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化学浆的次氯酸盐漂白 远在1789年,苏格兰人 Charles Tennan就发现用氯气 通入石灰乳中反应得次氯酸钙。并于1799年制成漂白粉, 因此以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是造纸工艺广泛使用的漂白剂 氯水系统的组成及性质 令次氯酸盐漂白液的制备 次氯酸盐漂白的应用原理和影响因素 漂白设备 漂白浆的返黄(Bri htness reversion or color reversion)与预防措施
第二节 化学浆的次氯酸盐漂白 ❖ 远在1789年,苏格兰人Charles Tennant就发现用氯气 通入石灰乳中反应得次氯酸钙。并于1799年制成漂白粉, 因此以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是造纸工艺广泛使用的漂白剂。 ❖ 氯水系统的组成及性质 ❖ 次氯酸盐漂白液的制备 ❖ 次氯酸盐漂白的应用原理和影响因素 ❖ 漂白设备 ❖ 漂白浆的返黄(Brightness reversion or Color reversion)与预防措施
氯水系统的组成及性质 C+ho 100 HOCI+H++Cl- HOc|←H++Oc Cl2 H-Oc] P219图6-3 40 由图看出PH<2时,系 20 统中主要组成是C>形要 3456 891011pH PH=4~6时,系统中 酸性氯化纤维素降解次氯酸盐漂白 成分为HOC,PH>9时, 图6-3不同pH值时氯水体系的 系统中主要成分为OCr 平衡(温度25℃,浓度0.1moL)
一 .氯水系统的组成及性质 Cl2+H2O HOCl+H++ClHOCl H++OCl- ❖ P219图6-3 ❖ 由图看出PH<2时,系 统中主要组成是Cl2 , PH=4~6时,系统中主要 成分为HOCl, PH>9时, 系统中主要成分为OCl–
三种成分的氧化电势如下 C 1.35V HOC 1.5V oc- 0.94V 氧化能力:HOC|>Cl2>OC
❖ 三种成分的氧化电势如下: Cl2 1.35V HOCl 1.5V OCl- 0.94V ❖ 氧化能力:HOCl>Cl2>OCl-
次氯酸盐漂白液的制备 1.次氯酸盐漂白液的制备程序。(流程图略) 2化学反应与影响因素 Cao+H20=Ca(OH)2 o 2C12+2Ca(OH)2=Ca(oCi)2+CaCI2+2H20
二.次氯酸盐漂白液的制备 ❖ 1.次氯酸盐漂白液的制备程序。(流程图略) ❖ 2.化学反应与影响因素 ❖ CaO+H2O=Ca(OH)2 ❖ 2Cl2+2Ca(OH)2=Ca(OCl)2+CaCl2+2H2O
影响因素: (1)石灰纯度:应用有效氧化钙不少于85%的生石灰。 令(2)石灰用量:石灰理论用量是氯气的0.79倍,为了使次氯酸 钙稳定。另外,为了控制反应的PH值,石灰用量必须过量,是 Cl21.1~12倍再考虑石灰的纯度。 如石灰用量不足,或通氯量过多,则发生过氯化现象。漂液 呈酸性。有效氯大部分或全部损失。 当有Fe或Cu之类的催化剂存在时,过氯化反应加速进行。 令(3)石灰乳浓度:一般控制在30~50克/升左右,过低则影响漂 液的产量,浓度过高则澄清困难 (4)通氯速度:速度过慢,影响制漂速度,漂液产量下降;速 度过快,会使反应不完全,导致氯气逸出,也容易造成局部过氯 化反应。 般为每分钟02公斤氯/米3,开始02~0.3公斤/米3分,后 期为每分钟02公斤氯/米3以下
影响因素: ❖ (1)石灰纯度:应用有效氧化钙不少于85%的生石灰。 ❖ (2)石灰用量:石灰理论用量是氯气的0.79倍,为了使次氯酸 钙稳定。另外,为了控制反应的PH值,石灰用量必须过量,是 Cl21.1~1.2倍再考虑石灰的纯度。 如石灰用量不足,或通氯量过多,则发生过氯化现象。漂液 呈酸性。有效氯大部分或全部损失。 当有Fe或Cu 之类的催化剂 存在时,过氯化反应加速进行。 ❖ (3)石灰乳浓度:一般控制在30~50克/升左右,过低则影响漂 液的产量,浓度过高则澄清困难。 ❖ (4)通氯速度:速度过慢,影响制漂速度,漂液产量下降;速 度过快,会使反应不完全,导致氯气逸出,也容易造成局部过氯 化反应。 一般为每分钟0.2公斤氯/米3,开始0.2~0.3公斤/米3分,后 期为每分钟0.2公斤氯/米3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