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宁波市江北区初中毕业生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1.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计26题。总分120分。考试时 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囻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 上无效 3.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积累运用(28分) 1.正确工整地书写下面文字。(2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我们▲(j)取知识,因为我们需要聪慧的大脑;我们锻▲(lian)身体, 因为世界等着我们去创造;我们种花莳草,因为它们的枝叶可以▲_(rdn)绿我们的 心灵;我们夜夜做梦,因为我们▲(gui)丽的幻想在夜晚也要接力奔跑 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赏读这篇美文,犹如聆听舒缓、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心旷神怡。 B.尽管面临着世界性的金融危机,2009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依然盛况空前,精彩纷呈。 C.学习要勤于思考,有不明白的地方最好马上向老师不耻下问 D.他们有的坐火车来,有的驾车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B.只要你坚持做眼保健操,就可以有效预防眼睛不近视 C.为了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D.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全世界“宁波帮”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优良传统 5.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她轻轻地哼着“摇篮曲”,孩子在她怀中慢慢睡着了 B.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的影响。 C.这妇女有三、四十岁年纪,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D.“我不是和你说着玩儿,”他一本正经地说,“只要你肯帮忙,这事就能完成”。 6.古诗文填空。(①~③必做,④⑤任选一题)(6分) ①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1 2009 年宁波市江北区初中毕业生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考生须知:1.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 6 页,计 26 题。总分 120 分。考试时 间 120 分钟。 2.答案必须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 上无效。 3. 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积累运用(28 分) 1.正确工整地书写下面文字。(2 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我们 ▲ (jí)取知识,因为我们需要聪慧的大脑;我们锻 ▲ (liàn)身体, 因为世界等着我们去创造;我们种花莳草,因为它们的枝叶可以 ▲ (rǎn)绿我们的 心灵;我们夜夜做梦,因为我们 ▲ (ɡuī)丽的幻想在夜晚也要接力奔跑……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赏读这篇美文,犹如聆听舒缓、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心旷神怡 ....。 B. 尽管面临着世界性的金融危机,2009 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依然盛况空前 ....,精彩纷呈。 C. 学习要勤于思考,有不明白的地方最好马上向老师不耻下问 ....。 D. 他们有的坐火车来,有的驾车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 ....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B.只要你坚持做眼保健操,就可以有效预防眼睛不近视。 C.为了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 15 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D.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全世界“宁波帮”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优良传统。 5.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她轻轻地哼着“摇篮曲”,孩子在她怀中慢慢睡着了。 B. 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的影响。 C.这妇女有三、四十岁年纪,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D.“我不是和你说着玩儿,”他一本正经地说,“只要你肯帮忙,这事就能完成”。 6.古诗文填空。(①~③必做,④⑤任选一题 ....)(6 分) ① ▲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 , ▲ _
④山水花鸟,常常成为古代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⑤风霜雨雪,在古代文人墨客眼里总是别有一番情趣和滋味。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7.文学常识填空。(4分) (1)“口口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 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这段文 字出自文学名著《▲》,写的是▲(故事情节) (2)“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像这样富有哲理的佳句,在▲(人名)的格言诗集《_▲》中随处可见。 这本集子还直接影响了冰心创作《繁星·春水》。 8.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15字以内的标题。(2分) 宁波晚报4月1日讯余姚丈亭汇头村向来以杨梅出名。从今天开始,它又和杭甬 客运专线紧紧连在了一起。今天上午,杭甬客运专线余姚丈亭汇头大山脑隧道动工,这 标志着杭甬客运专线(余姚段)正式开建。杭甬客运专线是铁道部与浙江省合资兴建的 部省重点工程,是双线、全立交、全:闭、电气化高速铁路,预计将于2011年底前建 成通车。该专线全长1498公里,途经萧山、绍兴、上虞、余姚、慈溪、江北等县(市、 区)建成后,市民从宁波坐火车至杭州最快只需26分钟 9.综合性学习。(6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也是汶川“5·12”地震一周年, 学校团委正在组织开展以“感恩自强、青年当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也踊跃参加。 (1)如果校团委请你来参与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请仿照示例再列举两项。(2分) 示例:“中国铿锵走过”历史文献资料展 项目 项目 (2)请你从自己设计的两个项目中任选一项,写出开展这项活动的几个主要环节。(2分) (3)“历史文献资料展”中要特设一个“‘五四’运动史”专栏,需要一些资料,团委老师 派你去历社组向陈老师求助。请把你见到他后要说的话写在下面。(80字以内)(2分) 阅读理解(42分) (-)魔术告诉我们(13分) ①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舂节联欢晩会上,来自台湾的近身魔术大师刘谦表演的《魔手 神彩》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荣获曲艺综合类一等奖。之后一段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 股“魔术热"。 ②魔术确切的起源时间无从考据,推测从有人类活动开始就有了魔术。魔术的起源是宗 2
2 ④山水花鸟,常常成为古代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 _。 ⑤风霜雨雪,在古代文人墨客眼里总是别有一番情趣和滋味。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 。 7.文学常识填空。(4 分) (1)“□□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 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这段文 字出自文学名著《 ▲ 》,写的是 ▲ (故事情节)。 (2)“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像这样富有哲理的佳句,在 ▲ (人名)的格言诗集《 ▲ 》中随处可见。 这本集子还直接影响了冰心创作《繁星·春水》。 8.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 15 字以内的标题。(2 分) 宁波晚报 4 月 1 日讯 余姚丈亭汇头村向来以杨梅出名。从今天开始,它又和杭甬 客运专线紧紧连在了一起。今天上午,杭甬客运专线余姚丈亭汇头大山脑隧道动工,这 标志着杭甬客运专线(余姚段)正式开建。杭甬客运专线是铁道部与浙江省合资兴建的 部省重点工程,是双线、全立交、全封闭、电气化高速铁路,预计将于 2011 年底前建 成通车。该专线全长 149.8 公里,途经萧山、绍兴、上虞、余姚、慈溪、江北等县(市、 区)。建成后,市民从宁波坐火车至杭州最快只需 26 分钟。 ▲ 9.综合性学习。(6 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五四”运动 90 周年,也是汶川“5·12”地震一周年, 学校团委正在组织开展以“感恩自强、青年当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也踊跃参加。 (1)如果校团委请你来参与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请仿照示例再列举两项。(2 分) 示 例:“中国铿锵走过”历史文献资料展 项目一: ▲ 项目二: ▲ (2)请你从自己设计的两个项目中任选一项,写出开展这项活动的几个主要环节。(2 分) ▲ (3)“历史文献资料展”中要特设一个“‘五四’运动史”专栏,需要一些资料,团委老师 派你去历社组向陈老师求助。请把你见到他后要说的话写在下面。(80 字以内)(2 分) ▲ 二、阅读理解(42 分) (一)魔术告诉我们(13 分) ①在 2009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自台湾的近身魔术大师刘谦表演的《魔手 神彩》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荣获曲艺综合类一等奖。之后一段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 股“魔术热”。 ②魔术确切的起源时间无从考据,推测从有人类活动开始就有了魔术。魔术的起源是宗
教和信仰。在古代,人们相信自然界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因为有精灵或神灵操纵,于是巫师或 祭师就看准人们的迷信心理,利用人们所不知道的原理制造神绩,让人们相信这些是由精灵 或神灵所行出来的,借由魔术使信徒们更加确认他们的信仰 ③历史上最早的魔术记录是在古埃及,大约是在公元前2600年。文献上记载了一位名 叫德狄的魔术师,受召为法老王进行表演。他能将鹅的头砍下,而断了头的鹅依然能走动, 最后再把头接回去恢复为原本的鹅。他对鹈鹕和公牛也进行了相同的戏法。但法老要求他也 对犯人施行相同的戏法时,他拒绝了 ④古希腊的神殿也利用了魔术的原理。例如祭师打开神殿大门时,风箱会吹向地面,祭 台上便出现了火焰。还有应用风管制造的会说话的神像。 ⑤到了中世纪末期,魔术师的苦难开始了。欧洲魔术师开始面临来自教堂的强烈反对。 因为那时人们十分相信巫术与超自然现象在这迷信的年代中任何未被教堂所认可的魔法, 就会被认为是黑魔法。只要有一个人指证,魔术师就被会面临审判。尽管如此,魔术师依然 是个受欢迎的职业。 ⑥十八世纪最伟大的魔术师是埃赛克福克斯,在各城镇的主要市集上,都能见到其踪 影。埃赛克的经典魔术是“蛋袋 从空无一物的袋中不断拿出鸡蛋与小物品。要观看 他的表演需支付一先令。他是这项技法的先师,因此成了高收入者,在他1731年逝世时 报纸报导他留下了一万英镑的遗产,相当于今日的100万美元,由此可见他有多受欢迎 ⑦到了十九世纪,随着剧院的兴起,魔术师找到了新的舞台。魔术师将巧手结合灯光和 舞台效果,展开了魔术的新纪元。十九世纪末期堪称魔术表演的黄金时期,各地的魔术表演 都是高堂满座。魔术师穿着正式的燕尾服,就像当时上戏院的观众们-样,这也是魔术师穿 燕尾服表演的起源。有些魔术师甚至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⑧二十世纪初期最著名的魔术大师是脱逃大师胡迪尼,他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胡 迪尼擅长于脱逃术表演——手铐、紧身衣、牛奶罐、中国水牢和最著名的水底脱逃。胡迪 尼同时也是揭发以魔术为方法欺骗大众的所谓特异功能人士的先驱者直到今日人们依然记 得他的事迹。 ⑨如今,人们对魔术的需求又再度升高。拉斯维加斯的霓虹灯,已经取代了古代的营火。 赌城拉斯维加斯等娱乐城的发展,与电视的魅力,造就了新代的魔术巨星。这些魔术大师 索费高昂,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支持者,这是过去的魔术师所无法想像的。魔术依然能满足 人们对于惊奇和娱乐的需求。 ⑩魔术告诉我们 10.从全文看,文章第①段介绍刘谦在2009年央视春晚的魔术表演有什么作用?(3分) 11.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下列关于“魔术”的判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自从人类活动开始就有了魔术,魔术起源于宗教和信仰 B.历史上最早的魔术记录是在古埃及,一位名叫德狄的魔术师为法老表演魔术
3 教和信仰。在古代,人们相信自然界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因为有精灵或神灵操纵,于是巫师或 祭师就看准人们的迷信心理,利用人们所不知道的原理制造神绩,让人们相信这些是由精灵 或神灵所行出来的,借由魔术使信徒们更加确认他们的信仰。 ③历史上最早的魔术记录是在古埃及,大约是在公元前 2600 年。文献上记载了一位名 叫德狄的魔术师,受召为法老王进行表演。他能将鹅的头砍下,而断了头的鹅依然能走动, 最后再把头接回去恢复为原本的鹅。他对鹈鹕和公牛也进行了相同的戏法。但法老要求他也 对犯人施行相同的戏法时,他拒绝了。 ④古希腊的神殿也利用了魔术的原理。例如祭师打开神殿大门时,风箱会吹向地面,祭 台上便出现了火焰。还有应用风管制造的会说话的神像。 ⑤到了中世纪末期,魔术师的苦难开始了。欧洲魔术师开始面临来自教堂的强烈反对。 因为那时人们十分相信巫术与超自然现象,在这迷信的年代中,任何未被教堂所认可的魔法, 就会被认为是黑魔法。只要有一个人指证,魔术师就被会面临审判。尽管如此,魔术师依然 是个受欢迎的职业。 ⑥十八世纪最伟大的魔术师是埃赛克·福克斯,在各城镇的主要市集上,都能见到其踪 影。埃赛克的经典魔术是“蛋袋”——从空无一物的袋中不断拿出鸡蛋与小物品。要观看 他的表演需支付一先令。他是这项技法的先师,因此成了高收入者,在他 1731 年逝世时, 报纸报导他留下了一万英镑的遗产,相当于今日的 100 万美元,由此可见他有多受欢迎。 ⑦到了十九世纪,随着剧院的兴起,魔术师找到了新的舞台。魔术师将巧手结合灯光和 舞台效果,展开了魔术的新纪元。十九世纪末期堪称魔术表演的黄金时期,各地的魔术表演 都是高堂满座。魔术师穿着正式的燕尾服,就像当时上戏院的观众们一样,这也是魔术师穿 燕尾服表演的起源。有些魔术师甚至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⑧二十世纪初期最著名的魔术大师是脱逃大师胡迪尼,他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胡 迪尼擅长于脱逃术表演——手铐、紧身衣、牛奶罐、中国水牢和最著名的水底脱逃。胡迪 尼同时也是揭发以魔术为方法欺骗大众的所谓特异功能人士的先驱者,直到今日人们依然记 得他的事迹。 ⑨如今,人们对魔术的需求又再度升高。拉斯维加斯的霓虹灯,已经取代了古代的营火。 赌城拉斯维加斯等娱乐城的发展,与电视的魅力,造就了新一代的魔术巨星。这些魔术大师 索费高昂,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支持者,这是过去的魔术师所无法想像的。魔术依然能满足 人们对于惊奇和娱乐的需求。 ⑩魔术告诉我们, 。 10.从全文看,文章第①段介绍刘谦在 2009 年央视春晚的魔术表演有什么作用?(3 分) ▲ 11.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 12.下列关于“魔术”的判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3 分) A.自从人类活动开始就有了魔术,魔术起源于宗教和信仰。 B.历史上最早的魔术记录是在古埃及,一位名叫德狄的魔术师为法老表演魔术
C.魔术师穿着正式的燕尾服表演,缘起于十八世纪末期 D.传奇魔术大师胡迪尼是揭发以魔术为方法欺骗大众的所谓特异功能人士的先驱者 13.你也喜欢魔术吧?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魔术的认识,想一想:魔术会“告诉我们” 些什么?请在第⑩段横线上填补合适的语句。(至少答出两点,40字左右)(4分) (二)绝唱(13分) 严阵 ①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 的荷花池去看荷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囻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样,它说话不- 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三四月间,荷花岀水,一片浅绿。它浅浅深深 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 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 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③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五六月间,花瓣初绽,点点新红。仿佛永远是 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一塘荷花 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 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不这么以为了。 ④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⑤那是十多年前的十月,我独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无意之间,我被 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 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 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 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 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囻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 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 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⑥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 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 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它不是红红绿绿的俗 美,而是一种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它 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 在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 无法摧毁的象征。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囻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 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⑦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不屈, 便谁也摧毁不了你!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4 C.魔术师穿着正式的燕尾服表演,缘起于十八世纪末期。 D.传奇魔术大师胡迪尼是揭发以魔术为方法欺骗大众的所谓特异功能人士的先驱者。 13.你也喜欢魔术吧?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魔术的认识,想一想:魔术会“告诉我们” 些什么?请在第⑩段横线上填补合适的语句。(至少答出两点,40 字左右)(4 分) ▲ (二)绝 唱(13 分) 严 阵 ①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 的荷花池去看荷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话不一 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三四月间,荷花出水,一片浅绿。它浅浅深深 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 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 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③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五六月间,花瓣初绽,点点新红。仿佛永远是 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一塘荷花 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 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不这么以为了。 ④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⑤那是十多年前的十月,我独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无意之间,我被 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 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 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 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 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 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 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⑥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 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 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它不是红红绿绿的俗 美,而是一种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它 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 在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 无法摧毁的象征。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 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⑦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不屈, 便谁也摧毁不了你!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⑧存在就是力量 (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2月下,有删减) 14.阅读全文后,联系历史知识,说一说:作者借赞美圆明园的残荷歌颂了什么?(3分) 15.②③两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竭力写荷花“绿叶的美”和“红花的美”?(3分) 16.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从修辞角度对文中精妙语句作批注。(3分) 语句: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 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批注: 7.结合下面两张汶川地震后的照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感悟。(50 字左右)(4分) 罗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19.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于:困于心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其:苦其心志帝感其诚 C.之:畎亩之中孔子云:“何陋之有 D.而: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夫环而攻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译文: 21.文中列举的六个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点?写这些人物有什么作用?(2分)
5 ⑧存在就是力量。 (选自《青年文摘》2009 年 2 月下,有删减) 14.阅读全文后,联系历史知识,说一说:作者借赞美圆明园的残荷歌颂了什么?(3 分) ▲ 15.②③两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竭力写荷花“绿叶的美”和“红花的美”?(3 分) ▲ 16.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从修辞角度对文中精妙语句作批注。(3 分) 语 句: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 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批 注: ▲ 17.结合下面两张汶川地震后的照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感悟。(50 字左右)(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 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 分) ①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 19.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于:困于.心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其: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之:畎亩之.中 孔子云:“何陋之.有? D.而: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夫环而.攻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译文: ▲ 21.文中列举的六个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点?写这些人物有什么作用?(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