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丁烷液相氧化制乙酸 该方法曾是50-60年代生产乙酸的主要路线, C4H10+ 5/202+ COOH+H2O
(2)丁烷液相氧化制乙酸 该方法曾是50-60年代生产乙酸的主要路线, C4 H10 + 5/2O2 2CH3 COOH + H2 O
真正的反应过程是相当复杂的,生成的氧化产物 多,主要副产物有甲醇、甲酸、乙醇、丙酸等, 它们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分离过程比较麻烦。 因此无论从原料的有效利用和环境影响来看,丁 烷液相氧化法不再具有任何优势,因此已逐渐被 淘汰
真正的反应过程是相当复杂的,生成的氧化产物 多,主要副产物有甲醇、甲酸、乙醇、丙酸等, 它们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分离过程比较麻烦。 因此无论从原料的有效利用和环境影响来看,丁 烷液相氧化法不再具有任何优势,因此已逐渐被 淘汰
(3)甲醇羰基化法合成乙酸 甲醇羰基化法合成乙酸是一个典型的原子经济反应, 它的原子经济性达到100% 该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美国 Monsomto公司开 发成功的,它占乙酸新增生产能力的90%以上。 Rh, CH3I CH2OH+ CO CH3COOH
(3)甲醇羰基化法合成乙酸 甲醇羰基化法合成乙酸是一个典型的原子经济反应, 它的原子经济性达到100%。 该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美国Monsomto公司开 发成功的 ,它占乙酸新增生产能力的90%以上 。 CH3 OH+ CO CH3 COOH Rh,CH3 I
20世纪中期, Reppe等人开创了应用第ⅥI族过渡 属羰基化合物作催化剂的先例。 在此基础上BASF公司开发出采用羰基钴碘催化剂的 高压羰基化工艺,反应温度2500,反应压力53MPa, 产物按甲醇计收率为90%。 此方法的缺点是反应条件苛刻、能耗高、催化反应 速度低、原料利用不充分、生成副产物较多,因此 推广应用有限,仅有几套裝置运行,最大规模为 64kt/a
20世纪中期,Reppe等人开创了应用第VIII族过渡金 属羰基化合物作催化剂的先例。 在此基础上BASF公司开发出采用羰基钴-碘催化剂的 高压羰基化工艺,反应温度250oC,反应压力53MPa, 产物按甲醇计收率为90%。 此方法的缺点是反应条件苛刻、能耗高、催化反应 速度低、原料利用不充分、生成副产物较多,因此 推广应用有限,仅有几套装置运行,最大规模为 64kt/a
事1968年美国 Monsanto公司的 Paulick和Roth发现 新的可溶性羰基铑碘化物催化剂体系,它们对甲醇羰 基化合成乙酸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催化速度 1.1×103 molEcH/ molRh.h,羰基化选择性大于99%) 而且反应条件变得十分缓和,反应温度降至175200, 反应压力降至6MPa以下,产物以甲醇计收率为99% 根据这一研究成果, Monsanto公司成功地开发了 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乙酸技术,从工业生产上实现了 原子经济反应,成为近代羰基合成技术发展道路上的 里程碑
1968年美国Monsanto公司的Paulick 和Roth发现了 新的可溶性羰基铑-碘化物催化剂体系,它们对甲醇羰 基化合成乙酸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催化速度 1.1×103molAcOH/molRh·h, 羰基化选择性大于99%。), 而且反应条件变得十分缓和,反应温度降至175~200 oC, 反应压力降至6 MPa以下,产物以甲醇计收率为99%。 根据这一研究成果,Monsanto公司成功地开发了 甲醇低压羰基化合成乙酸技术,从工业生产上实现了 原子经济反应,成为近代羰基合成技术发展道路上的 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