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爱因斯坦的奇迹年 论文1:论分子大小的新测定(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论文, 1905年4月30日,伯尔尼) 论文2: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 小粒子的运动(4 nnalen der Physi水17[1905]:549-560) 论文3:论动体的电动力学(Annalen der Physik17I1905]: 891-921)狭义相对论 论文4: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 (Annalen der Physik 18[19051:639-641) 论文5: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 (Annalen der Physik17I1905]:132-148)-黑体辐射和光电效 应
1905:爱因斯坦的奇迹年 n 论文1:论分子大小的新测定(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论文, 1905年4月30日,伯尔尼) n 论文2: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 小粒子的运动(Annalen der Physik 17[1905]:549-560) n 论文3:论动体的电动力学(Annalen der Physik 17[1905]: 891-921)—狭义相对论 n 论文4: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 (Annalen der Physik 18[1905]:639-641) n 论文5: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 (Annalen der Physik 17[1905]:132-148)—黑体辐射和光电效 应
“企图证实地球相对于‘光媒质’运动的实验的失败, 引起了这样一种猜想:绝对静止这概念,不仅在力 学中,而且在电动力学中也不符合现象的特性,倒 是应当认为,凡是对力学方程适用的一切坐标系, 对于上述电动力学和光学的定律也一样适用,对于 第一级微量来说,这是已经证明了的。我们要把这 个猜想提升为公设,并且还要引进另一条在表面上 看来同它不相容的公设:光在虚空空间里总是以 确定的速度传播着,这速度与发射体的运动状态无 关。由这两条公设,根据静体的麦克斯韦理论,就 足以得到一个简单而不自相矛盾的动体电动力学 ‘光以太’的引用将被证明是多余的,因为按照这 里所要阐明的见解,即不需要引进一个具有特殊性 质的‘绝对静止空间’,也不需要给发生电磁过程 的空虚空间中的每个点规定一个速度矢量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n “企图证实地球相对于‘光媒质’运动的实验的失败, 引起了这样一种猜想:绝对静止这概念,不仅在力 学中,而且在电动力学中也不符合现象的特性,倒 是应当认为,凡是对力学方程适用的一切坐标系, 对于上述电动力学和光学的定律也一样适用,对于 第一级微量来说,这是已经证明了的。我们要把这 个猜想提升为公设,并且还要引进另一条在表面上 看来同它不相容的公设:光在虚空空间里总是以一 确定的速度传播着,这速度与发射体的运动状态无 关。由这两条公设,根据静体的麦克斯韦理论,就 足以得到一个简单而不自相矛盾的动体电动力学。 ‘光以太’的引用将被证明是多余的,因为按照这 里所要阐明的见解,即不需要引进一个具有特殊性 质的‘绝对静止空间’ ,也不需要给发生电磁过程 的空虚空间中的每个点规定一个速度矢量 ” n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两个基本原理 ■1.物理体系的状态据以变化的定律,同描 述这些状态变化时所参照的坐标系究竟是 用两个在互相匀速移动着的坐标系中的哪 一个并无关系(相对性原理) ■2.任何光线在静止的坐标系中都是以确定 的速度V运动着,不管这道光线是由静止的 还是运动的物体发射出来的(光速不变原 理)
两个基本原理 n 1.物理体系的状态据以变化的定律,同描 述这些状态变化时所参照的坐标系究竟是 用两个在互相匀速移动着的坐标系中的哪 一个并无关系(相对性原理)。 n 2.任何光线在静止的坐标系中都是以确定 的速度V运动着,不管这道光线是由静止的 还是运动的物体发射出来的(光速不变原 理)
相对论效应:天上一日,地上十年! 当你的女朋友坐上高速磁浮列车绕地球 一圈回来后: 1、她变得的年轻了一时钟在运动的坐标 系中减慢(time dilation); 2、她变得苗条了一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 上收缩(length construction) 3、她的体重增加了!一质量随运动速度 而增加
相对论效应:天上一日,地上十年! n 当你的女朋友坐上高速磁浮列车绕地球 一圈回来后: n 1、她变得的年轻了—时钟在运动的坐标 系中减慢(time dilation); n 2、她变得苗条了—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 上收缩(length construction) n 3、她的体重增加了!—质量随运动速度 而增加
爱因斯坦教授在哪里? 普朗克让他的学生劳厄去伯尔尼找爱因斯坦, 劳厄到伯尔尼大学问:爱因斯坦教授在哪里? 1907年爱因斯坦申请瑞士联邦工业大学的编 外讲师,但答复是对他提交的论文无法理解。 1908年得到编外讲师的职位,1909年当上副 教授。1912年升为教授 1913年应普朗克的邀请担任威廉皇帝物理研 究所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
“爱因斯坦教授在哪里?” n 普朗克让他的学生劳厄去伯尔尼找爱因斯坦, 劳厄到伯尔尼大学问:爱因斯坦教授在哪里? n 1907年爱因斯坦申请瑞士联邦工业大学的编 外讲师,但答复是对他提交的论文无法理解。 1908年得到编外讲师的职位,1909年当上副 教授。1912年升为教授。 n 1913年应普朗克的邀请担任威廉皇帝物理研 究所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