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可编程序控制器 可编程控制器pC( Programmable Controller)又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微机技术与继电器常规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 在顺序控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作数字控制的专 用计算机。 70年代初,由于计算机技术和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美国首先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控 制装置中。可编程控制器就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的一种顺序控制装置,它采用了专门 设计的硬件,而它的控制功能则是通过存放在存贮器中的控制程序来确定的,因此若要对控 制功能作一些修改,只需改变一些软件即可 7.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PLC的种类很多,大、中、小型PLC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其结构也有所不同,但主体结 构形式大体上是相同的,由输入腧输出电路、中央控制、电源及编程器等构成。结构框图如图 71所示 本体部分 存储器 场输入信号 入 输入状态寄存器 CPU 输入状态寄存器 输出接口 现场执行 外部设备 编程器等) 图7.1可编程序控制器结构框图 1.中央控制单元 中央控制单元一般为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系统程序存储器、用户程序存储 器、计时器、计数器等。 微处理器是PLC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是 1)接受从编程器输入的用户程序,并存入程序存储器中;
第七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 可编程控制器 PC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又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微机技术与继电器常规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 在顺序控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作数字控制的专 用计算机。 70 年代初,由于计算机技术和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美国首先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控 制装置中。可编程控制器就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的一种顺序控制装置,它采用了专门 设计的硬件,而它的控制功能则是通过存放在存贮器中的控制程序来确定的,因此若要对控 制功能作一些修改,只需改变一些软件即可。 7.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PLC 的种类很多,大、中、小型 PLC 的功能也不尽相同,其结构也有所不同,但主体结 构形式大体上是相同的,由输入/输出电路、中央控制、电源及编程器等构成。结构框图如图 7.1 所示: 图 7.1 可编程序控制器结构框图 1.中央控制单元 中央控制单元一般为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系统程序存储器、用户程序存储 器、计时器、计数器等。 微处理器是 PLC 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是: 1) 接受从编程器输入的用户程序,并存入程序存储器中;
2)用扫描方式采集现场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存入输入状态寄存器中; 3)执行用户程序,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控制输出电路,实现程序规定的各种操作 4)通过故障诊断程序,诊断PLC的各种运行错误。 用户程序存储器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用来存储用户程序,另一部分则供监控和用户 程序作为缓冲单元。微处理器对这一部分缓冲单元的某些部分可以进行字操作,而对另一部 份可进行位操作。在PLC中,对可进行字操作的缓冲单元常称为字元件(也称数据寄存器), 对可进行位操作的缓冲单元常称为位元件(也称中间继电器)。 2.输入输出电路(JO) 1)输入电路 输入电路是PLC与外部连接的输入通道。输入信号(如按钮、行程开关以及传感器输出 的开关信号或模拟量)经过输入电路转换成中央控制单元能接受和处理的数字信号 2)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是PLC向外部执行部件输出相应控制信号的通道。通过输出电路,PLC可对 外部执行部件(如接触器、电磁阀、继电器、指示灯、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进行控 输入/输出电路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数字输入、数字输出、模拟量输入、模拟量输出、 位置控制、通讯等各种类型。 3.电源部件 电源部件能将交流电转换成中央控制单元、输入/输出部件所需要的直流电源;能适应 电网波动、温度变化的影响,对电压具有一定的保护能力,以防止电压突变时损坏中央控制 器。另外电源部件内还装有备用电池(锂电池),以保证在断电时存放在RAM中的信息不 至丢失。因此用户程序在调试过程中,可采用RAM贮存,便于修改程序。 4.编程器 编程器是PLC的重要外部设备。它能对程序进行编制、调试、监视、修改、编辑,最后 将程序固化在 EPROM中。它可分成简易型和智能型两种。 简易型编程器只能在线编程,通过一个专用接口与PLC连接。程序以软件模块形式输入 可先在编程器RM区存放,然后送入控制器的贮存器中。利用编程器可进行程序调试。可随 时插入、删除或更改程序,调试通过后转入 EPROM中贮存。 智能型编程器既可在线编程,又可离线编程,还可远离PLC插到现场控制站的相应接 口编程。可以实现梯形图编程、彩色图形显示、通讯联网、打卬输岀控制和事务管理等。编 程器的键盘采用梯形图语言键或指令语言键,通过屏幕对话进行编程。也可用通用计算机作
2) 用扫描方式采集现场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存入输入状态寄存器中; 3) 执行用户程序,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控制输出电路,实现程序规定的各种操作; 4) 通过故障诊断程序,诊断 PLC 的各种运行错误。 用户程序存储器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用来存储用户程序,另一部分则供监控和用户 程序作为缓冲单元。微处理器对这一部分缓冲单元的某些部分可以进行字操作,而对另一部 份可进行位操作。在 PLC 中,对可进行字操作的缓冲单元常称为字元件(也称数据寄存器), 对可进行位操作的缓冲单元常称为位元件(也称中间继电器)。 2.输入/输出电路(I/O) 1) 输入电路 输入电路是 PLC 与外部连接的输入通道。输入信号(如按钮、行程开关以及传感器输出 的开关信号或模拟量)经过输入电路转换成中央控制单元能接受和处理的数字信号。 2)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是 PLC 向外部执行部件输出相应控制信号的通道。通过输出电路,PLC 可对 外部执行部件(如接触器、电磁阀、继电器、指示灯、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进行控制。 输入/输出电路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数字输入、数字输出、模拟量输入、模拟量输出、 位置控制、通讯等各种类型。 3.电源部件: 电源部件能将交流电转换成中央控制单元、输入/输出部件所需要的直流电源;能适应 电网波动、温度变化的影响,对电压具有一定的保护能力,以防止电压突变时损坏中央控制 器。另外电源部件内还装有备用电池(锂电池),以保证在断电时存放在 RAM 中的信息不 至丢失。因此用户程序在调试过程中,可采用 RAM 贮存,便于修改程序。 4.编程器 编程器是 PLC 的重要外部设备。它能对程序进行编制、调试、监视、修改、编辑,最后 将程序固化在 EPROM 中。它可分成简易型和智能型两种。 简易型编程器只能在线编程,通过一个专用接口与 PLC 连接。程序以软件模块形式输入。 可先在编程器 RAM 区存放,然后送入控制器的贮存器中。利用编程器可进行程序调试。可随 时插入、删除或更改程序,调试通过后转入 EPROM 中贮存。 智能型编程器既可在线编程,又可离线编程,还可远离 PLC 插到现场控制站的相应接 口编程。可以实现梯形图编程、彩色图形显示、通讯联网、打印输出控制和事务管理等。编 程器的键盘采用梯形图语言键或指令语言键,通过屏幕对话进行编程。也可用通用计算机作
编程器,通过RS-232通讯口与PLC联接。在微机上进行梯形图编辑、调试和监控,可实现 人机对话、通信和打印等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形成 按结构形成的不同,PLC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 整体式PLC将所有的电路都装入一个模块内,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它的特点是结构 紧凑,体积小,质量轻。 模块式可编程控制器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组成系统,在一块基板上插上CPU、电源、IO 模块及特殊功能模块,构成一个总1O点数很多的大规模综合控制系统。这种结构形式的特 点是CPU模块、输入/输岀模块都是独立模玦。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系统规模选用不同档次 的CPU及各种O模块、功能模块。其模块尺寸统一、安装方便,对于O点数很多的大 型系统的选型、安装调试、扩展、维修等都非常方便。这种结构形式的PLC除了各种模块 以外,还需要用基板(主基板、扩展基板)将各模块联成整体;有多块基板时,则还要用电 缆将各基板联在一起。 图72为可编程控制器两种结构形式的外形图。 (a)整体式结构(b)模块式结构 图72可编程控制器结构外形图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PLC的输入电路是用来收集被控设备的输入信息或操作命令的:输出电路则是用来驱 动被控设备的执行机构。而执行机构与输入信号、操作命令之间的控制逻辑则靠微处理器执 行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来实现。 PLC一般采用对用户程序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扫描工作方式分五个阶段,如图7.3所
编程器,通过 RS-232 通讯口与 PLC 联接。在微机上进行梯形图编辑、调试和监控,可实现 人机对话、通信和打印等。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形成 按结构形成的不同,PLC 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 整体式 PLC 将所有的电路都装入一个模块内,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它的特点是结构 紧凑,体积小,质量轻。 模块式可编程控制器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组成系统,在一块基板上插上 CPU、电源、I/O 模块及特殊功能模块,构成一个总 I/O 点数很多的大规模综合控制系统。这种结构形式的特 点是 CPU 模块、输入/输出模块都是独立模块。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系统规模选用不同档次 的 CPU 及各种 I/O 模块、功能模块。其模块尺寸统一、安装方便,对于 I/O 点数很多的大 型系统的选型、安装调试、扩展、维修等都非常方便。这种结构形式的 PLC 除了各种模块 以外,还需要用基板(主基板、扩展基板)将各模块联成整体;有多块基板时,则还要用电 缆将各基板联在一起。 图 7.2 为可编程控制器两种结构形式的外形图。 (a)整体式结构 (b)模块式结构 图 7.2 可编程控制器结构外形图 三、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PLC 的输入电路是用来收集被控设备的输入信息或操作命令的;输出电路则是用来驱 动被控设备的执行机构。而执行机构与输入信号、操作命令之间的控制逻辑则靠微处理器执 行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来实现。 PLC 一般采用对用户程序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扫描工作方式分五个阶段,如图 7.3 所 示:
1.自诊断:首先执行自诊断程序,对输入输出点、 存储器和CPU进行自诊断 白诊断 2.通讯处理:如有通讯请求,在自诊断后就进行通 与编程器通信 讯处理 读入现场信号 3.输入采样阶段:当PLC开始工作时,微处理器 执行用户程序 首先以顺序读入所有输入端的信号状态,并逐一存入输 入状态寄存器中。在程序执行期间,即使输入状态变化 输出结果 输入状态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这些变化只能在下 图7.3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个工作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才被读入。 4.程序执行阶段:组成程序的每条指令都有顺序号,在PLC中称步号。指令按步号依 次存入贮存单元。程序执行期间,微处理器将指令顺序调出并执行。执行时,对输入和输出 状态进行“处理”,即按程序进行逻辑、算术运算,再将结果存入输出状态寄存器中。 5.输出刷新阶段:在所有的指令执行完毕后,输出状态寄存器中的状态通过输出锁存 电路转换成被控设备所能接收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以驱动被控设备 PLC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为一个扫描周期。可见全部输入、输出状态的改变需 一个扫描周期,也就是输入、输出状态的保持为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周期主要取决于可编程 控制器的速度和程序的长短。一般在几ms至几十ms之间。 7.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编程控制技术日趋完善,其功能越来越强。它不仅可以代 替继电器控制系统,使硬件软化,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柔性,还具有运算、计数、计时、调 节、连网等许多功能。可编程控制器与计算机系统也不尽相同,它省去了一些函数运算功能, 却大大増强了逻辑运算和控制功能,其中包括步进顺序控制、限时控制、条件控制、计数控 制等等,而且逻辑电路简单,指令系统也大大简化了,程序编制方法容易掌握,程序结构简 单直观。它还配有可靠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可直接用于控制对象及外围设备,使用极其方 便,即使在很恶劣的工业环境中,仍能保持可靠运行。其主要功能如下: 1.逻辑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具有逻辑运算功能,它设置有“与”、“或”、“非”等逻辑指令,能够描述 继电器触点的串联、并联、串并联、并串联等各种连接。因此它可以代替继电器进行组合逻
图 7.3 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1.自诊断:首先执行自诊断程序,对输入输出 点、 存储器和 CPU 进行自诊断。 2.通讯处理:如有通讯请求,在自诊断后就进行通 讯处理。 3.输入采样阶段:当 PLC 开始工作时,微处理器 首先以顺序读入所有输入端的信号状态,并逐一存入输 入状态寄存器中。在程序执行期间,即使输入状态变化, 输入状态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这些变化只能在下 一个工作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才被读入。 4.程序执行阶段:组成程序的每条指令都有顺序号,在 PLC 中称步号。指令按步号依 次存入贮存单元。程序执行期间,微处理器将指令顺序调出并执行。执行时,对输入和输出 状态进行“处理”,即按程序进行逻辑、算术运算,再将结果存入输出状态寄存器中。 5.输出刷新阶段:在所有的指令执行完毕后,输出状态寄存器中的状态通过输出锁存 电路转换成被控设备所能接收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以驱动被控设备。 PLC 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为一个扫描周期。可见全部输入、输出状态的改变需 一个扫描周期,也就是输入、输出状态的保持为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周期主要取决于可编程 控制器的速度和程序的长短。一般在几 ms 至几十 ms 之间。 7.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一、 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编程控制技术日趋完善,其功能越来越强。它不仅可以代 替继电器控制系统,使硬件软化,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柔性,还具有运算、计数、计时、调 节、连网等许多功能。可编程控制器与计算机系统也不尽相同,它省去了一些函数运算功能, 却大大增强了逻辑运算和控制功能,其中包括步进顺序控制、限时控制、条件控制、计数控 制等等,而且逻辑电路简单,指令系统也大大简化了,程序编制方法容易掌握,程序结构简 单直观。它还配有可靠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可直接用于控制对象及外围设备,使用极其方 便,即使在很恶劣的工业环境中,仍能保持可靠运行。其主要功能如下: 1.逻辑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具有逻辑运算功能,它设置有“与”、“或”、“非”等逻辑指令,能够描述 继电器触点的串联、并联、串并联、并串联等各种连接。因此它可以代替继电器进行组合逻
辑和顺序逻辑控制 2.定时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定时控制功能。它为用户提供若干个定时器并设置了定时指令。定时 时间可由用户在编程时设定,并能在运行中被读出与修改,使用灵活,操作方便 3.计数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具有计数控制功能。它为用户提供若干个计数器并设置了计数指令。定数 值可由用户在编程时设定,并能在运行中被读出与修改,使用灵活,操作方便 4.AD、DA转换 大多数可编程控制器还具有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功能,能完成对模拟量的 检测与控制 5.定位控制 有些可编程控制器具有步进电动机和伺服电动机控制功能,能组成开环系统或闭环系 统,实现位置控制。 6.通讯与联网 有些可编程控制器具有联网和通讯功能,可以进行远程υO控制,多台可编程控制器之 间可以进行同位链接,还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上位链接。由一台计算机和多台可编程控制器可 以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网络,以完成较大规模的复杂控制 7.数据处理功能 大多数可编程控制器都具有数据处理功能,能进行数据并行传送、比较运算;BCD码 的加、减、乘、除等运算;还能进行字的按位“与”、“或”、“异或”、求反、逻辑移位、算 术移位、数据检索、比较、数制转换等操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也会不断拓宽和増强 、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好。 可编程控制器是专门为工业控制而设计的,在设计和制造中均采用了诸如屏蔽、滤波、 隔离、无触点、精选元器件等多层次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因此可靠性很高。此外,可编程控 制器具有很强的自诊断功能,可以迅速方便地判断出故障,减少故障排除时间。可在各种恶 劣的环境中使用
辑和顺序逻辑控制。 2.定时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定时控制功能。它为用户提供若干个定时器并设置了定时指令。定时 时间可由用户在编程时设定,并能在运行中被读出与修改,使用灵活,操作方便。 3.计数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具有计数控制功能。它为用户提供若干个计数器并设置了计数指令。定数 值可由用户在编程时设定,并能在运行中被读出与修改,使用灵活,操作方便。 4.A/D、D/A 转换 大多数可编程控制器还具有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功能,能完成对模拟量的 检测与控制。 5.定位控制 有些可编程控制器具有步进电动机和伺服电动机控制功能,能组成开环系统或闭环系 统,实现位置控制。 6.通讯与联网 有些可编程控制器具有联网和通讯功能,可以进行远程 I/O 控制,多台可编程控制器之 间可以进行同位链接,还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上位链接。由一台计算机和多台可编程控制器可 以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网络,以完成较大规模的复杂控制。 7.数据处理功能 大多数可编程控制器都具有数据处理功能,能进行数据并行传送、比较运算;BCD 码 的加、减、乘、除等运算;还能进行字的按位“与”、“或”、“异或”、求反、逻辑移位、算 术移位、数据检索、比较、数制转换等操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也会不断拓宽和增强。 二、 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好。 可编程控制器是专门为工业控制而设计的,在设计和制造中均采用了诸如屏蔽、滤波、 隔离、无触点、精选元器件等多层次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因此可靠性很高。此外,可编程控 制器具有很强的自诊断功能,可以迅速方便地判断出故障,减少故障排除时间。可在各种恶 劣的环境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