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淀粉类种子: ➢淀粉持续增加 ➢可溶性糖先升后降
1)淀粉类种子: ➢淀粉持续增加 ➢可溶性糖先升后降
2)脂肪类种子 (又称为油料种子): ➢首先积累可溶性糖和淀 粉,其含量随着种子发育 而下降,转变为脂肪。 ➢先合成游离脂肪酸,逐 渐合成油脂。 ➢由饱和脂肪酸变为不饱 和脂肪酸
2)脂肪类种子 (又称为油料种子): ➢首先积累可溶性糖和淀 粉,其含量随着种子发育 而下降,转变为脂肪。 ➢先合成游离脂肪酸,逐 渐合成油脂。 ➢由饱和脂肪酸变为不饱 和脂肪酸
3)蛋白质的变化 由营养器官输入的氨基酸和酰胺,合成蛋白质 (尤其是大豆等蛋白质类种子) 4)植酸(Phytic acid)的变化 植酸:肌醇六磷酸,为种子中贮存磷的主要物 质,分子式:C6H18O24P6 植酸常与Ca、Mg等组成植酸钙镁(Phytin,非丁)
3)蛋白质的变化 由营养器官输入的氨基酸和酰胺,合成蛋白质 (尤其是大豆等蛋白质类种子) 4)植酸(Phytic acid)的变化 植酸:肌醇六磷酸,为种子中贮存磷的主要物 质,分子式:C6H18O24P6 植酸常与Ca、Mg等组成植酸钙镁(Phytin,非丁)
1.2 种子成熟过程中其他生理变化 1)呼吸作用的变化 有机物累积迅速时,呼吸也旺盛;种子接近 成熟时,呼吸作用逐渐降低。 水稻
1.2 种子成熟过程中其他生理变化 1)呼吸作用的变化 有机物累积迅速时,呼吸也旺盛;种子接近 成熟时,呼吸作用逐渐降低。 水稻
1.2 种子成熟过程中其他生理变化 2)植物激素的变化 A)玉米素、赤霉素、生长素的变化(有一个峰值) B)脱落酸的变化(成熟期较快增加) C)存在形式的变化(游离态 结合态) 3)水分的变化: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逐渐减少。 小麦籽粒
1.2 种子成熟过程中其他生理变化 2)植物激素的变化 A)玉米素、赤霉素、生长素的变化(有一个峰值) B)脱落酸的变化(成熟期较快增加) C)存在形式的变化(游离态 结合态) 3)水分的变化: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逐渐减少。 小麦籽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