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企业财务報表分析 利润表及利润配表的分析 二、资产负偾表的分析 三、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四、三大报标之间的勾稽关系
第二章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一、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的分析 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三、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四、三大报标之间的勾稽关系
、利润森及利涧分配表的分折 1、利润表的结构与作用 2、收入的分析 3、利润的分析 4、利润分配表的分析
一、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的分析 1、利润表的结构与作用 2、收入的分析 3、利润的分析 4、利润分配表的分析
1、利润表的结构与作用 利润表( Income statement),又称损益表,收益表,是反映企 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是 张“动态”的会计报表,反映利润的实现过程。 理论基础 平衡理论—“收入一费用=利润 确认基础——以“交易法”确认会计利润,遵循会计原则 特点:实际发生经济业务所获得收入与费用的差额 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 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上 建立在收入实现基础上 建立在配比原则基础上
1、利润表的结构与作用 ◼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又称损益表,收益表,是反映企 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是一 张“动态”的会计报表,反映利润的实现过程。 ◼ 理论基础 平衡理论——“收入-费用=利润” 确认基础——以“交易法”确认会计利润,遵循会计原则 特点:实际发生经济业务所获得收入与费用的差额 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 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上 建立在收入实现基础上 建立在配比原则基础上
表现方式——以“多步式”和“损益满计观”列示利润 “本期营业观”是将不属于本期营业活动收支项目不 列 入收益表,列入利润分配表。如以前年度损益 调整、营业外收支等,许多国家采用折中做法,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列入收益表 “损益满计观”是将全部收支均列入损益表 关注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概念 经济利润是在资本保全基础上,用增量表示利润 货币资本保全,账面净资产增加额,与会计计量接近 实物资本保全,净资产市场价值的增加额,难以计量 关注会计利润与计税利润的概念
表现方式——以“多步式”和“损益满计观”列示利润 “本期营业观”是将不属于本期营业活动收支项目不 列 入收益表,列入利润分配表。如以前年度损益 调整、营业外收支等,许多国家采用折中做法,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列入收益表 “损益满计观”是将全部收支均列入损益表 关注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概念 经济利润是在资本保全基础上,用增量表示利润 货币资本保全,账面净资产增加额,与会计计量接近 实物资本保全,净资产市场价值的增加额,难以计量 关注会计利润与计税利润的概念
利润表结构 利润表是指按一定的格式经过多个步骤计算出企 业的利润,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反映主营业务利润,即主营业务收入 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余额。 第二部分:反映营业利润,即主营业务利润加上 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后的余额。 第三部分:反映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即营 业利润加(或减)投资收益(或损失),补贴收入和 营业外收支后的余额 第四部分:反映净利润(或净亏损),即利润总 额(或亏损总额)减去本期所得税后的余额
◼ 利润表结构 利润表是指按一定的格式经过多个步骤计算出企 业的利润,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反映主营业务利润,即主营业务收入 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余额。 第二部分:反映营业利润,即主营业务利润加上 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后的余额。 第三部分:反映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即营 业利润加(或减)投资收益(或损失),补贴收入和 营业外收支后的余额。 第四部分:反映净利润(或净亏损),即利润总 额(或亏损总额)减去本期所得税后的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