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情况 变更原因以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事项: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 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 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 计估计变更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 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 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情况、 变更原因以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 主要包括以下事项: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 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 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 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 会计估计变更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 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 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
会计差错 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 本期发现的会计差错,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应调 整本期相关项目。 (2)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 如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 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 整本期相关项自 3)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 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 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 关项目的期初数。 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应当作为 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会计差错 ⚫ 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 ⚫ 本期发现的会计差错,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1)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应调 整本期相关项目。 (2)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 如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 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 整本期相关项目。 (3)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 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 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 关项目的期初数。 ⚫ 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应当作为 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会计差错披露 ●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以下事项: (1)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 (2)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
⚫ 会计差错披露 ⚫ 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以下事项: (1)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 (2)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
2001年(合并数) 主营业务收入 141.107,52549 主营业务成本 94,427,013.80 营业费用 1748650487 管理费用 31,058,051.91 财务费用 -11.501.11592 营业外支出 52481462 净利润 36.145055.53
2001年(合并数) 主营业务收入 141,107,525.49 主营业务成本 94,427,013.80 营业费用 17,486,504.87 管理费用 31,058,051.91 财务费用 -11,501,115.92 营业外支出 524,814.62 净利润 36,145,055.53
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及其影响数 本公司原执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其补充 规定,公司2001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 其补充规定,根据财政部财会[2000]25号文及财政部财 会[2001]17号文的规定,追溯调整了2001年比较报表 相关项目的年初数、上年同期数和上年累计数 1、因变更会计政策,公司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采 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了调整。上述调整对合并会计报表 期初净资产累计影响数为74,970,170.09元,其中盈余 公积调减了20,991,647.62元,未分配利润调减了 53,97852247元;上年净利润调减了7,721.649.42元
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及其影响数 本公司原执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其补充 规定,公司2001年1 月1 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 其补充规定,根据财政部财会[2000]25号文及财政部财 会[2001]17 号文的规定,追溯调整了2001 年比较报表 相关项目的年初数、上年同期数和上年累计数。 1、因变更会计政策,公司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采 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了调整。 上述调整对合并会计报表 期初净资产累计影响数为74,970,170.09 元,其中盈余 公积调减了20,991,647.62 元,未分配利润调减了 53,978,522.47元;上年净利润调减了7,721,649.4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