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木薯细菌性疫病 。1912年在南美哥伦比亚等国发现此病。 ·引致叶斑、萎蔫、枝条或嫩茎枯死。严重时,亦 引致茎和根部的维管组织坏死,造成产量严重损 失。 症状 病原 病害循环 防治 Back
第二节 木薯细菌性疫病 • 1912年在南美哥伦比亚等国发现此病。 • 引致叶斑、萎蔫、枝条或嫩茎枯死。严重时,亦 引致茎和根部的维管组织坏死,造成产量严重损 失。 症状 病原 病害循环 防治
症状 。叶片背面出现暗绿色、水渍状角形病斑,扩大后中间灰褐 色,边缘仍呈水渍状,病部常渗出数粒淡黄色珠状细菌溢 脓。 ·病菌沿侧脉扩展到主脉,引致叶片凋萎。圆 。有时病菌从叶柄或嫩茎伤口侵入,致使整张叶片调萎或枝 条、嫩茎枯萎。受侵染的大叶柄和嫩茎常有黄白色胶粘状 物渗出。纵切茎部可见受侵染的维管组织变褐色坏死。 Back
症状 • 叶片背面出现暗绿色、水渍状角形病斑,扩大后中间灰褐 色,边缘仍呈水渍状,病部常渗出数粒淡黄色珠状细菌溢 脓。 • 病菌沿侧脉扩展到主脉,引致叶片凋萎。图 • 有时病菌从叶柄或嫩茎伤口侵入,致使整张叶片调萎或枝 条、嫩茎枯萎。受侵染的大叶柄和嫩茎常有黄白色胶粘状 物渗出。纵切茎部可见受侵染的维管组织变褐色坏死
木薯细菌性疫病2-1 BACK
木薯细菌性疫病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