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TP 3.梁截面的高宽比 梁截面的高宽比按下列比值范围选用,并应符 模数: 矩形截面时:h/b=2.0~3.5; T形截面时:hb=25~40 确定截面尺寸时宜先根据高跨比初选截面髙度h, 然后根据高宽比初选截面宽度b,最后由模数要求确 定截面尺寸
3.梁截面的高宽比 梁截面的高宽比按下列比值范围选用,并应符 合模数: 矩形截面时:h/b=2.0~3.5; T形截面时:h/b=2.5~4.0。 确定截面尺寸时宜先根据高跨比初选截面高度h, 然后根据高宽比初选截面宽度b,最后由模数要求确 定截面尺寸
4.1.2.2梁的配筋 WUTP 梁中的钢筋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 和架立筋等,如图46。 1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承受由弯矩在 梁中产生的拉力。 钢筋伸入支座的数量:当梁宽b>100mm时,不 宜少于两根;当梁宽b<100mm时,可为一根
梁中的钢筋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 和架立筋等,如图4.6。 1.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承受由弯矩在 梁中产生的拉力。 钢筋伸入支座的数量:当梁宽b≥100mm时,不 宜少于两根;当梁宽b<100mm时,可为一根。 4.1.2.2 梁的配筋
WUTP 2.架立钢筋 架立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缘两侧,一般应与 纵向受力钢筋平行。架立筋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 箍筋的正确位置和形成钢筋骨架;此外,架立钢筋 还可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 防止裂缝发生。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当跨度小于 4m时,不宜小于8mm;当跨度等于4~6m时,不宜小 于10mm;跨度大于6m时,不小于12mm
2.架立钢筋 架立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缘两侧,一般应与 纵向受力钢筋平行。架立筋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 箍筋的正确位置和形成钢筋骨架;此外,架立钢筋 还可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 防止裂缝发生。 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当跨度小于 4m时,不宜小于8mm;当跨度等于4~6m时,不宜小 于10mm;跨度大于6m时,不小于12mm
WUTP 3箍筋 箍筋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承受由剪力和弯矩在梁 内引起的主拉应力,防止斜截面破坏。其次,箍筋 通过绑扎和焊接把其它钢筋连系在一起,形成一个 空间钢筋骨架。 梁内箍筋数量由抗剪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 箍筋分开口和封闭两种形式(如图47)。箍筋 的肢数有单肢、双肢和四肢(如图47)
3.箍筋 箍筋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承受由剪力和弯矩在梁 内引起的主拉应力,防止斜截面破坏。其次,箍筋 通过绑扎和焊接把其它钢筋连系在一起,形成一个 空间钢筋骨架。 梁内箍筋数量由抗剪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 箍筋分开口和封闭两种形式(如图4.7)。箍筋 的肢数有单肢、双肢和四肢(如图4.7)
WUTP 4.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一般是由纵向受力钢筋弯起而成的。 它的作用是:弯起段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产生的主 拉应力;跨中水平段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弯起后 的水平段可承受支座处的负弯矩。 弯起钢筋的数量、位置由计算确定。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当梁高不大于800mm时 采用45°;当梁高大于800mm时,弯起角采用60
4.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一般是由纵向受力钢筋弯起而成的。 它的作用是:弯起段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产生的主 拉应力;跨中水平段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弯起后 的水平段可承受支座处的负弯矩。 弯起钢筋的数量、位置由计算确定。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当梁高不大于800mm时, 采用45°;当梁高大于800mm时,弯起角采用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