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 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 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 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 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 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 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 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11.本文以 为线索贯穿全文,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作者采用了 的写法。(2分) 12.本文开头写父亲爱兰、育兰,但当人们跑来玩赏时,父亲却添了几分“愠怒”, 并且不再植兰,这种反常的原因,在父子访兰时的对话中有两处交待,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 出。(2分) 13.根据文中的叙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空谷幽兰”的特点是口口,“盆景家兰” 的特点是口口。(4分) 14.“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象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 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4分) 15.文章第二段所描写的意境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的意境相似,请你写出这首 诗。(4分) 16.兰草随着生长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了本性,但挺拔的松树无论生于僻野,还是长在山 岩都不失坚强本色,请对此谈谈你的感悟。(限40字以内)(6分) (三)(2010·北京燕山)阅读《霜叶红于二月花》,完成17—19题(9分) 箱叶红于二月花 ①为什么树叶会变颜色呢?原来叶子里有许多色素,色素发生了变化,有的消失了,有 的显露出来,有的重新形成 11
11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 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 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 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 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 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 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 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11. 本文以 为线索贯穿全文,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作者采用了 的写法。(2 分) 12. 本文开头写父亲爱兰、育兰,但当人们跑来玩赏时,父亲却添了几分“愠怒”, 并且不再植兰,这种反常的原因,在父子访兰时的对话中有两处交待,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 出。(2 分) 13. 根据文中的叙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空谷幽兰”的特点是□□,“盆景家兰” 的特点是□□。(4 分) 14. “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象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 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4 分) 15. 文章第二段所描写的意境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的意境相似,请你写出这首 诗。(4 分) 16. 兰草随着生长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了本性,但挺拔的松树无论生于僻野,还是长在山 岩都不失坚强本色,请对此谈谈你的感悟。(限 40 字以内)(6 分) (三)(2010·北京燕山)阅读《霜叶红于二月花》,完成 17——19 题(9 分) 霜叶红于二月花 ①为什么树叶会变颜色呢?原来叶子里有许多色素,色素发生了变化,有的消失了,有 的显露出来,有的重新形成
②叶子里最普遍而又最重要的色素是叶绿素。它能吸收太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有 机物质,供给植物本身以及动物的食料,这就是光合作用。叶绿素常见的有两种:叶绿素A, 颜色较深,近乎蓝色:;叶绿素B,颜色较浅,近乎黄绿。它们的构造大致相同,与人身上的 血色素很相似,全是卟啉类化合物,只是叶绿素含镁而不是含铁。 ③与叶绿素同时存在的还有叶黄素与胡萝卜素,它们的颜色是黄的或橙黄的,有很多种 类,化学结构与维生素A相近,也是卟啉类物质 ④以上几种色素,不是每个细胞都有,也不是平均散布在细胞里,而是与一些蛋白质及 脂肪聚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个小颗粒,叫叶绿粒。这些色素是不能溶解在水里的,所以用水 洗不出来,但是可以用甲醇、丙酮等溶剂提取。提出来的溶液是绿的,因为叶绿素颜色重, 把别的色素掩盖住了。如果把这种溶液层析,也就是使它通过充满淀粉的管子,再用溶剂冲 洗,由于它们被吸附的程度不同,就可以分开几个色素的层次。 ⑤比较起来,叶绿素是不稳固的,它经常在破坏,经常在形成。当光线很强而温度很低 的时候,破坏强烈,形成停滞,叶绿素就要逐渐消失,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就显露出来了。 到了秋天,很多的叶子变黄,就是这个道理 ⑥至于叶子变红,那是由于另外一类色素,叫花青素。它们的化学结构与以上的完全不 同,而是多酚类化合物的配糖体。它们能溶于水,在细胞中分散在胞液里,很容易洗出来。 在酸性的溶液里是红色的,遇到碱变成蓝色。一般花瓣里的色素,都是这一类,在叶子里则 少见。有时幼芽或嫩叶有这种色素,长大以后便消失了,或被叶绿素掩盖起来。到了秋天, 很多植物的叶子,会大量制造这类色素,那是叶绿素已经消失了,所以叶子会变成鲜红的颜 色,常见的如槭树、乌桕等。 ⑦花青素形成的过程还不十分清楚。但是与叶子中的含糖量有关系。天气冷时,叶子里 贮藏的物质会转变成糖,糖分多了就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如果我们在一根树枝的下部切去 圈树皮使糖分不流到树干,而在叶子里累积起来,就可以促进这个枝条上的叶子变红。 有时叶子感染病菌或被虫子咬伤也有同样情况。一般上部年幼的叶子比下边老叶先变色,有 时叶脉先变色,有时叶肉先变色,都可能与糖分有关。此外,强光、低温、干旱都有影响 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所以特别在山上,天晴气爽,秋天骤冷,夜里有霜的地方,树叶也特 别来的鲜艳,古人的诗描写“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这个道理。 (选文有改动) 17.叶子中的色素有哪几种?(2分) 18.第⑦段中加点的“可能”体现了说明文的什么特征?简要进行分析。(4分) 答 19.结合文段内容对下面材料给出解释。(3分) 【材料连接】 秋天到了,人们喜欢到北京的香山、苏州的天平山或南京的栖霞山去观赏红叶。本来葱 郁的树林,脱掉了绿色的衣裳,换上黄、红、赭等鲜艳颜色的新装。 三.创新写作。(50分)
12 ②叶子里最普遍而又最重要的色素是叶绿素。它能吸收太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有 机物质,供给植物本身以及动物的食料,这就是光合作用。叶绿素常见的有两种:叶绿素 A, 颜色较深,近乎蓝色;叶绿素 B,颜色较浅,近乎黄绿。它们的构造大致相同,与人身上的 血色素很相似,全是卟啉类化合物,只是叶绿素含镁而不是含铁。 ③与叶绿素同时存在的还有叶黄素与胡萝卜素,它们的颜色是黄的或橙黄的,有很多种 类,化学结构与维生素 A 相近,也是卟啉类物质。 ④以上几种色素,不是每个细胞都有,也不是平均散布在细胞里,而是与一些蛋白质及 脂肪聚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个小颗粒,叫叶绿粒。这些色素是不能溶解在水里的,所以用水 洗不出来,但是可以用甲醇、丙酮等溶剂提取。提出来的溶液是绿的,因为叶绿素颜色重, 把别的色素掩盖住了。如果把这种溶液层析,也就是使它通过充满淀粉的管子,再用溶剂冲 洗,由于它们被吸附的程度不同,就可以分开几个色素的层次。 ⑤比较起来,叶绿素是不稳固的,它经常在破坏,经常在形成。当光线很强而温度很低 的时候,破坏强烈,形成停滞,叶绿素就要逐渐消失,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就显露出来了。 到了秋天,很多的叶子变黄,就是这个道理。 ⑥至于叶子变红,那是由于另外一类色素,叫花青素。它们的化学结构与以上的完全不 同,而是多酚类化合物的配糖体。它们能溶于水,在细胞中分散在胞液里,很容易洗出来。 在酸性的溶液里是红色的,遇到碱变成蓝色。一般花瓣里的色素,都是这一类,在叶子里则 少见。有时幼芽或嫩叶有这种色素,长大以后便消失了,或被叶绿素掩盖起来。到了秋天, 很多植物的叶子,会大量制造这类色素,那是叶绿素已经消失了,所以叶子会变成鲜红的颜 色,常见的如槭树、乌桕等。 ⑦花青素形成的过程还不十分清楚。但是与叶子中的含糖量有关系。天气冷时,叶子里 贮藏的物质会转变成糖,糖分多了就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如果我们在一根树枝的下部切去 一圈树皮使糖分不流到树干,而在叶子里累积起来,就可以促进这个枝条上的叶 子变红。 有时叶子感染病菌或被虫子咬伤也有同样情况。一般上部年幼的叶子比下边老叶先变色,有 时叶脉先变色,有时叶肉先变色,都可能..与糖分有关。此外,强光、低温、干旱都有影响, 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所以特别在山上,天晴气爽,秋天骤冷,夜里有霜的地方,树叶也特 别来的鲜艳,古人的诗描写“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这个道理。 (选文有改动) 17.叶子中的色素有哪几种?(2 分) 答: 18.第⑦段中加点的“可能”体现了说明文的什么特征?简要进行分析。(4 分) 答: 19.结合文段内容对下面材料给出解释。(3 分) 【材料连接】 秋天到了,人们喜欢到北京的香山、苏州的天平山或南京的栖霞山去观赏红叶。本来葱 郁的树林,脱掉了绿色的衣裳,换上黄、红、赭等鲜艳颜色的新装。 答: 三.创新写作。(50 分)
20.世间的爱有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 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心中,时刻温暖着我们的 生命历程。这爱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得珍贵。 请你仔细品味记忆中的珍宝,诉诸笔端,表现你在家庭中所感受的至爱亲情。 期中测试题(一)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瑟缩sei淳朴chn颤动chan缠绕ra 宽敞 chang私塾sh霎时cha弥漫mt C.测试ceo慨叹kai可鄙bi隧道sui D.澄清 cheng应和he 屏风ping横蛮m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渚清沙白津津乐道百无聊赖风姿绰约 B.落日残霞月残星疏大言不惭前扬后合 C.万事如意肆意忘为如法炮制人声顶沸 D.水天相接翩翩起舞惴惴不安衣衫蓝褛 3.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慈母情深》一文多次出现“第一次”或“从来没有”,表明这印象不可磨灭,以 具有重要或特殊的意义。 B.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 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C.《雪地贺卡》一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冬天的早晨,“我”下班发现一张寄给雪人的贺卡,好 奇心之下,“我”以雪人的名义给写贺卡的李小屹回了一张贺卡,这样李小屹就有了一个有 秘密的童年,后来为了不破坏她的美梦,“我”没有再回复 D.“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句诗之所以为人传诵,只要是因为其精巧明丽,便于记诵。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2分)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在学习上,他非常勤奋,总是不耻下问,经常连老师都被他问倒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多美的景色啊,一座座高山亭亭玉立在我们面前。 5.课外名著阅读填空。(4分) (1)“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一位传奇英 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 (2)《西游记》是我国经典小说之一,是最成功的带有 的文学巨著。其故事和 人物几乎家喻户晓,受到中外读者的喜爱。这部小说的核心人物是他突出的性格 是
13 20. 世间的爱有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 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心中,时刻温暖着我们的 生命历程。这爱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得珍贵。 请你仔细品味记忆中的珍宝,诉诸笔端,表现你在家庭中所感受的至爱亲情。 期中测试题(一)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积累运用(20 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瑟.缩 sèì 淳.朴 chún 颤动 chàn 缠绕.rào B.宽敞.chǎng 私塾.shú 霎.时 chà 弥.漫 mí C.测.试 cèo 慨叹 kǎi 可鄙.bǐ 隧.道 suì D.澄.清 chéng 应和.hè 屏.风 píng 横蛮.m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渚清沙白 津津乐道 百无聊赖 风姿绰约 B.落日残霞 月残星疏 大言不惭 前扬后合 C.万事如意 肆意忘为 如法炮制 人声顶沸 D.水天相接 翩翩起舞 惴惴不安 衣衫蓝褛 3.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慈母情深》一文多次出现“第一次”或“从来没有”,表明这印象不可磨灭,以 具有重要或特殊的意义。 B.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 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C.《雪地贺卡》一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冬天的早晨,“我”下班发现一张寄给雪人的贺卡,好 奇心之下,“我”以雪人的名义给写贺卡的李小屹回了一张贺卡,这样李小屹就有了一个有 秘密的童年,后来为了不破坏她的美梦,“我”没有再回复。 D.“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句诗之所以为人传诵,只要是因为其精巧明丽,便于记诵。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2 分) A.这行云流水 ....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在学习上,他非常勤奋,总是不耻下问 ....,经常连老师都被他问倒。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 D.多美的景色啊,一座座高山亭亭玉立 ....在我们面前。 5.课外名著阅读填空。(4 分) (1)“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一位传奇英 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__。 (2)《西游记》是我国经典小说之一,是最成功的带有__________的文学巨著。其故事和 人物几乎家喻户晓,受到中外读者的喜爱。这部小说的核心人物是_________他突出的性格 是_____________
6.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秋 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后使人悲情 顿生 7.(2010·杭州中考)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4分) ①为了给百姓创立更为优良的就医环境,卫生部准备在全国推广“先诊疗后结算”的服 务模式。②所谓“先诊疗后结算”,是指患者在门诊诊疗时,先缴纳押金,统一待本次所有 诊疗结束后再去结账。③实施“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患者就诊时间可节省大约20%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列课内文段,完成8-15题。(17分) ①不必说的菜畦 的石井栏 的皂荚树 的桑椹,也不必说 鸣蝉在树叶里 肥胖的黄蜂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向云霄 里去了。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 这里弹琴。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 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 乌有臃肿的根。⑥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 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 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得远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 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 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 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条长绳,人远远地着 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 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 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8.在选文第一段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2分) 9.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第二段的横线处,只填序号。并谈谈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2分)
14 6.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2 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秋 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后使人悲情 顿生。 7.(2010·杭州中考)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4 分) ①为了给百姓创立更为优良的就医环境,卫生部准备在全国推广“先诊疗后结算”的服 务模式。②所谓“先诊疗后结算”,是指患者在门诊诊疗时,先缴纳押金,统一待本次所有 诊疗结束后再去结账。③实施“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患者就诊时间可节省大约 20% 以上。 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阅读下列课内文段,完成 8-15 题。(17 分) ①不必说_____的菜畦,______的石井栏,______的皂荚树,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 鸣蝉在树叶里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____向云霄 里去了。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 这里弹琴。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 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 乌有臃肿的根。⑥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 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⑦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 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得远。…… ……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 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 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 来,下面_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着,______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便______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 “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8.在选文第一段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2 分) 9.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第二段的横线处,只填序号。并谈谈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2 分)
备选词:A、顶B、支C、撒D、拴E、系F、拉G、牵H、拽Ⅰ、罩J、盖K、看 10.第一段文字描绘百草园的生活着重突出哪两方面?这体现出“我”什么天性?(2分) 11.第一段文字的描写顺序有哪几种?(至少写出三种)(2分) 12.结合选文谈谈作者对百草园什么感情?(2分) 13.“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有何特点?仿照例句,造一个句子(不少于50 字)。(3分) 14.第二段文字写冬天百草园很无味,而写雪地捕鸟却津津乐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 分) 15.文中遗漏一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成仙”应放在何处?插入这 一句有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15分) 真情 ①当时我叫他“小老弟”。其实,我们的年龄还差着辈分,我只能这样称呼他。 ②那天,家里电冰箱坏了,我到修理部请求上门修理。修理部的同志说:“现在人手少, 需稍候两天,你要急,可以拉来修理。”这可难为了年过花甲的我,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 “旧书旧报纸的卖!”一声吆喝使我闪出了一个念头 ③看上去他二十多岁,一个很精神的小伙子。我叫了一声“小老弟”,把来意向他讲 遍,并表明急切的心情,最后还特别加重了一句“我给您劳务费!”他憨厚地笑了笑:“走 吧 ④我们二人从三楼把冰箱抬到平板车上,拉到修理部。冰箱修好了,他又帮我抬回家。 我当即从衣兜里掏出二十元钱,他的脸“腾”地红了:“您还真给钱呀?”我说:“那当然 他执意不要。最后他说:“你有旧书旧报就卖给我吧。”看来这是他惟一的要求。我把所有 的旧书旧报纸都找了出来。我想说不要钱,可在他坦诚的表现面前愧于开口 ⑤说真格的,平时我总是用怀疑的目光看这些人,对他们存有戒心。而这件事使我转变 了看法,在我们生活中,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的人,人人都有一片 真情,人人都有可能向你献出一片真心,只要我们敞开心扉,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我们的 周围就会是一个真诚明亮的世界! 16.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17.用简明的语言概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分) 起因 经过 结果: 18.给文章分层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15 备选词:A、顶 B、支 C、撒 D、拴 E、系 F、拉 G、牵 H、拽 I、罩 J、盖 K、看 10.第一段文字描绘百草园的生活着重突出哪两方面?这体现出“我”什么天性?(2 分) 11.第一段文字的描写顺序有哪几种?(至少写出三种)(2 分) 12.结合选文谈谈作者对百草园什么感情?(2 分) 13.“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有何特点?仿照例句,造一个句子(不少于 50 字)。(3 分) 14.第二段文字写冬天百草园很无味,而写雪地捕鸟却津津乐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 分) 15.文中遗漏一句“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成仙”应放在何处?插入这 一句有什么作用?(2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6-21 题。(15 分) 真情 ①当时我叫他“小老弟”。其实,我们的年龄还差着辈分,我只能这样称呼他。 ②那天,家里电冰箱坏了,我到修理部请求上门修理。修理部的同志说:“现在人手少, 需稍候两天,你要急,可以拉来修理。”这可难为了年过花甲的我,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 “旧书旧报纸的卖!”一声吆喝使我闪出了一个念头。 ③看上去他二十多岁,一个很精神的小伙子。我叫了一声“小老弟”,把来意向他讲一 遍,并表明急切的心情,最后还特别加重了一句“我给您劳务费!”他憨厚地笑了笑:“走 吧”。 ④我们二人从三楼把冰箱抬到平板车上,拉到修理部。冰箱修好了,他又帮我抬回家。 我当即从衣兜里掏出二十元钱,他的脸“腾”地红了:“您还真给钱呀?”我说:“那当然。” 他执意不要。最后他说:“你有旧书旧报就卖给我吧。”看来这是他惟一的要求。我把所有 的旧书旧报纸都找了出来。我想说不要钱,可在他坦诚的表现面前愧于开口。 ⑤说真格的,平时我总是用怀疑的目光看这些人,对他们存有戒心。而这件事使我转变 了看法,在我们生活中,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的人,人人都有一片 真情,人人都有可能向你献出一片真心,只要我们敞开心扉,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我们的 周围就会是一个真诚明亮的世界! 16.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 (2 分) 17.用简明的语言概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 分)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给文章分层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