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有的灿烂盛开 6.(2010·沈阳)综合探究。(6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 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材料二: 2009年7月27日,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引用孟子的名 句:“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以此来比喻两国的任务是探 索一条可持续交往、通向未来的道路,并期盼即使以后出现了分歧,也不要让这条道路被荒 草埋没。 材料三: 法国人学习中文情况统计表 项 目 选修中文学生教授中文学校中文教师 数字 (人) (所) (人) 年份 9328 132 135 2009 25687 388 数据来源于法国《现代价值》周刊网 (1)沈阳某中学与韩国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走进唐诗宋词”的文化交流活动。下面是学生 搜集的三组诗句,请根据第二组或第三组诗句的内容补全对联。(2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然)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上联:忆李杜吟唱壮志情怀 下联: (2)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写出你探究的结果。(4分) 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登高》,完成7-10题。(20分)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首联写了哪些景?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5分)
6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有的灿烂盛开。 6. (2010·沈阳)综合探究。(6 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 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材料二: 2009 年 7 月 27 日,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引用孟子的名 句:“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以此来比喻两国的任务是探 索一条可持续交往、通向未来的道路,并期盼即使以后出现了分歧,也不要让这条道路被荒 草埋没。 材料三: 法国人学习中文情况统计表 项 目 数字 年份 选修中文学生 (人) 教授中文学校 (所) 中文教师 (人) 2004 年 9328 132 135 2009 年 25687 485 388 数据来源于法国《现代价值》周刊网 (1)沈阳某中学与韩国某中学进行了一次“走进唐诗宋词”的文化交流活动。下面是学生 搜集的三组诗句,请根据第二组或第三组诗句的内容补全对联。(2 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 * * * * *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 * * * * *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上联:忆李杜吟唱壮志情怀 下联: (2)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写出你探究的结果。(4 分) 二.阅读理解(42 分) (一)阅读《登高》,完成 7-10 题。(20 分)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首联写了哪些景?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5 分)
8.应如何理解颔联的“木”“江”这两种景物?(5分) 9.颈联中“作客”怎么理解?(5分) 10.杜甫为何“新停浊酒杯”?(5分) (二)(2010·浙江温州)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1-12题。(9分) 新凉 徐玑0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 11.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 的景象。(4分) 12.“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3-15题(13分) 麦黄黄杏黄黄 李翔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 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 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 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 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 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 妺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 顶的地里去看麦子。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 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 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
7 8.应如何理解颔联的“木”“江”这两种景物?(5 分) 9.颈联中“作客”怎么理解?(5 分) 10.杜甫为何“新停浊酒杯”?(5 分) (二)(2010·浙江温州)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11-12 题。(9 分) 新凉 徐玑①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 11.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 的景象。(4 分) 12.“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 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13-15 题(13 分) 麦黄黄 杏黄黄 李翔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 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 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 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 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 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 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 顶的地里去看麦子。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 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 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
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 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 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母亲 两眼霎时湿润了。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 实实、整整齐齐的。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 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 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 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 上。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 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 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 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 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 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子 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 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 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 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妺妹 ⑨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正要回家, 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 分钱。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 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⑩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 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 (摘自《散文百家》2009年第1期,有删改) 13.第⑦段中,“父亲”为什么“苦涩地笑”,又“淡淡地说”?(4分) 14.第⑧段中,“父亲用手掌托眷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如何理解这 个句子的含义?(4分) 15.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创新写作(50分) 16.鲜花怒放,是一种风景:满面笑容,也是一种风景。海浪滔天,是一种风景;和谐共 处,也是一种风景……在你的心目中,哪一种风景是最美丽的呢?请以“那是最美的风景
8 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 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 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母亲 两眼霎时湿润了。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 实实、整整齐齐的。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 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 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 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 上。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 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 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 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 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 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子 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 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 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 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妹妹。 ⑨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正要回家, 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 一分钱。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 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⑩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 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 里。 (摘自《散文百家》2009年第1期,有删改) 13.第⑦段中,“父亲”为什么“苦涩..地笑”,又“淡淡..地说”?(4分) 14.第⑧段中,“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如何理解这 个句子的含义?(4分) 15.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 分) 三.创新写作(50 分) 16. 鲜花怒放,是一种风景;满面笑容,也是一种风景。海浪滔天,是一种风景;和谐共 处,也是一种风景……在你的心目中,哪一种风景是最美丽的呢?请以“那是最美的风景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内容自定,文体不限。 第三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疥疮( jie chuang)祈祷( gi ddo)怪诞(dn)怂恿( song yong) 庇护(bi)吸溜( xi liu)熬煎( do jian)纯粹( chun cui) C.龟裂(jn)毡絮( zhan xi)便宜(pian)肮脏( ang zang) D.和面(huo)和诗(he)燥热(zao)掺杂(ca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 B.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触目伤怀:因眼睛受到伤害,所以连胸膛也受到连累。 C.车站派出所年轻的警察,大沿帽微微歪戴着,上唇留两撇小胡子,一副葛里高利那种桀 骜不驯的样子。 桀骜不驯:性情倔强而不驯服。 D.他说他能够整天埋头干活,而且,真的,他还说,本来,他想过什么节就是想入非非。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3.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字 现代 (2)《慈母情深》的作者 当代作家。他的作品以 题材为主,有些 人称之为 代表作有 等,其 中长篇小说 最为出色 (3)《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的作者 加拿大 家。在 美国,他被认为是继 之后最受欢迎的幽默作家。 (4)《金色花》的作者 (国籍)近代著名 家 1913年获 4.(2010·湖北黄石)“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受恩思报,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呢。在属于父母或母亲的节日里,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想或心愿,请你 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将这种感想或心愿发送给自己的父母亲。(3分)
9 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内容自定,文体不限。 第三单元测试题 (时间:9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疥疮..(jiè chuāng)祈祷..(qí dǎo)怪诞.(dàn)怂恿..(sǒng yǒng) B.庇.护(bì)吸溜..(xī liu)熬煎..(áo jiān)纯粹..(chún cùi) C.龟.裂(jūn)毡絮..(zhān xù)便.宜(pián)肮脏..(āng zāng) D.和.面(huò)和.诗(hè)燥.热(zào)掺.杂(c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 B.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 触目伤怀:因眼睛受到伤害,所以连胸膛也受到连累。 C.车站派出所年轻的警察,大沿帽微微歪戴着,上唇留两撇小胡子,一副葛里高利那种桀. 骜不驯 ...的样子。 桀骜不驯:性情倔强而不驯服。 D.他说他能够整天埋头干活,而且,真的,他还说,本来,他想过什么节就是想入非非 ....。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3.文学常识填空。(10 分) (1)《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字 ,现代 家、 、 。 (2)《慈母情深》的作者 ,当代作家。他的作品以 题材为主,有些 人称之为 。代表作有 、 等,其 中长篇小说 最为出色。 (3)《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的作者 ,加拿大 家、 家。在 美国,他被认为是继 之后最受欢迎的幽默作家。 (4)《金色花》的作者 , (国籍)近代著名 家、 家, 1913 年获 奖。 4.(2010·湖北黄石)“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受恩思报,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呢。在属于父母或母亲的节日里,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想或心愿,请你 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将这种感想或心愿发送给自己的父母亲。(3 分)
5.(2010·湖北黄石)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相信家乡的某一块地方 一定是你眼中的天堂,家乡的某一份特产一定是你常年的最爱,家乡的某位名人一定是 你心中的偶像。请简介家乡留给你印象深刻的某一点。(5分)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父母的心》完成6-10题。(15分) “实在太难为情了。”两口子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问了几次,那男的才哭着说: 本来是不应该这么随便说话的。昨晚上我们两口子本来是商量好,说得一妥百妥,决不留 恋孩子啦,可是,正因为她太小,所以总担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 夜没睡。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您给的钱我们 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 好。 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老实说, 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钱呢, 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 6.选文两次写到夫妇的哭,在文中起何作用?(3分) 7.请找出这对夫妇决定要回自己的孩子的最主要的理由。(3分) 8.分析第一段夫妇有矛盾心理的原因。(3分) 9.财主夫人为什么羡慕他们?(3分) 10.财主夫人的转变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6题。(22分)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 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 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 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 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 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 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 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10 5.(2010·湖北黄石)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相信家乡的某一块地方 一定是你眼中的天堂,家乡的某一份特产一定是你常年的最爱,家乡的某位名人一定是 你心中的偶像。请简介家乡留给你印象深刻的某一点。(5 分) 二.阅读理解。(46 分) (一)阅读《父母的心》完成 6-10 题。(15 分) “实在太难为情了。”两口子只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问了几次,那男的才哭着说: “本来是不应该这么随便说话的。昨晚上我们两口子本来是商量好,说得一妥百妥,决不留 恋孩子啦,可是,正因为她太小,所以总担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一 夜没睡。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您给的钱我们 如数奉还,请把女儿还给我们吧。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 好。” 财主夫人听了这番话,不由得也跟着悲伤起来,她含着眼泪说:“是我不对,老实说, 我虽然没有孩子,但你们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而且也羡慕你们。孩子还给你们,钱呢, 就算做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吧。” 6. 选文两次写到夫妇的哭,在文中起何作用?(3 分) 7. 请找出这对夫妇决定要回自己的孩子的最主要的理由。(3 分) 8. 分析第一段夫妇有矛盾心理的原因。(3 分) 9. 财主夫人为什么羡慕他们?(3 分) 10. 财主夫人的转变说明了什么道理?(3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1-16 题。(22 分)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 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 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 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 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 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 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 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