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
1、初读课文,思考斜体词 在文中的含义 (1)这大概就是“海”得名的 原因吧。(动植物不能生存) (2)真是“死海不死”。淹死人) (3)数百年后,死潦真的要死 了。(干涸)
1、初读课文,思考斜体词 在文中的含义 (1)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 原因吧。( ) (2)真是“死海不死”。( ) (3)数百年后,死海真的要死 了。( ) 动植物不能生存 淹死人 干涸
2、第四自然段说明方法有 萃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执迷不悟(错误) 4、第六自然段固绕中心句写了三内容: 位置低、含盐多、蒸发大 5、引用故事增添了文章的神秘色彩和 浪谩情趣,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由现象到本质) 7、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确数和约数都是 说明准确性的体现
2、第四自然段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3、执迷不悟 ( 错误 ) 4、第六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写了三内容: 位置低、含盐多、蒸发大 5、引用故事增添了文章的神秘色彩和 浪漫情趣,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由现象到本质) 7、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确数和约数都是 说明准确性的体现
8、抢答: (1)本文说明的对象死海不死 (2)死海的外部特征无水草、鱼虾,淹不死人 (3)死海的本质特征咸度高 (4)说明“死海不死”句子是糖度大于人体的度 (5)“死海真的要死了”中的第二个 “死”的含义是于涸 (6)解释词语:游弋(在水里游来游去) 谕告(吩咐,劝告) (7)第三和第五自然段引用故事的异同? 异:内容不同 同:增加神秘色彩和浪漫情趣,引起阅 读兴趣
8、抢答: (1)本文说明的对象_____ (2)死海的外部特征_________ (3)死海的本质特征_____ (4)说明“死海不死”句子是____________ (5)“死海真的要死了”中的第二个 “死”的含义是____ (6)解释词语:游弋( ) 谕告( ) (7)第三和第五自然段引用故事的异同? 在水里游来游去 吩咐,劝告 异:内容不同 同:增加神秘色彩和浪漫情趣,引起阅 读兴趣 死海不死 无水草、鱼虾,淹不死人 咸度高 干涸 海水的咸度很高,海水 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8)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由现象到本质 (9)本文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 作比较、引用 (10)日本科学家洹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周, 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如:1989年7月 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伊东地区的位置 向南移动,到震前2-3天,位糁达到最大值,向南 偏移13.6厘米。上段文字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
(8)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9)本文的说明方法有: (10)日本科学家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周, 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如:1989年7月 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伊东地区的位置 向南移动,到震前2-3天,位移达到最大值,向南 偏移13.6厘米。上段文字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逻辑顺序, 由现象到本质 举例子、列数字、 作比较、引用 ( 举例子 列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