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 初三语文练习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基础(共36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口口口口,口口口囗。(范仲 淹《岳阳楼记》) (2)口囗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天伦之乐,安居乐业是无数中国人的终生梦想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一千三百多 年前的杜甫,就在破茅屋中为民众的住宅问题大声疾呼。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口。(李煜《相见欢》) (5)把陶潜《饮酒》默写完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口囗口口口,口口囗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指出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4分)()() A.香远益清′精益求精B.安能辨我是雄雌/居安思危 C.不足为外人道也/食不饱,力不足D.诚宜开张圣听/宜乎众矣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3~6题。(10分) 春天了,当大地受到大自然 chong’ai()的时候,它的门前涌来了那 么多宾客 黄莺来了,为大地唱着 yin qIn()的歌儿,以求得大地的喜爱;蝴蝶 来了,为大地舞着谄媚的翅膀,以求得到大地的欢心;花儿来了,为大地披红 戴绿,以求得到大地的青睐 第1页共16页
第 1 页共 16 页 潮阳一中明光学校 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 初 三 语 文 练 习 试卷(一) (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基础(共 36 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12 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 淹《岳阳楼记》)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天伦之乐,安居乐业是无数中国人的终生梦想。 “□□□□□□□,□□□□□□□□□,□□□□□□□”,一千三百多 年前的杜甫,就在破茅屋中为民众的住宅问题大声疾呼。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5)把陶潜《饮酒》默写完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指出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4 分)( )( ) A. 香远益.清 / 精益.求精 B. 安.能辨我是雄雌 /居安.思危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食不饱,力不足.. D. 诚宜.开张圣听/宜.乎众矣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 3~6 题。(10 分) 春天了,当大地受到大自然 chǒnɡ’ài( )的时候,它的门前涌来了那 么多宾客: 黄莺来了,为大地唱着 yīn qín( )的歌儿,以求得大地的喜爱;蝴蝶 来了,为大地舞着谄媚的翅膀,以求得到大地的欢心;花儿来了,为大地披红 戴绿,以求得到大地的青睐; , ,
秋天了,当大地被严霜笼罩时,昔日盈门的宾客却紛纷离散:黄莺哑了, 不知飞到了何处;蝴蝶躲了,变成蛹藏到了地下;花儿谢了,向大地收回了那 红裙绿衫;杨柳枯了,洒给大地一片片冷漠……. 不平的秋风拍着大地劝告说:来年,再也不要理睬这些薄情者啦。 大地淡然地—笑答道:如果那样,我不也变得一样薄情了吗?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语句在横线处补充恰当语句。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4分) 谄媚披红戴绿青睐离散淡然 按要求完成第6~8题。(10分) 为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潮华中学开 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6.学校为这次活动征集对联,杨老师写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3分) 上联:读圣贤书,行仁义事;下联: 7.学校组织同学们学习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孟子》,了解孔子孟子的社会理 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在修身、交友、学习方面的见解。请你选择书中的 某一句名言,谈谈对你的启发。(4分) 8.学校拟组织辩论赛,以“诵读经典诗文有必要还是没必要”为辩题,请你为 正方或反方拟一份发言提纲,表明自己的观点并简要陈述理由。(3分) 二、阅读(54分) (一)爱莲说(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岀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第2页共16页
第 2 页共 16 页 秋天了,当大地被严霜笼罩时,昔日盈门的宾客却纷纷离散:黄莺哑了, 不知飞到了何处;蝴蝶躲了,变成蛹藏到了地下;花儿谢了,向大地收回了那 红裙绿衫;杨柳枯了,洒给大地一片片冷漠…… 不平的秋风拍着大地劝告说:来年,再也不要理睬这些薄情者啦。 大地淡然地一笑答道:如果那样,我不也变得一样薄情了吗?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4. 联系上下文,仿照划语句在横线处补充恰当语句。 5. 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4 分) 谄媚 披红戴绿 青睐 离散 淡然 按要求完成第 6~8 题。(10 分) 为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潮华中学开 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6.学校为这次活动征集对联,杨老师写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3 分) 上联:读圣贤书,行仁义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校组织同学们学习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孟子》,了解孔子孟子的社会理 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在修身、交友、学习方面的见解。请你选择书中的 某一句名言,谈谈对你的启发。(4 分) 8.学校拟组织辩论赛,以“诵读经典诗文有必要还是没必要”为辩题,请你为 正方或反方拟一份发言提纲,表明自己的观点并简要陈述理由。(3分) 二、阅读(54 分) (一)爱莲说(12 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乎。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予独爱莲之岀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在第一段中,作者从生长环境、 三个方面 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 的情操。(4分) 11.根据上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4分) (二)(15分) 我记得我们那晚在阳台上的谈话。 你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你哪里‘平庸′了?″我说,“‘平庸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 土学位。” 我看着你……是的,安德烈,我有点惊讶。 “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 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 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 然后你说,“你会失望吗?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 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 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 第3页共16页
第 3 页共 16 页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乎。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 在第一段中,作者从生长环境、 、 三个方面 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 、 的情操。(4 分) 11. 根据上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4 分) (二)(15 分) 我记得我们那晚在阳台上的谈话。 你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你哪里‘平庸’了?”我说,“‘平庸’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 士学位。” 我看着你……是的,安德烈,我有点惊讶。 “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 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 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 然后你说,“你会失望吗?”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 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 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
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 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 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硏究的人,我就完全 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 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毎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 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 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 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 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干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 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 想象而活 (选自龙应台《给河马刷牙》,有删改 12.作者的儿子为什么认为自己会是“平庸”的人?对此作者是怎么看的?(4 分) 1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具体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是 怎样论证作者的观点的。(6分) 作者说:“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 己’二字”,读完本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自己负责”?(5分) (三)走向虫子(17分) 第4页共16页
第 4 页共 16 页 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 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 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 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 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 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 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 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 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 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 想象而活。 (选自龙应台《给河马刷牙》,有删改) 12. 作者的儿子为什么认为自己会是“平庸”的人?对此作者是怎么看的?(4 分) 13.作者认为“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具体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是 怎样论证作者的观点的。(6 分) 14. 作者说:“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 己’二字”,读完本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自己负责”?(5 分) (三)走向虫子(17 分)
一只八条腿的小虫,在我的手指上往前爬,爬得极慢,走走停停,八只小 爪踩上去痒痒的。停下的时候,就把针尖大的小头抬起往前望。然后再走。我 看得可笑。它望见前面没路了吗?竟然还走。再走一小会儿,就是指甲盖,指 甲盖很光滑,到了尽头,它若悬崖勒不住马,肯定一头栽下去。我正为这粒小 虫的短视和盲目好笑,它已过了我的指甲盖,到了指尖,头一低,没掉下去, 竟从指头底部慢慢悠悠向手心爬去了。 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走向手心的 路。 人的自以为是使人只能走到人这一步 一次我看见一只蜣螂滚着-颗比它大好几倍的粪蛋,滚到个半坡上。蜣 螂头抵着地,用两只后腿使劲儿往上滚,费了很大劲才滚动了一点点。而且, 只要蜣螂稍_松劲儿,粪蛋有可能再滚下去。我看得着急,真想伸手帮它-把 却不知蜣螂把它弄到哪。我朝四周看了一圈也没弄清哪是蜣螂的家,是左边那 棵草底下,还是右边那几块土坷垃中间。不清楚蜣螂在滚这个粪蛋前,是否先 看好了路,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朝这个方向滚去有啥去处。 或许我的想法夭真,蜣螂根本不想把粪蛋滚到哪去。它只是做一个游戏, 用后腿把粪蛋滚到坡顶上,然后它转过身,绕到另-边,用两只前爪猛推, 粪蛋骨碌碌滚了下去,它要看看能滚多远,以此来断定是后腿劲大还是前腿劲 大。谁知道呢?反正我没搞清楚,还是少管闲事。我已经有过教训。 第5页共16页
第 5 页共 16 页 一只八条腿的小虫,在我的手指上往前爬,爬得极慢,走走停停,八只小 爪踩上去痒痒的。停下的时候,就把针尖大的小头抬起往前望。然后再走。我 看得可笑。它望见前面没路了吗?竟然还走。再走一小会儿,就是指甲盖,指 甲盖很光滑,到了尽头,它若悬崖勒不住马,肯定一头栽下去。我正为这粒小 虫的短视和盲目好笑,它已过了我的指甲盖,到了指尖,头一低,没掉下去, 竟从指头底部慢慢悠悠向手心爬去了。 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走向手心的 路。 人的自以为是使人只能走到人这一步。 一次我看见一只蜣螂滚着一颗比它大好几倍的粪蛋,滚到一个半坡上。蜣 螂头抵着地,用两只后腿使劲儿往上滚,费了很大劲才滚动了一点点。而且, 只要蜣螂稍一松劲儿,粪蛋有可能再滚下去。我看得着急,真想伸手帮它一把, 却不知蜣螂把它弄到哪。我朝四周看了一圈也没弄清哪是蜣螂的家,是左边那 棵草底下,还是右边那几块土坷垃中间。不清楚蜣螂在滚这个粪蛋前,是否先 看好了路,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朝这个方向滚去有啥去处。 或许我的想法天真,蜣螂根本不想把粪蛋滚到哪去。它只是做一个游戏, 用后腿把粪蛋滚到坡顶上,然后它转过身,绕到另一边,用两只前爪猛一推, 粪蛋骨碌碌滚了下去,它要看看能滚多远,以此来断定是后腿劲大还是前腿劲 大。谁知道呢?反正我没搞清楚,还是少管闲事。我已经有过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