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评 九年级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本卷共7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别忘了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写在谷卷上 3、所有题的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愿你放松心凊,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jn )巴金 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jan )永、徐志摩的浓艳q()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 )智. 2.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两个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 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B.你们学校打排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C.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 D.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表达错误,请加以改正.(3分) ①在今天,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拥有整个世界。②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 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③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 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 喜悦。④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 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⑤而且,随着整个社会浮躁 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⑥目前,古典著作图书受 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第④句,修改意见 第⑤句,修改意见 九年级语文试题 (共7页,第1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共 7 页,第1页)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评 九年级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本卷共 7 页,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别忘了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写在答卷上。 3、所有题的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愿你放松心情,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 分) 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 jùn( )、巴金 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 juàn ( )永、徐志摩的浓艳 qǐ( )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 识 ruì( )智…… 2.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两个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 ....;两人又是握手又 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B.你们学校打排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 C.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 ....。 D.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 ....,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表达错误,请加以改正.(3 分) ①在今天,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拥有整个世界。②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 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③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 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 喜悦。④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 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⑤而且,随着整个社会浮躁 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⑥目前,古典著作图书受 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第④句,修改意见 第⑤句,修改意见
第⑥句,修改意见 4.综合性学习 “绿色污染”已经成了当代世界性的难题。请阅读下列材料,说出“绿色污染 的意思。(3分) 材料一: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它浑身碧绿,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 界上60多个国家。它由于生长速度很快,所以它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 室息鱼类,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二:上世纪20年代,来自美洲的仙人掌盘踞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24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与农作物、牧草争地,致使畜牧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材料三:来自亚洲的葛藤,上世纪70年代一度占领了美国南部283万公顷的 土地,挤占了公路,给农业、交通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5.填空。(12分) (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_ 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鼎湖山听泉》) (2)我想: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故乡》) (3)琼瑶小说主题曲《在水一方》里“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一句源自《诗经》中的句子“ 白露为霜。”同样表 达了“ 君子好逑”的意思。 (4)写出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中表明物候的两句诗: (5)名著《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的 (人名),该作品的 主人公是 (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醉翁亭记》中的 意思相近。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 (共7页,第2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共 7 页,第2页) 第⑥句,修改意见 4.综合性学习 “绿色污染”已经成了当代世界性的难题。请阅读下列材料,说出“绿色污染 “的意思。(3 分) 材料一: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它浑身碧绿,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 界上 60 多个国家。它由于生长速度很快,所以它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 窒息鱼类,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二:上世纪 20 年代,来自美洲的仙人掌盘踞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 24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与农作物、牧草争地,致使畜牧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材料三:来自亚洲的葛藤,上世纪 70 年代一度占领了美国南部 283 万公顷的 土地,挤占了公路,给农业、交通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5.填空。(12 分) (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 ; 那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鼎湖山听泉》) (2)我想: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故乡》) (3)琼瑶小说主题曲《在水一方》里“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一句源自《诗经》中的句子“ ,白露为霜。”同样表 达了“ ,君子好逑”的意思。 (4)写出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中表明物候的两句诗: , 。 (5)名著《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的 (人名),该作品的 主人公是 。 (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醉翁亭记》中的 意思相近。 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 (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 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 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 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 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分) ①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简答题(2分 ①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1分) b ②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本文选段,这个成语是: (1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 (共7页,第3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共 7 页,第3页)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 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 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 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 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 分) ①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______)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简答题(2 分) ①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1 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本文选段,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1 分)
(二) 任未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 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 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 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j1):书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hao): 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9.解释句子的加点词语。(2分) (1)圆笈从师( (2)夫人好学,国死犹存(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1.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2分) 、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嫦娥1号”的最后壮举 ①减速、下落、撞击…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 嫦娥1号”卫星于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准确落于月球东经 52.36°、南纬1.50°的预定撞击点上。 ②“嫦娥1号”卫星在经历了长达494天的飞行后,实现了中国深空探则 零的突破,创造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继“两弹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 程碑,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正式迈入深空探测的新时代。通过它获取的数据,科研 人员绘制了目前世界上最宗美的月球地开和梖型。嫦娥1号”“看”遍了月球 的毎—寸土地,并完整传回了数据。根据ˆ嫦硪1号”获取数据制作的月面地开 模型在精度、分辨率、图像清晰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各国已有的月面地形模 型。美匡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的地形图没有南北极,而“嫦娥1号”首次得 到了纬度在0以上南北极极区的高精度月面地形,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张完 整的月球表面地开图。在空间分辨率方面,1994年美国克莱门汀月球探则器的 空间分辨淬率为加0千米,而¨嫦娥1号″的空间分辫率精确到2千米左右。克莱 九年级语文试题 (共7页,第4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共 7 页,第4页) (二)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 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 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 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jí):书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hāo): 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9.解释句子的加点词语。(2 分) (1)负.笈从师( ) (2)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11.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2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一)“嫦娥 1 号”的最后壮举 ①减速、下落、撞击……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 “嫦娥 1 号”卫星于北京时间 3 月 1 日 16 时 13 分 10 秒,准确落于月球东经 52.36°、南纬 1.50°的预定撞击点上。 ②“嫦娥 1 号”卫星在经历了长达 494 天的飞行后,实现了中国深空探测 零的突破,创造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 程碑,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正式迈入深空探测的新时代。通过它获取的数据,科研 人员绘制了目前世界上最完美的月球地形图和模型。“嫦娥 1 号”“看”遍了月球 的每一寸土地,并完整传回了数据。根据“嫦娥 1 号”获取数据制作的月面地形 模型在精度、分辨率、图像清晰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各国已有的月面地形模 型。美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得到的地形图没有南北极,而“嫦娥 1 号”首次得 到了纬度在 70°以上南北极极区的高精度月面地形,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完 整的月球表面地形图。在空间分辨率方面,1994 年美国克莱门汀月球探测器的 空间分辨率为 70千米,而“嫦娥 1号”的空间分辨率精确到 2 千米左右。克莱
门汀绘制的地形图十分模糊,在月球的背面尤其突岀,而ˆ嫦娥1号″绘制的地 形图比它精确了10倍以上。此外,“嫦娥我1号″地邢图高程的精度也比渼美国的 数据提高了4到5倍。这份首欠得到的高精度全月球地形图为进步进行月球的 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③"“嫦娥1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踏上奔月旅程,至2008年 10月24日完成了预定的、在轨一年的各项探测任务。“嫦娥1号”在奔月途 中,原计划需要200余干克燃料进行的3次中途修正,由于轨道控制精度提 高了两个数量级,结果只用10千克燃料一次达到轨控效果,比原计划节省了 190多千克燃料。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嫦娥1号″的“余热是探月 指挥部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让它继续在月球轨道上飞行,发回一些价值已经不 大的数据还是挖掘它的潜力超额完成-些其他的任务呢?探月指挥部认为 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将实现软着陆,技术跨度大,为了积累撞过程控制和轨道 测定方面的经验,减少后续工程风险,决定在“嫦娥1号′卫星寿命末期 控制卫星撞月。”于是,探月工程领导小组按照“轨道从高到低,风险从小到 大”的原则,利用“嫦娥1号”卫星开展了卫星平台有关技术试验和卫星变 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等10余项验证试验。所有实验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 批有价值的技术试验数据,为二期探月工程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④同时,国际航天领域结束月球探测器使命普遍采用的方式也是撞击月 球,因为撞击掀起的月球尘埃有助于科学家分析月球起源之谜,而且亦能为精 确着陆月球奠定基础。“嫦娥1号″卫星在撞击前还能完成拍摄近距离高分辨 照片、拍摄撞击时的瞬间情况,这些资料对地面分析人员也是非常有用的。 12.列举“嫦娥1号”卫星绕月飞行的贡献。(3分) 13.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 么?(2分) 14.第③段中加点的“余热”指什么?(4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 (共7页,第5页)
九年级语文试题 (共 7 页,第5页) 门汀绘制的地形图十分模糊,在月球的背面尤其突出,而“嫦娥 1号”绘制的地 形图比它精确了 10 倍以上。此外,“嫦娥 1 号”地形图高程的精度也比美国的 数据提高了 4 到 5倍。这份首次得到的高精度全月球地形图为进一步进行月球的 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③“嫦娥 1 号”卫星于 2007 年 10 月 24 日踏上奔月旅程,至 2008 年 10 月 24 日完成了预定的、在轨一年的各项探测任务。“嫦娥 1 号”在奔月途 中,原计划需要 200 余千克燃料进行的 3 次中途修正,由于轨道控制精度提 高了两个数量级,结果只用 10 千克燃料一次达到轨控效果,比原计划节省了 190 多千克燃料。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嫦娥 1 号”的“余热”是探月 指挥部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让它继续在月球轨道上飞行,发回一些价值已经不 大的数据,还是挖掘它的潜力,超额完成一些其他的任务呢?探月指挥部认为: “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将实现软着陆,技术跨度大,为了积累撞过程控制和轨道 测定方面的经验,减少后续工程风险,决定在‘嫦娥 1 号’卫星寿命末期, 控制卫星撞月。”于是,探月工程领导小组按照“轨道从高到低,风险从小到 大”的原则,利用“嫦娥 1 号”卫星开展了卫星平台有关技术试验和卫星变 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等 10 余项验证试验。所有实验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 一批有价值的技术试验数据,为二期探月工程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④同时,国际航天领域结束月球探测器使命普遍采用的方式也是撞击月 球,因为撞击掀起的月球尘埃有助于科学家分析月球起源之谜,而且亦能为精 确着陆月球奠定基础。“嫦娥 1 号”卫星在撞击前还能完成拍摄近距离高分辨 照片、拍摄撞击时的瞬间情况,这些资料对地面分析人员也是非常有用的。 12.列举“嫦娥 1 号”卫星绕月飞行的贡献。(3 分) 13.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 么?(2 分) 14.第③段中加点的“余热”指什么?(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