其一曰:御史之职,务使得 贤。必得其人,不拘阶秩,久于其事,责.其成功。其二曰:安人宁边,观时而.动。顷来边将 亡远大之略,贪万一之功,斯乃庸人所为,锐于奸利之所致也。愚谓数年以来,唯宜静边, 以息召役,安人劝农,惠此中夏(中原)。请严敕边将,自今有戍贼求内附者,不听辄遣援 接,皆须表闻。违者虽有功,请以.违诏书论。其三曰:国之资储,唯籍.河北。饥馑积年,户 口逃散,生长奸诈,因生隐藏,出缩老小,妄注死失,收人租调,割入于己。人困于下,官 损于上。自非更主权制,善加检括,损耗之来,方在未已。请求其议,明宣条格。帝纳之。 晖雅好文学,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以类相从,名为《科录》,凡二百七十卷, 上起伏羲,迄于晋,几十四代。晖疾笃,表上之。卒,谥曰文宪。 ——节选自《北史》卷一五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伏愿陛下终.高祖既定之业 终:终结 B. 首尾相属.,道路不断 属:隶属 C. 久于其事,责.其成功 责:责备 D. 国之资储,唯籍.河北 籍:依靠 8.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遂许冬则.居南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宣武颇惑于左右之言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安人宁边,观时而动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D.请以违诏书论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9.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旧贵)欲和众情 B.时侍中卢农亦盟(元晖)恩眄 C.(侍中卢农)迁吏部尚书D.(边将)皆须表闻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给事黄门侍郎时,元晖极力劝阻宣武帝,叫他不要将都城迁回北边,不要相信奸臣的 胡说 B.任吏部尚书时,元晖卖官鬻爵,官大价高,而且他无休无止地聚敛财物,使百姓不得安 C.元晖上书朝廷,主张不拘限于官阶品秩让贤臣担任御史的职务,并可让他们长期任职 宣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D.针对地方上利用各种奸诈方法收敛百姓的租税归入私囊的现象,元晖主张设立规定,严 加检査控制 11.断句与翻译(9分) (1)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顷来边将亡远大之略,贪万一之功,斯乃庸人所为。(3分) ②唯宜静边,以息召役,安人劝农,惠此中夏。(4分) (2)用“/”给文段中画双线的句子断句。(2分) 先皇移都以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意耳乃是当 时之言实非先皇深意。 (二)诗歌阅读(7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元夜 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4 B.宣武颇惑于.左右之言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安人宁边,观时而.动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D.请以.违诏书论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9.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时(旧贵)欲和众情 B.时侍中卢农亦盟(元晖)恩眄 C. (侍中卢农)迁吏部尚书 D.(边将)皆须表闻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任给事黄门侍郎时,元晖极力劝阻宣武帝,叫他不要将都城迁回北边,不要相信奸臣的 胡说。 B.任吏部尚书时,元晖卖官鬻爵,官大价高,而且他无休无止地聚敛财物,使百姓不得安 宁。 C.元晖上书朝廷,主张不拘限于官阶品秩让贤臣担任御史的职务,并可让他们长期任职, 宣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D.针对地方上利用各种奸诈方法收敛百姓的租税归入私囊的现象,元晖主张设立规定,严 加检查控制。 11.断句与翻译(9 分) (1)翻译下面的句子。(7 分) ①顷来边将亡远大之略,贪万一之功,斯乃庸人所为。(3 分) ②唯宜静边,以息召役,安人劝农,惠此中夏。(4 分) (2)用“/”给文段中画双线的句子断句。(2 分) 先 皇 移 都 以 百 姓 恋 土 故 发 冬 夏 二 居 之 诏 权 宁 物 意 耳 乃 是 当 时 之 言 实 非 先 皇 深 意。 (二)诗歌阅读(7 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霁夜 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3分) (2)这首诗运用了衬托对比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 (1)老冉冉其将至兮,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吾令羲 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2)庄生晓梦迷蝴蝶,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三、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收入差距拉大原因究竟在哪里 最近两年出现一种解释,说我国贫富差别的急剧扩大,主要是因为太强调效率,即“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缘故;因为市场化改革太强调效率,以致平等受损。我对这种解释是 很怀疑的。根据这种解释开岀的“处方″,则是调整对合法收入的分配政策,包括限制高额 薪酬收入,对个人所得征收高额累进税,等等。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上世纪80年代针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平均主义提出的。不 过,当时就有人指出,这个提法背后的理论框架,即认为平等和效率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可 以互相代换的负相关关系,是存在问题的。平等和效率互相代换的理论,一般认为是来自美 国经济学家奥肯《平等与效率—个巨大的权衡》这本书。所谓权衡( trade-off,是指 处理这两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代换关系,即负相关关系。从那本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奥肯 讲的是在人们的机会是平等的情况之下效率和平等之间的某种负相关的关系。如果我们讲的
5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3 分) (2)这首诗运用了衬托对比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 分) (1)老冉冉其将至兮,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吾令羲 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2)庄生晓梦迷蝴蝶, 。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三、现代文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收入差距拉大原因究竟在哪里 最近两年出现一种解释,说我国贫富差别的急剧扩大,主要是因为太强调效率,即“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缘故;因为市场化改革太强调效率,以致平等受损。我对这种解释是 很怀疑的。根据这种解释开出的“处方”,则是调整对合法收入的分配政策,包括限制高额 薪酬收入,对个人所得征收高额累进税,等等。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上世纪 80 年代针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平均主义提出的。不 过,当时就有人指出,这个提法背后的理论框架,即认为平等和效率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可 以互相代换的负相关关系,是存在问题的。平等和效率互相代换的理论,一般认为是来自美 国经济学家奥肯《平等与效率——一个巨大的权衡》这本书。所谓权衡(trade-off),是指 处理这两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代换关系,即负相关关系。从那本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奥肯 讲的是在人们的机会是平等的情况之下效率和平等之间的某种负相关的关系。如果我们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