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 混合与均质机械 6 第五章 混合和均质机械 ◼ 当测定次数趋于无穷大时,X的极限为a,可看作为某 组分浓度的真值。 ◼ 将各次浓度测定值Xi对于真值a的标准偏差定义为 ) 1 ( 1 lim → = = n i i n X n a = = − n i Xi a n 1 2 ( ) 1
2024/11/1 混合与均质机械 6 第五章 混合和均质机械 ◼ 当测定次数趋于无穷大时,X的极限为a,可看作为某 组分浓度的真值。 ◼ 将各次浓度测定值Xi对于真值a的标准偏差定义为 ) 1 ( 1 lim → = = n i i n X n a = = − n i Xi a n 1 2 ( ) 1
2024/11/1 混合与均质机械 7 第五章 混合和均质机械 ◼ 对于有限次数的测定,各次测定值对X的标准偏差定义为 ◼ 标准偏差S的平方叫做均方根离差 : = − − = n i Xi X n 1 2 ( ) 1 1 = − − = n i Xi X n S 1 2 2 ( ) 1 1
2024/11/1 混合与均质机械 7 第五章 混合和均质机械 ◼ 对于有限次数的测定,各次测定值对X的标准偏差定义为 ◼ 标准偏差S的平方叫做均方根离差 : = − − = n i Xi X n 1 2 ( ) 1 1 = − − = n i Xi X n S 1 2 2 ( ) 1 1
2024/11/1 混合与均质机械 8 第五章 混合和均质机械 ◼ 图5—2表示沿混合机某方向取样,样品中某组分浓度 值的变化曲线
2024/11/1 混合与均质机械 8 第五章 混合和均质机械 ◼ 图5—2表示沿混合机某方向取样,样品中某组分浓度 值的变化曲线
2024/11/1 混合与均质机械 9 第五章 混合和均质机械 ◼ 浓度测定值X的密度函 数曲线见图5-3,图 中S值的大小影响了曲 线的形状。 ◼ 但是标准偏差S只能反 映某组分浓度绝对值的 波动情况,尚不能确切 地说明各个组分混合后 的相对均匀程度如何
2024/11/1 混合与均质机械 9 第五章 混合和均质机械 ◼ 浓度测定值X的密度函 数曲线见图5-3,图 中S值的大小影响了曲 线的形状。 ◼ 但是标准偏差S只能反 映某组分浓度绝对值的 波动情况,尚不能确切 地说明各个组分混合后 的相对均匀程度如何
2024/11/1 混合与均质机械 10 第五章 混合和均质机械 ◼ 例如,某组分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为50%,经测定其S值 为0.02,而另一种组分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仅5%,其S 值也是0.02,经验表明,前一种组分在混合物中均匀 分布程度远比后一种好。这是因为S值只与各观测值相 对x 的离差有关,而与各测定值本身的大小无关。所 以,仅用S和X两个特征数,还不足以全面客观地反映 混合物质量的优劣,必须采用变异系数C这个特征量, 亦即用相对离散程度作为特征量,才便于评价混合的 质量。 ( / ) 0 0 X S C =
2024/11/1 混合与均质机械 10 第五章 混合和均质机械 ◼ 例如,某组分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为50%,经测定其S值 为0.02,而另一种组分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仅5%,其S 值也是0.02,经验表明,前一种组分在混合物中均匀 分布程度远比后一种好。这是因为S值只与各观测值相 对x 的离差有关,而与各测定值本身的大小无关。所 以,仅用S和X两个特征数,还不足以全面客观地反映 混合物质量的优劣,必须采用变异系数C这个特征量, 亦即用相对离散程度作为特征量,才便于评价混合的 质量。 ( / ) 0 0 X S C =