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 第周 星期 年月 4.1从不同方向看 1、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 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 教学|2.经所从和间方向观家物体的话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何念和合理的想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能画出简单 目标|组合物体的三视图 3、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的习惯,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和谐、友好地相 能画出简单组合物体的三视图 教材分析教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能画出简单 难点组合物体的三视图 电脑、投影仪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观看《盲人摸象》的故事,提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盲人得出不同的大象形状? 认识物体,当然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是看、观察,那么不同的角度观察是否也会得到不同 的感受呢? 二、观察实物、探宄新知 学活动1:教师在展示台上放置三样物体(球、水瓶、水杯),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水瓶 在中间,要求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并说说你实际看到了什么?并在学生回答的基 础上,请学生思考:同样的三样物体,为什么看到的不是一样的呢?从而引出课题“从不 同方向看”。 过|活动2辨别活动小华,小彬也和我们一样在观察,你知道四幅图中哪幅图是小华看到 时地提出新的问题,如“要同时看到兵乓球、水杯、水瓶,那么我们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 活动3:辨别活动: 教师在展示台上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和锥体的几何模型,要求学生思考: 程(1)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什么,把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看到的是否一样? (2)五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上观察到的结果?
课 时 教 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1.4.1 从不同方向看 教 学 目 标 1、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 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 2、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 象;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能画出简单 组合物体的三视图。 3、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的习惯,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和谐、友好地相 处。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能画出简单组合物体的三视图 难 点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能画出简单 组合物体的三视图。 教 具 电脑、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观看《盲人摸象》的故事,提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盲人得出不同的大象形状? 认识物体,当然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是看、观察,那么不同的角度观察是否也会得到不同 的感受呢? 二、观察实物、探究新知 活动 1:教师在展示台上放置三样物体(球、水瓶、水杯),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水瓶 在中间,要求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并说说你实际看到了什么?并在学生回答的基 础上,请学生思考:同样的三样物体,为什么看到的不是一样的呢?从而引出课题“从不 同方向看”。 活动 2:辨别活动:小华、小彬也和我们一样在观察,你知道四幅图中哪幅图是小华看到 的?哪幅图是小彬看到的吗(媒体展示图片)?学生口述结论,并说出判断的理由。并适 时地提出新的问题,如“要同时看到兵乓球、水杯、水瓶,那么我们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 活动 3:辨别活动: 教师在展示台上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和锥体的几何模型,要求学生思考: (1)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什么,把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看到的是否一样? (2)五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上观察到的结果?
教 教师引导下得出三种视图的概念,并要求学生画三种视图。 三、想想练练、巩固提高 图中的几何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面与面相交成几条线? 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解:由4个面围成:面与面相交成6条线,其中有4条是直的,2条是曲的 4 程 1、分组拼几何模型,画一画组合体的三视图 2、有一立方体组合模型,不论从什么方向看都是“田”字形,说说它是怎样组合的。 小组间可以互相合作、交流、观摩)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学后 练习册从不同方向看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良好,课上反应热烈
教 学 过 程 教师引导下得出三种视图的概念,并要求学生画三种视图。 三、想想练练、巩固提高 图中的几何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面与面相交成几条线? 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解:由 4 个面围成;面与面相交成 6 条线,其中有 4 条是直的,2 条是曲的. 1、分组拼几何模型,画一画组合体的三视图。 2、有一立方体组合模型,不论从什么方向看都是“田”字形,说说它是怎样组合的。 (小组间可以互相合作、交流、观摩)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布 置 作 业 练习册从不同方向看 教 学 后 记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良好,课上反应热烈。 ① ② ③ ④ ⑤
课时教案 第周 星期 年月 1.4.2从不同方向看 1.能够熟练地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 教学 2.会根据俯视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其主视图与左视图。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俯视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种视 目标|图的变化的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 教/重点脱离模型,画出相应的视图。 材 点/根据俯视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主视图与左视图。 电脑、投影仪 析教具 课前准备 每位同学课前准备边长为5cm的正方体模型4个:教师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8个 我搭你画 活动1: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正方体,以小组为单位由一位同学搭几何体(可以变换不同的 教搭法)其他同学画出其三种视图 活动2:教师呈现一个搭建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从正面看有几列,每一列有几层?从 左面看呢?从上往下看呢? 三、问题探究 例1: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 学立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1)小正方形中的数字是何含义? 过小正方形中的数字是表示相应的位置有几个小正方体,也就是相应位置的层数 (2)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先按题目所给的条件搭出模型,再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然后画出三种视图 (3)有没有用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可以不用搭模型。由俯视图就可以知道,这个几何体从正面看有3列,第1列有一层、第 2列有两层、第3列有一层,将俯视图逆时针旋转90度,再从正面看有2列,每一列都 程是两层。这样就可以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课 时 教 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1.4.2 从不同方向看 教 学 目 标 1.能够熟练地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 2.会根据俯视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其主视图与左视图。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俯视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种视 图的变化的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脱离模型,画出相应的视图。 难 点 根据俯视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主视图与左视图。 教 具 电脑、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准备 每位同学课前准备边长为 5cm 的正方体模型 4 个;教师准备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 8 个。 二、我搭你画 活动 1: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正方体,以小组为单位由一位同学搭几何体(可以变换不同的 搭法)其他同学画出其三种视图。 活动 2:教师呈现一个搭建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从正面看有几列,每一列有几层?从 左面看呢?从上往下看呢? 三、问题探究 例 1: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 立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1)小正方形中的数字是何含义? 小正方形中的数字是表示相应的位置有几个小正方体,也就是相应位置的层数。 (2)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先按题目所给的条件搭出模型,再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然后画出三种视图。 (3)有没有用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可以不用搭模型。由俯视图就可以知道,这个几何体从正面看有 3 列,第 1 列有一层、第 2 列有两层、第 3 列有一层,将俯视图逆时针旋转 90 度,再从正面看有 2 列,每一列都 是两层。这样就可以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
例2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分别是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 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不搭模型,你能画出相应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吗? 3 3 四、试一试(学生活动) 例3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 教 主视图 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学生分组活动,通过尝试搭小立方块,相互合作,相互出点子,从活动中体会到答 案不惟一,从活动中发现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学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你能否不通过搭几何体模型,直接确定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 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最少摆法中其中之一所需个数 3+2+1+1+1+1+1=10 最多时所需小立方块个数 3+3+3+2+2+2+1=16 因此,最少需要10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16个小立方块。 程学生练习:符合下列主视图和俯视图的几何体,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 少个小立方块? 主视图 俯视图 五、小结 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所得 布置作业教学后 练习册从不同方向看(2)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良好,课上反应热烈
教 学 过 程 例 2 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分别是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 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不搭模型,你能画出相应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吗? 四、试一试(学生活动) 例 3 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 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学生分组活动,通过尝试搭小立方块,相互合作,相互出点子,从活动中体会到答 案不惟一,从活动中发现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你能否不通过搭几何体模型,直接确定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 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最少摆法中其中之一所需个数: 3+2+1+1+1+1+1=10 最多时所需小立方块个数: 3+3+3+2+2+2+1=16 因此,最少需要 10 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 16 个小立方块。 学生练习:符合下列主视图和俯视图的几何体,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 少个小立方块? 五、小结 谈谈你在本节课的所得 布 置 作 业 练习册从不同方向看(2) 教 学 后 记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良好,课上反应热烈
课时教案 第周 星期 年月 2.2.1数轴 1.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 目标2.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3.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 材难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电脑、投影仪 析教具 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小学数学是如何利用数轴表示正数和零的? 2.你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二、解决问题 让学生观察挂图—一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 教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 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温度.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 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用这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 学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 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 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 问题: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 三、应用、拓展 例1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P44) 程例2画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3/2,-5,0,5,-4,-3/2 练一练:1.在下面数轴上:(1)分别指出表示-2,3,-4,0,1各数的点.(2)A,H,D E,0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课 时 教 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2.2.1 数轴 教 学 目 标 1.正确理解数轴的意义; 2.会由数轴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3.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 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教 具 电脑、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小学数学是如何利用数轴表示正数和零的? 2.你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二、解决问题 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 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 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温度.在 0 上 10 个刻度,表示 10℃;在 0 下 5 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 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用这点表示 0(相当于温度计 上的 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 当于温度计上 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 点,依次表示为 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 -3,… 问题: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三、应用、拓展 例 1 指出数轴上 A,B,C,D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P44) 例 2 画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3/2,-5,0,5,-4,-3/2 练一练:1.在下面数轴上:(1)分别指出表示-2,3,-4,0,1 各数的点.(2)A,H,D, E,O 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