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期中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 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z多cai 2.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内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3分) 路飞旋的自行车,任微风起秀美的黑发;沿路 柳丝轻拂的长堤,我们潇洒地出喧闹的都市;顺便将-串低声哼 唱的流行歌,遗失在宽阔的街市。 A.踩卷走 B.蹬撩逃 C.蹬撩跑 D.踩卷逃 3.修改下面句子的语病。(3分) 2009年10月1日庆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 京天安门广场庄重举行。 改 4.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4分)
- 1 - 2009-2010 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期中语文试题 (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 zī 多 cǎi 。 2. 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内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3 分) 一路飞旋的自行车,任微风 起秀美的黑发;沿一路 柳丝轻拂的长堤,我们潇洒地 出喧闹的都市;顺便将一串低声哼 唱的流行歌,遗失在宽阔的街市。 A. 踩 卷 走 B. 蹬 撩 逃 C. 蹬 撩 跑 D. 踩 卷 逃 3.修改下面句子的语病。(3 分) 2009 年 10 月 1 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大会在北 京天安门广场庄重举行。 改: 4.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4 分)
①那踟如花灿开的浪,时起时伏的波,星星点点的雨,湿湿蒙蒙的 雾,一起塞满了这个蓝天覆盖下的穹庐。 ②极目望去,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排,浩浩荡荡 如冲锋陷阵的大军;那由地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 层,像秋风田野上盛开的棉朵。 ③只有水,水的天,水的地,水的色彩,水的造型。 ④她们笑着、叫着,舔食着天上的云朵,吞没了岸边的沙滩,狂 呼疾走,翻腾飞跃。 ⑤赶来到脚下时便陡立成一道道齐齐的水墙,像一匹扬鬓跃蹄的 野马,呼啸着扑上岸来,“啪′的一声,一头撞在那些圆溜溜的礁石 上,顷刻间便化作了点点水珠和星星飞沫 ⑥眼前这哪里是海呢? ⑦还不等这些水珠从礁石上退下,又是排水墙又是一声巨响, 一阵赶着一阵,一声接着一声,不休不止,无穷无尽。 ⑧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A.⑥②③④③①⑤⑦B.②⑧⑤⑦⑥③①④ C.⑥③①④②⑧⑤⑦D.②⑧①⑤⑦⑥③④ 5.根据上下文填写古诗文句子。(8分) (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2)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而山不加赠,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 2 - ①那如花灿开的浪,时起时伏的波,星星点点的雨,湿湿蒙蒙的 雾,一起塞满了这个蓝天覆盖下的穹庐。 ②极目望去,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 如冲锋陷阵的大军;那由地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 层,像秋风田野上盛开的棉朵。 ③只有水,水的天,水的地,水的色彩,水的造型。 ④她们笑着、叫着,舔食着天上的云朵,吞没了岸边的沙滩,狂 呼疾走,翻腾飞跃。 ⑤赶来到脚下时便陡立成一道道齐齐的水墙,像一匹扬鬓跃蹄的 野马,呼啸着扑上岸来,“啪”的一声,一头撞在那些圆溜溜的礁石 上,顷刻间便化作了点点水珠和星星飞沫。 ⑥眼前这哪里是海呢? ⑦还不等这些水珠从礁石上退下,又是一排水墙,又是一声巨响, 一阵赶着一阵,一声接着一声,不休不止,无穷无尽。 ⑧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A. ⑥②③④⑧①⑤⑦ B. ②⑧⑤⑦⑥③①④ C. ⑥③①④②⑧⑤⑦ D. ②⑧①⑤⑦⑥③④ 5.根据上下文填写古诗文句子。(8 分) (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 _ 。(杜甫《春望》) (2)_____ 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 而山不加赠,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4)李商隐《无题》诗中“ ”用比喻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 爱恋,后人以此表达对爱情,对友情,对工作,对事业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的感情 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9分)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班将出一期主题为展示 60年来祖国建设取得的各项成绩、展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激发 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的黑板报,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工作。 (1)同学们搜集了三则材料,预备从其中选两则放在同一个栏 目中,你认为应该选那两则?为什么?请你再结合自己所选两则材料 的内容,用两个四字词语(或短语)为这个栏目拟个合适的名称。(5 分) 【材料一】50年代未至60年初,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连续三 年粮食产量大幅度减产国民经济极度难同时苏联的单方面毁约, 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困境,我国科技人员不靠外援,自 力更生,自主硏制,终于在1964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原 子弹的成功爆炸,加强了我囯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材料二】美国硏制原子弹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中国仅用10 年时间。从第_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硏制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 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多 时间! 【材料三】1965年,在各种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我国科学
- 3 - (4)李商隐《无题》诗中“ , ”用比喻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 爱恋,后人以此表达对爱情,对友情,对工作,对事业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的感情。 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9 分)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我班将出一期主题为展示 60 年来祖国建设取得的各项成绩、展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激发 学生们的爱国热情的黑板报,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工作。 (1)同学们搜集了三则材料,预备从其中选两则放在同一个栏 目中,你认为应该选那两则?为什么?请你再结合自己所选两则材料 的内容,用两个四字词语(或短语)为这个栏目拟个合适的名称。(5 分) 【材料一】50 年代末至 60 年初,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连续三 年粮食产量大幅度减产,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同时苏联的单方面毁约, 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困境,我国科技人员不靠外援,自 力更生,自主研制,终于在 1964 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原 子弹的成功爆炸,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材料二】美国研制原子弹用了近 18 年的时间;中国仅用 10 年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了 7 年零 3 个月,苏联用了 4 年,英国用了 4 年零 7 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多 时间! 【材料三】1965 年,在各种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我国科学
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 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財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 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淛造原子弹,但不能从 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答:选择第则和第则材料 原因 栏目名称: (2)请你为本期黑板报写几句寄语,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用上“自强不息”“义不容辞”两个词语)(4分) 语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10题。(15分) 《庄子》二则 混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屯。倏与忽时①相 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②,日:人
- 4 - 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 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 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 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答:选择第 则和第 则材料 原因: 栏目名称: (2)请你为本期黑板报写几句寄语,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用上“自强不息”“义不容辞”两个词语)(4 分) 寄 语: 二、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7-10 题。(15 分) 《庄子》二则 混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①相 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②,曰:“人
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③,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 浑沌死 呆若木鸡 纪洎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④乎?”日:“未也,方虚 骄而恃⑤气。”十日又问,日:“耒也,犹应响影⑥。”十日又问,日 未也,犹疾视⑦而盛气。”十日又问,日:几矣。鸡虽有鸣者,已 无变⑧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⑨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⑩矣。” 注释】①时:常常。②德:恩,恩情。③七窍:人的耳、目 口、鼻共有七孔,故称七窍。视听食息:看、听、吃、呼吸。④已 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⑤恃:凭着,依靠。⑥犹:仍然。应 作出反应。响:声响,这里指鸡的啼叫。影:影子,指别的鸡走 近来。⑦疾视:怒目而视。⑧无变:没有反应了。⑨德:指精神。 ⑩反走:转身逃跑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1)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谋 (2)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日: (3)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虽: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译 (2)“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 5 - 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③,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 浑沌死。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④乎?”曰:“未也,方虚 骄而恃⑤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⑥。”十日又问,曰: “未也,犹疾视⑦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 无变⑧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⑨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⑩矣。” 【注释】①时:常常。 ②德:恩,恩情。 ③七窍:人的耳、目、 口、鼻共有七孔,故称七窍。视听食息:看、听、吃、呼吸。 ④已: 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 ⑤恃:凭着,依靠。 ⑥犹:仍然。 应: 作出反应。 响:声响,这里指鸡的啼叫。 影:影子,指别的鸡走 近来。 ⑦疾视:怒目而视。 ⑧无变:没有反应了。 ⑨德:指精神。 ⑩反走:转身逃跑。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 分) (1)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谋: (2)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日: (3)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虽: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译: (2)“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